一种幕墙横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9147发布日期:2019-12-03 19:24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幕墙横梁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幕墙横梁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幕墙结构,立柱与横梁的连接结构普遍采用铝合金或钢角l形角码横向连接,并按铰结计算模型进行横梁的计算安装。但由于其实际构造无法满足立柱(重力)方向上偏移后的铰接转动,对于相邻两根立柱存在较大位移时,横梁与立柱连接位置无法实现转动从而产生较大的应力,会导致立柱、角码、横梁的破坏,从而最终影响幕墙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很好适应相邻两根立柱存在较大位移的工程情况时的横梁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应对幕墙立柱重心位移防止形变破坏的横梁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幕墙横梁的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还包括卡嵌于横梁端部的u形连接件;横梁的端面贴于u形连接件的底板并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立柱的竖直面上;u形连接件的两平行翼向横梁延伸且分别贴于横梁的侧壁或是两侧壁之间的支撑壁上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与平行翼连接的侧壁或支撑壁上供第二螺栓穿过的通孔长度大于第二螺栓的直径。

进一步的,底板与平行翼之间呈直角。

进一步的,其中一平行翼与横梁一侧的侧壁连接,另一平行翼则与靠近另一侧侧壁的支撑壁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螺栓横穿立柱从而两端分别固接横梁。

进一步的,第一螺栓为两个且并排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突破性地采用u形连接件实现横梁与立柱的连接,相对于传统技术中l形角码与横梁单侧面连接的单薄,u形连接件的两平行翼与横梁的双面固定更加牢固可靠。并且,横梁与u形连接件螺栓固定的位置还开设有长孔,因此当u形连接件随立柱一起重心发生位移时,横梁可以相对u形连接件发生旋转,进而防止连接件与横梁的形变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柱沉降后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设有立柱1、横梁2以及卡嵌于横梁2端部的u形连接件3。横梁的两侧壁20之间还设有用于加强其承重能力的支撑壁21,支撑壁21与侧壁20平行。u形连接件3包括底板30以及与该底板30相对两边一体连接的平行翼31,平行翼31与底板30之间为90°直角。因此,u形连接件3的各个面均与横梁2紧贴。其中,u形连接件的底板30处于立柱1与横梁2端面之间,第一螺栓4依次穿过横梁2端面、底板30以及立柱1从而将横梁2固定在立柱1的竖直面上,为了增强横梁的固定效果,每个横梁2的端面连接有两个并排的第一螺栓4。u形连接件的两平行翼31向横梁2延伸,其中一平行翼31贴于横梁的其中一侧的侧壁20并通过第二螺栓5固定,另一平行翼31则贴于支撑壁21上且通过第二螺栓5固定。具体地,该支撑壁21靠近横梁另一侧的侧壁。相比传统的l形角码仅能与横梁的其中一个侧面固定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u形连接件与横梁的连接更为牢固。

特别的,与平行翼31连接的侧壁20及支撑壁21上供第二螺栓5穿过的通孔6长度大于第二螺栓5的直径。因此,当相邻的立柱1因受力带动与其固定的u形连接件3重心发生位移时,横梁2能够与u形连接件3发生铰接转动,从而有效地适应立柱的沉降等变化,进而防止连接件、横梁的破坏,保证幕墙整体的安全性。

应当指出,上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多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