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用平板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7120发布日期:2019-10-09 05:53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用平板支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用平板支撑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房屋建设技术的提升,建筑的支撑结构已由传统的框架式转变为模板式。模板式建筑支撑结构通常包括若干个支撑单元,每个支撑单元均包括立柱和焊接在立柱上的多排连接臂,各个支撑单元之间通过其连接臂端部的法兰连接,各支撑单元的立柱上均设有用于支撑楼板的牛腿。模板式建筑支撑单元的特点是可以批量化生产,组装迅速,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施工时间和施工难度。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7032860 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包括一板车,所述板车底部设有多个滚筒,所述板车上方层叠有多个剪刀叉,剪刀叉之间铰接在一起,位于底端的剪刀叉一端与板车上的油缸伸缩杆末端铰接,另一端铰接有一缸套,所述缸套能够在油缸伸缩杆上能够滑动,所述油缸伸缩杆上设有一排通孔,所述缸套上设有两插孔能够与通孔插销配合,所述油缸伸缩杆上盖有防护套,位于顶端的剪刀叉上方设有一混凝土支撑平板。但是现有混凝土平板支撑装置依然存在着存稳定性低,支撑面积小,不方便拆卸收纳,下方容易出现滑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混凝土用平板支撑器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用平板支撑器,以解决现有混凝土平板支撑装置依然存在着存稳定性低,支撑面积小,不方便拆卸收纳,下方容易出现滑动的问题。一种混凝土用平板支撑器,包括支撑柱,螺纹杆,第一旋转螺母,第一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固定块,第一平面支撑,第二旋转螺母,套杆,第二支撑平面,固定底座,固定扣和固定螺母,其中:支撑柱的中上部焊接有螺纹杆,且第一旋转螺母嵌套在螺纹杆的表面,该第一支撑臂套杆卡槽安装在第一旋转螺母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臂焊接在第一支撑臂的表面,且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通过固定块安装在第一平面支撑的下方,该第二旋转螺母嵌套在螺纹杆的表面;所述套杆嵌套在支撑柱的顶端,且套杆的上方焊接有第二支撑平面,该第二支撑平面或第一平面支撑之间通过固定扣和固定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底部固定盘,转轴,固定臂,防滑齿和定位盘,且固定底座通过定位盘内部的螺纹安装在支撑柱的底部,该定位盘焊接在底部固定盘的上方,所述底部固定盘通过转轴安装有固定臂,且固定臂的下方焊接有防滑齿。

所述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采用圆形空心钢管,且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之间均可进行拆卸,有利于在支撑柱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之间形成两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保证装置的稳定,使其可承受的重力大大增加,便于拆卸进行收纳。

所述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采用方形碳钢钢板,且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的四周设置有若干进行固定的圆孔,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支撑面积,减少下方支撑柱的使用,节省下方占地面积。

所述固定扣或固定螺母采用n形不锈钢螺钉,且每个固定扣的下方使用配套的不锈钢制的固定螺母,该固定扣通过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表面的凹陷进行隐藏设置,有利于使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固,使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成为一个整体,提高受力程度。

所述固定臂或防滑齿方条形钢块或四棱锥形的凸起,有利于减小下方压强,使整体不容易产生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的设置,有利于在支撑柱第一支撑臂或第二支撑臂之间形成两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保证装置的稳定,使其可承受的重力大大增加,便于拆卸进行收纳。

2.本实用新型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的设置,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支撑面积,减少下方支撑柱的使用,节省下方占地面积。

3.本实用新型固定扣或固定螺母的设置,有利于使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固,使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成为一个整体,提高受力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平面支撑或第二支撑平面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柱,2-螺纹杆,3-第一旋转螺母,4-第一支撑臂,5-第二支撑臂,6-固定块,7-第一平面支撑,8-第二旋转螺母,9-套杆,10-第二支撑平面,11-固定底座,111-底部固定盘,112-转轴,113-固定臂,114-防滑齿,115-定位盘,12-固定扣,13-固定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凝土用平板支撑器,包括支撑柱1,螺纹杆2,第一旋转螺母3,第一支撑臂4,第二支撑臂5,固定块6,第一平面支撑7,第二旋转螺母8,套杆9,第二支撑平面10,固定底座11,固定扣12和固定螺母13,其中:支撑柱的中上部焊接有螺纹杆2,且第一旋转螺母3嵌套在螺纹杆2的表面,该第一支撑臂4套杆卡槽安装在第一旋转螺母3的表面;所述第二支撑臂5焊接在第一支撑臂4的表面,且第一支撑臂4或第二支撑臂5通过固定块6安装在第一平面支撑7的下方,该第二旋转螺母8嵌套在螺纹杆2的表面;所述套杆9嵌套在支撑柱1的顶端,且套杆9的上方焊接有第二支撑平面10,该第二支撑平面10或第一平面支撑7之间通过固定扣12和固定螺母13进行固定;所述固定底座11包括底部固定盘111,转轴112,固定臂113,防滑齿114和定位盘115,且固定底座11通过定位盘115内部的螺纹安装在支撑柱1的底部,该定位盘115焊接在底部固定盘111的上方,所述底部固定盘111通过转轴112安装有固定臂113,且固定臂113的下方焊接有防滑齿114。

所述第一支撑臂4或第二支撑臂5采用圆形空心钢管,且第一支撑臂4或第二支撑臂5之间均可进行拆卸,有利于在支撑柱1第一支撑臂4或第二支撑臂5之间形成两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保证装置的稳定,使其可承受的重力大大增加,便于拆卸进行收纳。

所述第一平面支撑7或第二支撑平面10采用方形碳钢钢板,且第一平面支撑7或第二支撑平面10的四周设置有若干进行固定的圆孔,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支撑面积,减少下方支撑柱1的使用,节省下方占地面积。

所述固定扣12或固定螺母13采用n形不锈钢螺钉,且每个固定扣12的下方使用配套的不锈钢制的固定螺母13,该固定扣12通过第一平面支撑7或第二支撑平面10表面的凹陷进行隐藏设置,有利于使第一平面支撑7或第二支撑平面10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固,使第一平面支撑7或第二支撑平面10成为一个整体,提高受力程度。

所述固定臂113或防滑齿114方条形钢块或四棱锥形的凸起,有利于减小下方压强,使整体不容易产生滑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一支撑臂4或第二支撑臂5与支撑柱1相互连接固定,形成两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保证装置的稳定,且可以通过旋转第一旋转螺母3进行上下的调节,第一旋转螺母3的表面焊接有可通过钢管施力的凸起,方便旋转,第一平面支撑7或第二支撑平面10的设置,有利于形成更大的支撑面积,减少下方支撑柱1的使用,节省下方占地面积,固定臂113或防滑齿114的设置有利于减小下方压强,使整体不容易产生滑动,且本实用新型的部件之间可以进行拆卸,方便收纳的运输。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