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6704发布日期:2020-06-05 18:3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场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立体停车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而现代城市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致使停车位供不应求。无论是老住宅区还是新建小区,因停车难、停车乱而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都非常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挤占居民活动场地。在一些居民住宅区的楼旁、路边,甚至在绿化带或居民家的出入口都有车辆停放,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为了抢占停车位发生争吵而影响邻里关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二是居民行路安全受到威胁。狭窄的小区通道停满汽车,影响通行。一些小区内车辆随意进出、无序停放,车行与人行通道混行交叉,特别是在小区医院、学校、幼儿园前的路段,老人、儿童无所适从,难以保证行人交通安全。三是安全急救方面存在隐患。由于车辆停放不当堵塞了消防、救护通道,发生紧急情况后消防和救护车辆无法及时到位,后果不堪设想。

在申请公布号为cn108487740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停车场,其包括停车楼、电梯井、轿厢、曳引机、平板车、控制柜和自动控制系统,上述平板车的底部带有四个车轮,该车轮的外形与火车车轮相类似,上述停车楼为前侧开口,停车楼的第六层车库的底部的楼层板的左右两边各铺设有第一钢轨,该两条第一钢轨与平板车的车轮相配;停车楼的第二层车库、第三层车库、第四层车库、第五层车库的结构均与第六层车库的结构相同,该电梯井竖直地设在停车楼的前侧,电梯井内放置有轿厢,轿厢的前侧设有前开口,轿厢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各设置有侧面开口,该两个侧面开口使得轿厢为左右贯通,在轿厢的底壁的左右两边各铺设有第二钢轨,该两条第二钢轨分别与上述两条第一钢轨相应。但其存在如下缺点:每个停车位都需要配备一个平板车,且每个平板车上都由单独的正反转电机驱动,生产投入较多,不利于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立体停车场,其各停车位都配备一块平板,而各平板均由运载机构上设置的一套电机带动,生产投入较少,便于应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立体停车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座多层的停车架及设于两座停车架之间的升降井道,停车架的每一层均为一个停车位,所述升降井道内设有由电梯曳引机驱动沿升降井道上下移动的运载机构,所述升降井道的底部设有低于地面的沉降槽;

第二层以上的所述停车位上均置有一块平托板,所述运载机构包括底板及滑动连接在底板上的推拉板,所述底板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连接到电梯曳引机上的钢索,所述底板上方对应两座停车架的两端之间连接设有相互平行的一根驱动轴及分别位于驱动轴两侧的两根导滑丝杠,所述驱动轴一端连接固定在底板上的正反转电机一,驱动轴另一端及导滑丝杠两端均设有固定在底板上的轴承,所述驱动轴一端固定套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所在侧的导滑丝杠上固定套装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两根所述导滑丝杠的同侧套装有导滑块,两个所述导滑块之间连接有连板,所述连板上固定有输出轴朝上的正反转电机二,所述推拉板一侧固定在正反转电机二的输出轴上,所述导滑块的顶面支撑于推拉板的底面下,所述推拉板固定侧的相对侧设有上凸的钩块,所述平托板底面上设有与钩块相适配的钩槽。

进一步地,第二层以上的所述停车位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垂直于驱动轴长度的方向上两端的主支板及间隙式位于两块主支板之间的副支板,所述主支板两端侧均固定有支撑在地面上的主支柱,所述副支板背向升降井道的一端侧固定有支撑在地面上的副支柱,且副支板底面上朝向升降井道的一侧固定有向下倾斜连接到副支柱上的加强板;顶层所述停车位的主支板上固定有支撑柱,两座停车架的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有顶面板;所述平托板架在主支板和副支板上,所述推拉板的宽度小于两块主支板相向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推拉板上设有供副支板插入且纵向穿过的通口,所述钩块设于通口开口端两侧的推拉板上,所述平托板上的钩槽设于平托板背向升降井道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使得推拉板能够纵向从停车位各支板之间的间隙中穿过,从而能够托起停车位上的平托板或将平托板架在停车位上后向下移动并缩回,在实现平托板与推拉板的联动锁定和锁定解除的同时,还能实现对平托板较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保障装置运作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停车架一侧的主支柱上均设有一个红外线发射器,所述底板朝向两座停车架的两端面上对应红外线发射器所在侧均设有一个红外线接收器。相应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红外线后,只有当红外线接收器随底板移动至与红外线发射器平齐时,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便可表示运载机构即将到达目标停车位所在高度,这时可驱动推拉板向目标停车位所在侧移动,以便于后续承托平托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井道两侧的停车架下部设有与停车位一一对应的操作面板,所诉操作面板上设有指示灯、停车按钮及取车按钮,未停放有车辆与停放有车辆的停车位对应的指示灯显示不同颜色的光;所述停车按钮及取车按钮与相应停车位下方的主支柱上的红外线发射器电连接。指示灯可直观的展示出停车位是否停放有车辆,停车按钮和取车按钮可启动相应的停车操作或取车操作。

再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面板上还设有返回按钮。将返回按钮的常闭触点串联在停车操作及取车操作的控制电路中,可可在使用者不想继续进行停车或取车时及时暂停停车操作或取车操作,防止出现指示灯的错误显示;将返回按钮的常开触点串联在运载机构复位操作的控制电路中,可及时控制运载机构复位,以便于后续取车或停车运作的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滑动块,所述升降井道四角点处的主支柱和主支板上设有供相应滑动块上下移动的滑轨。随着运载机构的升降移动,滑动块在滑轨内滑动,可促进保障运载机构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曳引机固定于升降井道的顶部,所述电梯曳引机的输出轴固定有绕线轮,四根所述钢索于运载机构正上方汇集成一根并绕制在所述绕线轮上。能够实现四根钢索的同步移动,从而有利于保障运载机构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表面对应两座停车架的两端均设有笼罩正反转电机一、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轴承中相应部件的防护箱,所述防护箱顶面刚好支撑在推拉板底面下方。防护箱能对正反转电机一、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及轴承等部件进行防护,并可保证推拉板向两侧伸出到位后的对称性;还能在推拉板移动过程中支撑推拉板,有利于保障推拉板移动的平稳性。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停车位都配备一块平板,而各平板均由运载机构上设置的一套电机带动,生产投入较少;且推拉板能在自身规格所占空间内实现水平面内的转动,在保持推拉板自身规格所占空间不变的同时保障实现对两座相对设置的停车架上各停车位的停车和取车操作,有利于实际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停车位及运载机构4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中未示出平托板6;

图3为运载机构4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区域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平托板6底面的示意图;

图6为停车架1朝向升降井道2一侧的示意图;

图7为停车位及推拉板42配合时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中未示出平托板6;

图8为图1中区域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停车架,2-升降井道,3-电梯曳引机,4-运载机构,5-沉降槽,6-平托板,7-钢索,8-操作面板,11-主支板,12-副支板,13-主支柱,14-副支柱,15-加强板,16-支撑柱,17-顶面板,18-通口,19-红外线发射器,20-红外线接收器,31-绕线轮,41-底板,42-推拉板,43-驱动轴,44-导滑丝杠,45-正反转电机一,46-轴承,47-主动齿轮,48-从动齿轮,49-导滑块,50-连板,51-正反转电机二,52-钩块,53-钩槽,54-滑动块,55-滑轨,56-防护箱,81-指示灯,82-停车按钮,83-取车按钮,84-返回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立体停车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座多层的停车架1及设于两座停车架1之间的升降井道2,停车架1的每一层均为一个停车位,所述升降井道2内设有由电梯曳引机3驱动沿升降井道2上下移动的运载机构4,所述升降井道2的底部设有低于地面的沉降槽5;

第二层以上的所述停车位上均置有一块平托板6,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所述运载机构4包括底板41及滑动连接在底板41上的推拉板42,所述底板41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连接到电梯曳引机3上的钢索7,所述底板41上方对应两座停车架1的两端之间连接设有相互平行的一根驱动轴43及分别位于驱动轴43两侧的两根导滑丝杠44,所述驱动轴43一端连接固定在底板41上的正反转电机一45,驱动轴43另一端及导滑丝杠44两端均设有固定在底板41上的轴承46,所述驱动轴43一端固定套装有主动齿轮47,且主动齿轮47所在侧的导滑丝杠44上固定套装有与主动齿轮47啮合的从动齿轮48;两根所述导滑丝杠44的同侧套装有导滑块49,两个所述导滑块49之间连接有连板50,所述连板50上固定有输出轴朝上的正反转电机二51,所述推拉板42一侧固定在正反转电机二51的输出轴上,所述导滑块49的顶面支撑于推拉板42的底面下,所述推拉板42固定侧的相对侧设有上凸的钩块52,如图5所示,所述平托板6底面上设有与钩块52相适配的钩槽53。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及图7所示,第二层以上的所述停车位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位于垂直于驱动轴43长度的方向上两端的主支板11及间隙式位于两块主支板11之间的副支板12,所述主支板11两端侧均固定有支撑在地面上的主支柱13,所述副支板12背向升降井道2的一端侧固定有支撑在地面上的副支柱14,且副支板12底面上朝向升降井道2的一侧固定有向下倾斜连接到副支柱14上的加强板15;顶层所述停车位的主支板11上固定有支撑柱16,两座停车架1的所述支撑柱16上端固定有顶面板17;所述平托板6架在主支板11和副支板12上,所述推拉板42的宽度小于两块主支板11相向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推拉板42上设有供副支板12插入且纵向穿过的通口18,所述钩块52设于通口18开口端两侧的推拉板42上,所述平托板6上的钩槽53设于平托板6背向升降井道2的一侧。这样设置可使得推拉板42能够纵向从停车位各支板之间的间隙中穿过,从而能够托起停车位上的平托板6或将平托板6架在停车位上后向下移动并缩回,在实现平托板6与推拉板42的联动锁定和锁定解除的同时,还能实现对平托板6较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保障装置运作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及图4所示,所述停车架1一侧的主支柱13上均设有一个红外线发射器19,所述底板41朝向两座停车架1的两端面上对应红外线发射器19所在侧均设有一个红外线接收器20。相应红外线发射器19发出红外线后,只有当红外线接收器20随底板41移动至与红外线发射器19平齐时,红外线接收器20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19发出的红外线,便可表示运载机构4即将到达目标停车位所在高度,这时可驱动推拉板42向目标停车位所在侧移动,以便于后续承托平托板6。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升降井道2两侧的停车架1下部设有与停车位一一对应的操作面板8,所诉操作面板8上设有指示灯81、停车按钮82及取车按钮83,未停放有车辆与停放有车辆的停车位对应的指示灯81显示不同颜色的光(在本实施例中,未停放有车辆的停车位对应的指示灯81显示蓝光,停放有车辆的停车位对应的指示灯81显示红光);所述停车按钮82及取车按钮83与相应停车位下方的主支柱13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9电连接。指示灯81可直观的展示出停车位是否停放有车辆,停车按钮82和取车按钮83可启动相应的停车操作或取车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操作面板8上还设有返回按钮84。将返回按钮84的常闭触点串联在停车操作及取车操作的控制电路中,可可在使用者不想继续进行停车或取车时及时暂停停车操作或取车操作,防止出现指示灯81的错误显示;将返回按钮84的常开触点串联在运载机构4复位操作的控制电路中,可及时控制运载机构4复位,以便于后续取车或停车运作的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所述底板41四个拐角处均设有滑动块54,所述升降井道2四角点处的主支柱13和主支板11上设有供相应滑动块54上下移动的滑轨55。随着运载机构4的升降移动,滑动块54在滑轨55内滑动,可促进保障运载机构4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电梯曳引机3固定于升降井道2的顶部,所述电梯曳引机3的输出轴固定有绕线轮31,四根所述钢索7于运载机构4正上方汇集成一根并绕制在所述绕线轮31上。能够实现四根钢索7的同步移动,从而有利于保障运载机构4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底板41上表面对应两座停车架1的两端均设有笼罩正反转电机一45、主动齿轮47、从动齿轮48和轴承46中相应部件的防护箱56,所述防护箱56顶面刚好支撑在推拉板42底面下方。防护箱56能对正反转电机一45、主动齿轮47、从动齿轮48及轴承46等部件进行防护,并可保证推拉板42向两侧伸出到位后的对称性;还能在推拉板42移动过程中支撑推拉板42,有利于保障推拉板42移动的平稳性。

上述自动立体停车场的具体应用过程为:

一,停车:

驾车人员将车驾驶至升降井道2正前方后,查找显示蓝光的指示灯81,按下该指示灯81所在控制面板上的停车按钮82,控制相应停车位下方的主支柱13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9发射红外线,同时,启动电梯曳引机3,带动绕线轮31转动,通过钢索7带动底板41移动,当底板41上对应侧的红外线接收器20接受到红外光时,便可驱动推拉板42移动至该停车位的正下方,具体地,

若此时推拉板42固定侧位于相应停车位所在侧的相对侧,则直接启动正方转电机一,驱动驱动轴43转动,并带动主动齿轮47转动,通过从动齿轮48的传动作用带动两根导滑丝杠44进行同向的转动,使得导滑块49向相应停车位所在侧移动,带动推拉板42移动至该停车位的正下方;若此时推拉板42固定侧位于相应停车位所在侧,则同时启动正反转电机一45和正反转电机二51,正反转电机二51带动推拉板42在水平面内转动180°,正反转电机一45如前述原理驱动导滑块49向相应停车位所在侧的相对侧移动,则能明显缩小推拉板42转动所需的范围,使得升降井道2不需设置成至少两个推拉板42长度的空间,推拉板42转动180°后,推拉板42固定侧移动至相应停车位所在侧的相对侧,之后如前述继续控制即可;在此过程不暂停电梯曳引机3的启动,控制在运载机构4刚好移动至该停车位所在高度之前推拉板42已完全伸出;

然后在电梯曳引机3的继续作用下,推拉板42可承托并架空平托板6,此时,停止停电梯曳引机3的启动,并反向启动正反转电机一45,驱动推拉班承载着平托板6一起向升降井道2内移动,当其移动到位后,启动电梯曳引机3,使绕线轮31放卷,即使运载机构4在井道内下降,至运载机构4降至沉降槽5内,运载机构4上承载的平板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此时驾车人员便可将车辆驾驶至该平托板6上,驾车人员离开;控制电梯曳引机3带动钢索7上收卷,运载机构4便可承托着车辆上升,当相应红外线接收器20再次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19发射出的红外光后,继续控制运载机构4上升一定的距离,直至推拉板42与相应停车位平齐后,启动正反转电机一45,驱动推拉板42承载着平托板6和车辆一起向停车位侧伸出,伸出到位后,即平托板6完全架在相应停车位上,再驱动推拉板42向升降井道2移动复位,并驱动运载机构4在高度上回到初始位置,即完成一次停车操作。

二,取车:车主行走至升降井道2正前方后,按下停放有其车辆的停车位对应的控制面板上的取车按钮83,控制相应停车位下方的主支柱13上的红外线发射器19发射红外线,然后如上述控制推拉板42承托相应停车位上的平托板6及车辆并缩回升降井道2内,再控制运载机构4下降到底,车主便可将车辆开走;最后如上述控制运载机构4上升至推拉板42与相应停车位平齐后,控制推拉板42承载着平托板6向停车位侧伸出,伸出到位后,即平托板6完全架在相应停车位上,再驱动推拉板42向升降井道2移动复位,并驱动运载机构4在高度上回到初始位置,即完成一次取车操作。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停车位都配备一块平板,而各平板均由运载机构4上设置的一套电机带动,生产投入较少;且推拉板42能在自身规格所占空间内实现水平面内的转动,在保持推拉板42自身规格所占空间不变的同时保障实现对两座相对设置的停车架1上各停车位的停车和取车操作,有利于实际应用。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