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0284发布日期:2019-11-12 23:1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城市地铁线路较多,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城市,地铁分布密集。在越来越多的项目施工紧邻地铁的情况下,需要既保证人员出入安全,同时也要满足地铁上盖施工的要求。然而,常规的防护通道搭设已无法满足上述需要,如果没有合适的施工方法,则将影响现场施工的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常规的搭设无法满足施工需要,进而影响现场施工进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满足施工需要又可以保证工期的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

一种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包括:

多根混凝土条,多根所述混凝土条平行设置;

多根立柱,垂直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条并与所述混凝土条连接;

多根纵梁,位于所述立柱的上方并沿垂直于所述混凝土条的方向设置,所述纵梁与所述立柱连接;

多根横梁,位于所述纵梁的上方并沿平行于所述混凝土条的方向设置,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连接;

多根槽钢,位于所述横梁的上方并沿垂直于所述横梁的方向设置,所述槽钢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槽钢的槽口远离所述横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槽钢角撑,所述槽钢角撑一端与所述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所述立柱上连接有两根所述槽钢角撑,两根所述槽钢角撑分别位于所述纵梁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纵梁为工字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为双拼工字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钢上搭设有钢管扣件支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径为609mm,厚度为12mm。

上述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在应用时,在原有硬化的地面上直接浇筑混凝土条,然后在混凝土条上设置多根立柱,多根纵梁和多根横梁相互垂直设置,形成一个支撑面,然后在横梁上设置槽钢,完成钢平台的搭设。在钢平台搭设完毕后,可以在钢平台上排架搭设、支模、扎钢筋,最终浇筑混凝土。上述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立柱之间形成人员出入通道,排架结构可以安装于槽钢中。因此,上述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既能保证地铁出入口人员出入安全,也使得上盖施工得以安全、稳固,保证了施工工期,同时,安全性能也得以大幅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俯视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应用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实施例的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的包括:多根混凝土条10、多根立柱12、多根纵梁14、多根横梁16和多根槽钢18。多根混凝土条10平行设置,多根立柱12垂直设置于混凝土条10并与混凝土条10连接,纵梁14位于立柱12的上方并沿垂直于混凝土条10的方向设置,纵梁14与立柱12连接;多根横梁16位于纵梁14的上方并沿平行于混凝土条10的方向设置,横梁16与纵梁14连接;多根槽钢18位于横梁16的上方并沿垂直于横梁16的方向设置,槽钢18与横梁16连接,槽钢18的槽口远离横梁16。

上述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在应用时,在原有硬化的地面上直接浇筑混凝土条10,然后在混凝土条10上设置多根立柱12,多根纵梁14和多根横梁16相互垂直设置,形成一个支撑面,然后在横梁16上设置槽钢18,完成钢平台1的搭设。在钢平台1搭设完毕后,可以在钢平台1上排架搭设、支模、扎钢筋,最终浇筑混凝土。上述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的立柱12之间形成人员出入通道,排架结构可以安装于槽钢18中。因此,上述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既能保证地铁出入口人员出入安全,也使得上盖施工得以安全、稳固,保证了施工工期,同时,安全性能也得以大幅度提高。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从下到上依次包括混凝土条10、立柱12、纵梁14、横梁16和槽钢18。根据上盖的体积大小,混凝土条10、立柱12、纵梁14、横梁16和槽钢18均为多根,为了便于说明,图1和图2中仅示出四根混凝土条10、立柱12和纵梁14。混凝土条10为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提供基础,以便钢平台1的搭设。在施工时,混凝土条10直接浇筑在原有硬化地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多根混凝土条10等距设置。混凝土条10为C30钢筋混凝土条10,钢筋混凝土条10的砼条形基础内上下层主筋采用外径为20mm的钢筋,间距为150mm;箍筋采用外径为12mm的钢筋,间距为200mm。

立柱12是便于人员出入通道的形成,立柱12垂直于混凝土条10设置,位于混凝土条10和纵梁14之间,使得钢平台1与地面之间形成一定的距离,以便于人员的出入。立柱12的位置可以根据结构柱的位置进行设置。立柱12与混凝土条10的连接可以为焊接连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2设置于纵梁14与横梁16的连接处。立柱12与纵梁14连接,纵梁14与横梁16连接,在施工时可以同时将立柱12与纵梁14、纵梁14与横梁16连接起来,节约钢平台1的安装时间。如图1和图2所示,多根立柱12等距设置在所述混凝土柱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2为钢管,钢管的外径为609mm,厚度为12mm。

请继续参阅图4,多根横梁16和多根纵梁14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为地铁上盖的施工提供一个支撑平面。多根横梁16和多根纵梁14均等距设置并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纵梁14为45#工字钢。横梁16为双拼工字钢。纵梁14与横梁16为焊接连接。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还包括槽钢角撑20,槽钢角撑20一端与立柱12连接,另一端与横梁16连接。槽钢角撑20与横梁16和纵梁14形成三角形,提高钢平台1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每根立柱12上连接有两根槽钢角撑20,两根槽钢角撑20分别位于纵梁14的两侧。即,两根槽钢18与横梁16形成三角形,增加立柱12支撑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施工安全。在本实施例中,槽钢18为10#槽钢18。

如图3所示,槽钢18与横梁16连接,槽钢18的槽口远离横梁16。槽钢18的槽口背对横梁16,以用于容纳和安装地铁出入口上盖的上部结构。当钢平台1安装完毕后,可以在钢平台1上搭设排架、支模、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如图1和图2所示,钢平台1上搭设了两层上部结构以及重力排架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槽钢18上搭设有钢管扣件支架。当在钢平台1上搭设重力排架2时,可以通过钢管扣件直接连接到钢平台1上,搭设方便,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

上述钢平台1的材质均为Q235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保证钢平台1的牢固性。在应用时,钢平台1的上方可以进行地铁上盖的施工,下方可以供人员出入,在保证了工期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以下将对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的应用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1-图5,一实施例的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0,制作混凝土条10。混凝土条10作为扩大基础,可以直接将条形钢筋砼基础浇筑在原有硬化地面上。其中,条形钢筋砼基础内上下层主筋采用Φ20@150;箍筋采用Φ12@200。根据上盖的体积和施工需要,可以设置多根混凝土条10,多根混凝土条10等距设置。

步骤S502,在混凝土条10上安装立柱12。根据上盖中结构柱的位置安装立柱12,立柱12与混凝土条10内的钢筋焊接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2有多根,多根立柱12等距设置在混凝土条10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立柱12为Φ609钢管立柱12。

步骤S504,在立柱12上安装横梁16和纵梁14。横梁16和纵梁14位于立柱12的上方,多根横梁16和多根纵梁14形成一个支撑平台,为上盖的施工提供基础。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6和纵梁14均为工字钢,横梁16与纵梁14为焊接连接。

步骤S506,在横梁16上安装槽钢18,形成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槽钢18的开口背对横梁16,以便于容纳和安装上盖的其他结构。当钢平台1安装完毕后,可以在钢平台1上进行上盖结构的施工。

上述用于地铁出入口上盖施工的钢平台1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容易,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