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5486发布日期:2019-09-11 22:11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的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采用标准型材,通过工厂标准化预制,现场分段装配的既有多层建筑外加电梯井道的筒型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经检索,目前既有多层建筑加装电梯的相关技术,大多数采用构建工厂预制现场拼装的施工方式,或工厂整体预制现场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如公开号cn10258313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采用组合式井架组装的电梯井道壁,其包括由分布于井道四角的4根立柱和至少8横梁连接形成的井架结构,横梁与立柱之间设有拉条或加强板,上下相邻井架结构通过立柱顶端立柱接头和连接座对位,并通过连接孔用高强螺栓连接。公开号cn107117517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梯井道单体及其电梯井道。其包括多个竖向方通、横向方通和槽钢焊接形成的截面为方形的井道单元,相邻两个竖向方通的上、下两端均有槽钢沿横向连接,相邻两个竖向方通的中部设有横向方通,上下相邻两个井道单元通过焊接在井道单元上下两端槽钢侧面的缀块,以及竖向方通内的芯柱连接。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345549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适应于顶升施工的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采用多个预制钢框架结构单元;各结构单元包括4根以上位置相对的立柱;首层单元立柱底端与基础预埋件连接,中间层各单元立柱首尾依次连接;同一层结构单元内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底部均连有横梁,形成u形结构;顶层单元相邻两根立柱之间上下均设有横梁。

上述解决方案,虽然主体钢框架结构体系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方便工厂预制,符合建筑工业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框架结构抗弯矩、抗剪切性能的先天不足,导致为保证整体结构的刚性,必须加大梁、柱等主要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这无形中增加了加电梯井道的整体平面尺寸。而在许多外加电梯的实际工程中,由于住宅户型和基地条件的限制,加上外加电梯井道结构与原有住宅建筑之间的结构安全距离等技术要求,使得外加电梯井道的平面尺寸十分有限。此外,由于梁、柱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单元形式过于规则,导致外加电梯井道的平面适应性较差,不能针对具体户型和基地条件进行灵活变通。因此,在保证外加电梯井道整体结构刚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如何缩小结构构件尺寸,以有效增加电梯井道内部净空面积,并提高电梯井道的平面适应性,就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的结构,以此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筒型结构外加电梯井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装配式筒型结构外加电梯井道,包括基础、基础圈梁和n个基本筒型结构单元。

所述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箱式基础,或者钢筋混凝土箱式基础与局部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相结合,或者桩基础与钢筋混凝土箱式基础相结合,或者桩基础与钢筋混凝土箱式基础与局部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相结合;所述钢筋混凝土箱式基础和局部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的顶部设有预埋连接构件,通过预埋件与基础圈梁相连接。

所述基本筒型结构单元由异形柱、剪力墙和剪力墙边柱组成。

所述基础圈梁和各基本筒型结构单元中的圈梁,通常采用工字钢或u型钢等标准型材在工厂整体焊接完成。

所述异形柱,布置于电梯井道的平面转角处,异形柱的顶住和底部分别于上下层圈梁连接;异形柱可采用方钢、工字钢或u型钢等标准型材在工厂整体焊接完成;根据电梯井道的平面形式的要求可以采用l型、t型、z型、十字型等多种截面布置形式。

所述剪力墙,包括剪力墙板和力墙边柱,在水平方向上各层剪力墙两侧可分别与两个异形柱相连接,也可以一侧与异形柱相连接,另一侧与剪力墙边柱相连接;预制剪力墙的顶部和底部可与上下层圈梁相连接,也可以不连接;预制剪力墙可以采用平钢板或瓦楞钢板的形式。

所述剪力墙边柱,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下层圈梁相连接,在水平方向上一侧与剪力墙相连接;剪力墙边柱截面可以采用方钢、工字钢、u型钢等标准型材。

进一步讲,本发明中所述预制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圈梁、异形柱、剪力墙和剪力墙边柱,在同一层组成一个标准的筒型结构单元,n个筒型结构单元上下叠加,共同组成完整的筒型结构。

所述基本筒型结构单元可以在工厂进行整体预制,也可以仅将相连的异形柱、剪力墙和剪力墙边柱在工厂焊接成若干组合构件,到现场再与对应的圈梁进行连接。

所述圈梁、异形柱、剪力墙和剪力墙边柱之间通常通过焊接的形式相连接,也可以采用铆接或栓接的形式连接。

所述基础圈梁和基本筒型结构中的圈梁的平面形式由电梯井道的平面形式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井道结构,通过优化结构体系,提高了电梯井道结构的整体刚度。

(2)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井道结构,采用了筒型结构体系,减小了支撑构建的平面尺寸,扩大了电梯井道的有效使用面积。

(3)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井道结构,采用异形柱与剪力墙相结合,摆脱了框架结构体系单一矩形平面的限制,提高了电梯井道的平面灵活性和适应性。

(4)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梯井道结构,减小了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减轻了单个构件的重量,方便构件运输和现场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多层建筑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筒型钢结构的正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多层建筑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筒型钢结构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多层建筑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筒型钢结构的首层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既有多层建筑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筒型钢结构的标准层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基础;2、基础圈梁;3、基本筒型结构单元;5、连接件;6、预埋件;7、异形柱;8、剪力墙;9、剪力墙边柱;10、圈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案例一

实施案例一的特征在于,各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仅在上部设一根工字钢截面的圈梁10,各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中相邻的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在工厂预制加工成若干组合构件,具体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各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中的异形柱7、剪力墙8、剪力墙边柱9与基础圈梁2或下一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的圈梁10相连接,再安装本层圈梁10,然后依次类推。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开挖基坑,做好基础1及预埋件6;

步骤二、安装基础圈梁2,对应基础顶部的预埋件6位置,通过现场焊接或螺栓的方式用连接件5将预制好的基础圈梁2固定在基础1顶部的预埋件6上;

步骤三、逐层安装基本筒型结构单元,首先将一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中由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构成的各组合构件通过焊接或螺栓的方式与基础圈梁2相连接,然后通过吊装的方式将一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中圈梁10安装到对应的位置,再通过焊接或螺栓的方式将其与一层的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相连接。然后将二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中的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构成的各组合构件吊装到对应的位置,并与一层圈梁10相连接,再通过吊装的方式将二层圈梁10安装到对应的位置,将其与二层的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相连接。以此类推,直至完成第n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的安装。

实施案例二

实施例二的特征在于,各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仅在上部设一根工字钢截面的圈梁10,各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均在工厂进行整体预制,现场施工中通过吊装的方式,将上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中的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直接与基础圈梁2或下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的圈梁10进行连接。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开挖基坑,做好基础1及预埋件6;

步骤二、安装基础圈梁2,对应基础顶部的预埋件6位置,通过现场焊接或螺栓的方式用连接件5将预制好的基础圈梁2固定在基础1顶部的预埋件6上;

步骤三、逐层安装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首先将预制好的一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通过吊装的方式,安装到对应的位置,将一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中的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通过焊接或螺栓的方式固定在基础圈梁2上,然后依次吊装第二、第三直至第n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并将各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中的异形柱7、剪力墙8和剪力墙边柱9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的方式与第一、第二、直至第n-1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的圈梁10相连接。

实施案例三

实施例三的特征在于,各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在上部和下部分别设一根u型截面的圈梁10,各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在工厂进行整体预制,现场施工中通过吊装的方式,将上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中下部的圈梁10与基础顶部预埋件6或下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上部的圈梁10进行连接。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开挖基坑,做好基础1及预埋件6;

步骤二、安装首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对应基础顶部的预埋件位置,将预制好的首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安装到对应的位置,并通过现场焊接或螺栓的方式用连接件5将首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下部的圈梁10固定在基础1顶部的预埋件6上;

步骤三、逐层安装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将二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吊装到对应的位置,并通过现场焊接或螺栓的方式将二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下部的圈梁10,与首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上部的圈梁10固定,然后依次安装第三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直至第n层基本筒型结构单元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基于上述案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