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板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80441发布日期:2019-11-20 00:5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板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地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板一般都为多层粘接地板,各层用途不同,且各层的尺寸、材质、加工方法以及性能可能都不相同,在各层之间进行粘结时由于各板层之间各有自身的应力,在粘结之间各层板都处理成较平直的状态,但一旦经粘结工艺粘结好后又由于各层本身的应力不同常出现板体扭曲,扭曲的板体无法进行再与其他层粘结,无法进行下一步加工,造成废板,从而降低了地板的成品率,提高了生产成本。且现有的地板如果下方布置地热设施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地板变形翘曲,地板使用寿命大大折损,即便是专门应用于地热设施上的地板,同样也存在这个形变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板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板,包括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至少包括相互粘结的上板层和主芯层,所述主芯层上水平开设有多条贯穿所述主芯层的用于卸掉应力的应力通槽,所述应力通槽中至少顶部或底部敞口,所述上板层和主芯层都为只具有一层结构的单层板层或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板层。

本申请通过对一般来说在整个地板本体中较厚的主芯层进行开应力通槽,从而卸掉了主芯层的应力,从而使得粘结好的地板本体只有一层主体板层的约束力以利于保持平整,减少了废品,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应力通槽还可以作为通气槽使用,将铺装好的地板内的冷热空气进行流通,特别是在应用于地热上的地板,空气流通后可有效防止热量集聚,从而有效防止地板形变,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同时空气流通后温度均匀又能提高地板使用时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应力通槽为顶部和底部敞口的上下通槽。

主芯层一般为较厚的地板层次,其应力较大,对粘结后的粘合板层之间的形变影响较大。上下通槽的设置确保地板主芯层的应力基本上全部卸掉,从而使得与主芯层粘结后的板体都能尽可能地保持平直。特别是在不同的材质和性能的各层之间进行粘结时。更能保证板体的平整度。如果应力通槽不是上下贯通的槽,那么应力通槽的槽高至少为所述主芯层厚度的2/3,以卸掉应力。一般情况下做成上下通槽。

作为优选,所述地板本体还包括设于主芯层底部的下板层,应力通槽为横向贯穿所述主芯层的横向通槽。

主芯层既可以直接作为底层也可以作为常用的较厚的中间芯层,应力通槽横向设置才能保证更好地卸掉应力,且一般地板其纹理走向都是与地板长度方向相同的,横向通槽既能卸掉应力同时又能保证地板层不会应纵向过多开槽而沿自身纹理开裂。

作为优选,所述下板层都为只有一层结构的单层板层或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板层,所述主芯层的厚度不小于上板层和下板层的厚度。

地板可以是两层、三层甚至是五六层构层,如地板表面还会设纹理表层,底部设平衡层,本申请的上、下板层都不局限于单层板层,主芯层作为最厚的最有开应力通槽的层,可以有效地保证卸掉应力,使加工过程中地板平直,成品率得到提高。

作为优选,所述主芯层由多条所述应力通槽分割形成多个主芯层单元,所述主芯层单元的宽度小于60mm;所述应力通槽的宽度大于2mm。上述尺寸既保证了主芯层的强度,又保证很好地卸掉应力。

作为优选,所述地板本体包括公侧端和母侧端,所述母侧端具有榫槽、公侧端具有榫舌,所述榫舌底部外侧凸起形成水平扣边、内侧形成水平扣槽,所述榫槽底沿外侧端顶部设有可卡入所述水平扣槽的水平扣条,所述水平扣条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扣边的宽度,所述水平扣边包括位于外侧的底面由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的外长斜导边部和位于内侧的底面水平的水平边部。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边部内侧还设有内短导边部,所述外长斜导边部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5度。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边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现有的带的扣边的地板之间连接时都需要待装入的地板与已安装好的地板呈一定角度卡入榫槽,不能像没有扣边的平直的接插一样水平插接,操作上比较麻烦,且扣接过程由于有一个角度的转动还易导致地板边缘损坏。上述结构的设置既可以保留扣边的扣接稳定的效果,同时上述特定的水平扣边和水平扣条的设置再配合地板材料本身的韧性又使得即便扣边的存在,仍然可以将两块地板进行水平拼接,而并非必须将待安装地板倾斜角度卡入。水平扣条正常情况下在已铺装的地板的待连接另一块地板的一侧,水平扣边则为待安装地板的第一时间拼接的一侧,即水平扣条对接安装时所在地板底部有地面和铺垫层的支撑,而水平扣边则无上述支撑,故水平扣边宽于水平扣条的设计,可保证榫舌部分在过盈水平对接时不易损坏。同时较窄的水平扣条便于与水平扣边的对冲到位,减少了对水平扣边长距离的对冲。保证地板间在具有扣边的前提下水平对接也不易损坏对接部分,保证快速有效对接,地板不易损坏,连接稳定性好,同时拼接操作方便。

当只具有上板层和主芸层时地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好上板层和主芯层;

(二):将上板层和主芯层进行粘结得到待开槽大板;

(三):在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或对待槽大板进行分割据成小条板后再在小条板的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

当主芯层作为底层时先与上板层粘结,然后进行开槽将主芯层的应力卸掉,粘结好的地板本板平整。应力通槽开槽完成后再对地板公、母侧端进行相应的开榫槽、榫舌。

当还具有下板层的地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好上板层、主芯层和下板层;

(二):将下板层和主芯层进行粘结得到待开槽大板;

(三):在待开槽大板的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得到开槽板;或对待开槽大板进行分割据成小条板后再在小板条的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

(四):将上板层与主芯层进行粘结。粘结完成后再对地板公、母侧端进行相应的开榫槽、榫舌。

上述的小条板即据出所需尺寸的地板规格条板。

当主芯层作为中间层时可先与下板层粘结,然后进行开槽将主芯层的应力卸掉,再连接粘结上板层,粘结好的地板本板平整。

板层之间粘好后再开槽,与一块一块小板条拼到板层上形成通槽相比,整体性更强,更省工时,加工出来的成品不仅美观,而且精度更高,也利于后期的加工和安装,特别是在后期开榫槽和榫舌时,板体也不易损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对一般来说在整个地板本体中较厚的主芯层进行开应力通槽,从而卸掉了主芯层的应力,从而使得粘结好的地板本体只有一层板层的约束力以利于保持平整,减少了废品,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应力通槽还可以作为通气槽使用,将铺装好的地板内的冷热空气进行流通,特别是在应用于地热上的地板,空气流通后可有效防止热量集聚,从而有效防止地板形变,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同时空气流通后温度均匀又能提高地板使用时的舒适性。

2、本申请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成品率高。

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

一种地板,包括具有安装时分别与相邻地板配合的公侧端和母侧端的地板本体,所述地板本体至少包括相互粘结的上板层1和主芯层2,所述主芯层上水平开设有多条贯穿所述主芯层的用于卸掉应力的应力通槽21,所述应力通槽中至少顶部或底部敞口,所述应力通槽的槽高至少为所述主芯层厚度的2/3,所述上板层和主芯层都为只具有一层结构的单层板层或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板层。

本申请通过对一般来说在整个地板本体中较厚的主芯层进行开应力通槽,从而卸掉了主芯层的应力,从而使得粘结好的地板本体只有一层板层的约束力以利于保持平整,减少了废品,提高了成品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应力通槽还可以作为通气槽使用,将铺装好的地板内的冷热空气进行流通,特别是在应用于地热上的地板,空气流通后可有效防止热量集聚,从而有效防止地板形变,提高地板的使用寿命,同时空气流通后温度均匀又能提高地板使用时的舒适性。

所述应力通槽为顶部和底部敞口的上下通槽。

主芯层一般为较厚的地板层次,其应力较大,对粘结后的粘合板层之间的形变影响较大。上下通槽的设置确保地板主芯层的应力基本上全部卸掉,从而使得与主芯层粘结后的板体都能尽可能地保持平直。特别是在不同的材质和性能的各层之间进行粘结时。更能保证板体的平整度。地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好上板层和主芯层;

(二):将上板层和主芯层进行粘结得到待开槽大板;

(三):在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或对待槽大板进行分割据成小条板后再在小条板的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

当主芯层作为底层时先与上板层粘结,然后进行开槽将主芯层的应力卸掉,粘结好的地板本板平整。应力通槽开槽完成后再对地板公、母侧端进行相应的开榫槽、榫舌。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地板本体还包括设于主芯层底部的下板层3,应力通槽为横向贯穿所述主芯层的横向通槽。

主芯层既可以直接作为底层也可以作为常用的较厚的中间芯层,应力通槽横向设置才能保证更好地卸掉应力,且一般地板其纹理走向都是与地板长度方向相同的,横向通槽既能卸掉应力同时又能保证地板层不会应纵向过多开槽而沿自身纹理开裂。

所述下板层都为只有一层结构的单层板层或具有多层结构的多层板层,所述主芯层的厚度不小于上板层和下板层的厚度。

地板可以是两层、三层甚至是五六层构层,如地板表面还会设纹理表层,底部设平衡层,本申请的上、下板层都不局限于单层板层,主芯层作为最厚的最有开应力通槽的层,可以有效地保证卸掉应力,使加工过程中地板平直,成品率得到提高。

地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好上板层、主芯层和下板层;

(二):将下板层和主芯层进行粘结得到待开槽大板;

(三):在待开槽大板的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得到开槽板,或对待开槽大板进行分割据成小条板后再在小板条的主芯层上开应力通槽;

(四):将上板层与主芯层进行粘结。粘结完成后再对地板公、母侧端进行相应的开榫槽、榫舌。

上述的小条板即据出所需尺寸的地板规格条板。

当主芯层作为中间层时可先与下板层粘结,然后进行开槽将主芯层的应力卸掉,再连接粘结上板层,粘结好的地板本板平整。

板层之间粘好后再开槽,与一块一块小板条拼到板层上形成通槽相比,整体性更强,更省工时,加工出来的成品不仅美观,而且精度更高,也利于后期的加工和安装,特别是在后期开榫槽和榫舌时,板体也不易损坏。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主芯层由多条所述应力通槽分割形成多个主芯层单元,所述主芯层单元的宽度小于60mm;所述应力通槽的宽度大于2mm。上述尺寸既保证了主芯层的强度,又保证很好地卸掉应力。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地板本体母侧端具有榫槽4、公侧端具有榫舌5,所述榫舌底部外侧凸起形成水平扣边51、内侧形成水平扣槽52,所述榫槽底沿外侧端顶部设有可卡入所述水平扣槽的水平扣条41,所述水平扣条的宽度小于所述水平扣边的宽度,所述水平扣边包括位于外侧的底面由内向外逐渐向上倾斜的外长斜导边部511和位于内侧的底面水平的水平边部512。

所述水平边部内侧还设有内短导边部513,所述外长斜导边部的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5度。所述水平边部的厚度小于或等于1mm。

现有的带的扣边的地板之间连接时都需要待装入的地板与已安装好的地板呈一定角度卡入榫槽,不能像没有扣边的平直的接插一样水平插接,操作上比较麻烦,且扣接过程由于有一个角度的转动还易导致地板边缘损坏。上述结构的设置既可以保留扣边的扣接稳定的效果,同时上述特定的水平扣边和水平扣条的设置再配合地板材料本身的韧性又使得即便扣边的存在,仍然可以将两块地板进行水平拼接,而并非必须将待安装地板倾斜角度卡入。水平扣条正常情况下在已铺装的地板的待连接另一块地板的一侧,水平扣边则为待安装地板的第一时间拼接的一侧,即水平扣条对接安装时所在地板底部有地面和铺垫层的支撑,而水平扣边则无上述支撑,故水平扣边宽于水平扣条的设计,可保证榫舌部分在过盈水平对接时不易损坏。同时较窄的水平扣条便于与水平扣边的对冲到位,减少了对水平扣边长距离的对冲。保证地板间在具有扣边的前提下水平对接也不易损坏对接部分,保证快速有效对接,地板不易损坏,连接稳定性好,同时拼接操作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