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地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40088发布日期:2020-02-28 11:48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房屋地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暖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地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暖是地板辐射采暖的简称,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热能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但是传统的楼房地暖存在楼层间隔热效果不好的情况,可能因为相邻的楼层间的温度不同使得安装有地暖的住户的耗电量增加,不利于地暖的推广和节能,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地暖结构,具有较好的楼层间隔热效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与提供一种房屋地暖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提高地暖层与下方楼层之间的保温效果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房屋地暖结构,包括若干等间距排布于地板基层上方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方铺设有木板层,所述木板层上方铺设有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埋设有地暖管,所述混凝土层上方铺设有装饰层;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连通的气囊,所述气囊内充填有温室气体。

通过上述设置,支撑柱的设置在底板基层和木板层之间间隔出用于放置气囊的空间,并通过模板层进行铺平和承重。气囊内充填有温室气体,并且当气囊处于充满状态时,气囊将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填满,从而在模板与地板基层之间形成填充有温室气体的保温层,减少热量向楼下散失。木板层上方依次铺设有反射层和混凝土层,混凝土层内埋设有地暖管,地暖管通过混凝土层进行传热,混凝土的比热容较大,蓄热能力强,在间歇供暖的时候能在停暖的时候还保持室内的室温在合适的温度。反射层用于反射热辐射,提高对地暖管的隔热效果。并且混凝土层便于对装饰层进行找平,最后在混凝土层上方铺设装饰层,如木地板等结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柱排列为若干等间距的纵列和横排,所述气囊为十字型,所述气囊的四个端部均设置有与内部连通的连接头,相邻所述气囊的连接头之间通过通气管连通,若干处于边缘的所述连接头连接有用于封堵连接头的端盖。

通过上述设置,支撑柱沿纵列和横排等间距排列,并将气囊设置为相同的十字型,气囊的四个端部的伸出长度均小于或等于支撑柱边长的一半,相邻气囊之间相互连通,并通过连接头和通气管进行连通,从而便于对所有气囊进行同时充气。并且气囊和支撑柱均可通过预制的方式再在现场进行安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处于边缘的气囊连接头通过端盖进行密封封堵,从而提高气囊的适应能力,可以对气囊进行批量生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若干处于边缘的连接头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竖直向上贯通装饰层,所述充气管上端面与所述装饰层平齐,所述装饰层在所述充气管对应位置开设有沉槽。

通过上述设置,将处于边缘的连接头连通有充气管,通过充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在气囊中的温室气体因为长期使用而泄露时,可以通过补充保持其较好的保温能力。其中充气管上端面与装饰层平齐,并且在装饰层对应充气管的位置开设有沉槽,便于对充气管进行充气或封堵,从而提高了装饰层的美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温室气体选用二氧化碳。

通过上述设置,二氧化碳为常见的温室气体,保温性能好并且成本交底,而且无毒无害,即使发生泄露或者火灾等情况也能减少危害。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反射层选用铝箔层。

通过上述设置,因为热量是一种电磁波,铝箔对电磁波的反射能力比木板层要好,从而提高了对地暖管的热量的反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木板层与所述铝箔层之间涂抹有防水涂层。

通过上述设置,在木板层上表面涂抹有防水涂层,可以减少在浇筑混凝土层时透过铝箔层渗入木板层的液体浸蚀木板层,并且在铺设铝箔层时也可以借助防水涂层的粘性进行粘接。防水涂层可以采用常用的如丙烯酸防水涂料等。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所述地暖管通过通过“u”型的管箍进行定位,所述管箍的两个支脚与所述木板层插接,所述木板层下端面与所述支脚的下端留有间距。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管箍对地暖管进行定位,将地暖管定位成常见的螺旋形等,其中管箍的两个支脚与木板层插接,从而便于管箍的固定,并且管箍下端不差穿木板层,减少混凝土层的液体渗漏对气囊等结构的影响。

一种房屋地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支撑柱,将支撑柱沿纵向、横向等间距排列并固定于地板基层上;

b.铺设气囊,将气囊放置于四组相邻的支撑柱之间,并将相邻的连接头通过通气管密封连通,并在边缘的连接头连接充气管;

c.第一次充气,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内充有足以使气囊定型的温室气体;

d.铺设木板层,将木板层固定于支撑柱上端面,并在木板层上表面涂抹防水涂层;

e.铺设反射层,在防水涂层未干燥前在木板层上方铺设反射层;

f.铺设地暖管,在反射层上方铺设地暖管并通过管箍进行定位,然后浇筑混凝土层将地暖管浸没;

g.铺设装饰层;

h.第二次充气,对气囊进行充气并时刻观察气压表,直至气囊填满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后,通过端盖封堵通气管。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分两次对气囊填充温室气体,从而使气囊的充气更加均匀且形状不易变形,并且减少因一次性充气导致气囊内气体流通受阻、局部气压过高对气囊造成的损坏。其中当气囊填满支撑柱之间的间隙后,将各个支撑柱之间通过温室气体相互隔离,并在木板层和地板基层之间形成温室气体保温带,从而减少地暖的热量向下层楼层散失,提高了楼层之间的保温性能,并且起到省电降低成本易于推广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支撑柱和气囊的设置,当气囊内充满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时,气囊将支撑柱之间的间隙进行填补,在木板层下方形成隔温层,通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良好保温性能,减少了地暖管的热量向楼下楼层散失,从而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住户的成本;

2.通过将气囊设置为十字型,并且相邻的气囊之间通过连接头和通气管进行连通,从而使气囊和支撑柱均可采用预制的方式进行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便于安装施工;

3.通过在支撑柱上方依次铺设有用于支撑的木板层、用于防水的防水涂层、用于反射热辐射的反射层、用于埋设地暖管的混凝土层和用于装饰的装饰层,提高了对地暖的保温性能以及蓄热能力,在间歇供暖的时节里也能保持较舒适的温度,并且防水设置提高了该地暖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气囊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1、支撑柱;11、木板层;12、防水涂层;13、反射层;14、混凝土层;15、装饰层;151、沉槽;2、气囊;21、连接头;22、通气管;23、充气管;24、端盖;3、地暖管;31、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房屋地暖结构,包括若干固定连接在地板基层上方的类矩形的支撑柱1,若干支撑柱1之间纵横排列并且彼此之间等间距设置,支撑柱1上方铺设有木板层11,木板层11上表面涂抹有防水涂层12,防水涂层12上方铺设有反射层13,反射层13上方铺设有混凝土层14,混凝土层14上方铺设有装饰层15。

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混凝土层14内埋设有铺设呈螺旋状的地暖管3,地暖管3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延伸至墙角设置并穿出装饰层15,其中装饰层15为常规的木地板或瓷砖地板等。

其中支撑柱1的平面均正对设置,气囊2设置为十字型,单个气囊2位于相邻的四个支撑柱1之间,气囊2的四个端部均安装有与内部连通的连接头21,相邻的连接头21之间设置有常规的通气管22,正对的连接头21之间通过通气管22密封连通,可通过常规的螺纹连接配合密封带的连接方式。其中位于靠近墙体的边缘连接头21安装有用于封堵连接头21的端盖24,端盖24与连接头21之间也采用螺纹连接配合密封带的连接方式。

其中个别处于边缘的连接头21连通有充气管23,充气管23向上一次贯穿木板层11、防水涂层12、反射层13、混凝土层14和装饰层15,并且充气管23的上端面与装饰层15平齐,装饰层15在充气管23对应的位置还开设有沉槽151,便于外部充气设备或端盖24等与充气管23的接头连接。充气管23用于对气囊2进行充气,其中气囊2中填充有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因二氧化碳廉价安全特性优选二氧化碳。

其中防水涂层12选用常用的如丙烯酸防水涂料等,可以减少在浇筑混凝土层14时透过铝箔层渗入木板层11的液体浸蚀木板层11,并且在铺设铝箔层时也可以借助防水涂层12的粘性进行粘接。反射层13选用滤波层,对地暖管3的热辐射进行反射,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

其中地暖管3通过“u”型的管箍31进行定位,管箍31的两个支脚与木板层11插接,木板层11下端面与支脚的下端留有间距,使管箍31的支脚不插穿木板层11,减少混凝土层14的液体对气囊2等结构造成损坏。

一种房屋地暖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支撑柱1,将支撑柱1沿纵向、横向等间距排列并固定于地板基层上;

b.铺设气囊2,将气囊2放置于四组相邻的支撑柱1之间,并将相邻的连接头21通过通气管22密封连通,并在边缘的连接头21连接充气管23;

c.第一次充气,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气囊2内充有足以使气囊2定型的温室气体;

d.铺设木板层11,将木板层11固定于支撑柱1上端面,并在木板层11上表面涂抹防水涂层12;

e.铺设反射层13,在防水涂层12未干燥前在木板层11上方铺设反射层13;

f.铺设地暖管3,在反射层13上方铺设地暖管3并通过管箍31进行定位,然后浇筑混凝土层14将地暖管3浸没;

g.铺设装饰层15;

h.第二次充气,对气囊2进行充气并时刻观察气压表,直至气囊2填满支撑柱1之间的间隙后,通过端盖24封堵通气管2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