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8384发布日期:2019-11-25 23:2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凝胶注模设备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



背景技术:

凝胶注模成型通过制备低粘度、高固相体积分数的浆料,待浆料内的有机单体原位凝固获得高密度、均匀性好的陶瓷坯体,经干燥、排胶和烧结工序后制得较高致密度的陶瓷材料。这种特殊的成型机理使得制备出的坯体内部仅含有少量的有机单体,以此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固含量,可机械加工的坯体。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因其工艺简单、坯体组织均匀性好、尺寸变形小、坯体强度高、烧结性能好并且排胶容易,成为了制备复杂形状陶瓷坯体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在进行凝胶注模成型陶瓷浆料的制备过程中,由于陶瓷颗粒与预混液在均匀混合的过程中通常运用球磨机或搅拌机进行机械混合,在这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引入气泡,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少量气泡会消失,而在含有较多分散剂条件下,气泡稳定存在且不易去除,大部分气泡会残余在浆料表面及内部,并且在固化中保留下来,若在陶瓷浆料固化后残留在坯体内部的气泡仍得不到及时清除,会在陶瓷坯体内部留下气孔等缺陷,影响了烧结后坯体的整体性及其性能,严重地甚至会导致陶瓷坯体整体开裂和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解决了凝胶注模成型工艺过程中残留在浆料的气泡不易排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包括真空室和用于支撑真空室的平台架,在真空室上设有泄压口、抽气口和真空表,在泄压口上设有泄压阀,在抽气口上设有真空阀,抽气口通过真空管与真空泵相连,在真空室下侧设有振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真空室上设有室门,在室门设有观察孔。

优选地,在真空室与室门之间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在观察孔与室门之间设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振动装置与平台架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振动装置具体为电磁振动器。

优选地,在泄压口、抽气口均设有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能够防止在固化后的陶瓷坯体内部气泡残留,保证了陶瓷坯体的整体均匀性;

2、能够防止真空箱内部真空度下降过快导致陶瓷浆料被吸出模具;

3、能够直观高效地确定陶瓷浆料内的气泡是否完全排出;

4、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真空室1、平台架2、泄压口3、抽气口4、真空表5、泄压阀6、真空阀7、真空管8、真空泵9、振动装置10、室门11、观察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真空振动平台,包括真空室1和用于支撑真空室1的平台架2,在真空室1上设有泄压口3、抽气口4和真空表5,在泄压口3上设有泄压阀6,在抽气口4上设有真空阀7,抽气口4通过真空管8与真空泵9相连,在真空室1下侧设有振动装置10。

优选地,所述真空室1上设有室门11,在室门11设有观察孔12。室门11的设置便于真空室1的打开和关闭,观察孔12的设置便于通过观察孔12观察陶瓷浆料气泡排出情况及液面变化情况。

优选地,在真空室1与室门11之间设有密封圈,这样的设置保证了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优选地,在观察孔12与室门11之间设有密封圈,这样的设置保证了装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优选地,所述振动装置10与平台架2不接触,这样的设置避免了振动装置10带动平台架2振动,影响装置的稳定性。更进一步,在真空室1与平台架2之间设有防震棉。

优选地,所述振动装置10具体为电磁振动器,且其激振力可以无级调节,这样的设置使得振动装置10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地,在泄压口3、抽气口4均设有过滤装置,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杂质进出真空室1。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打开真空室1的室门11,将装有陶瓷浆料的模具放入真空室1内,关闭室门11。打开振动装置10,使残留在陶瓷浆料内部的气泡上浮,通过观察孔12观察模具内陶瓷浆料液面变化以及气泡产生情况,调整振动装置10的激振力使得陶瓷浆料不发生溅出模具的情况。待陶瓷浆料液面上气泡不再产生后,关闭振动装置10,控制泄压阀6使泄压口3关闭,控制真空阀7使得抽气口4开启,打开真空泵9抽真空,将残留在陶瓷浆料液面上的气泡去除,通过观察孔12观察陶瓷浆料液面变化情况,当陶瓷浆料因真空室1内气压过低而飞溅出模具时,关闭真空泵1并控制真空阀7关闭抽气口4,并记录此时真空表5的真空度。打开振动装置10并保持其上次操作的激振力不变,并观察真空表5示数是否变化。

若真空表5示数变小:

1、保持振动装置10开启直至真空表5示数不发生变化;

2、控制真空阀7开启抽气口4并开启真空泵9;

3、当真空表5示数达到之前记录的真空度时,关闭真空泵9并控制真空阀7关闭抽气口4。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真空表5示数不再变小,此时表明陶瓷浆料内部气泡已全部排出。控制泄压阀6使泄压口3开启,待真空表5示数为0时,打开室门11,取出模具即可。

若真空表示5数未发生变化:此时表明陶瓷浆料内部气泡已全部排出。控制泄压阀6使泄压口3开启,待真空表5示数为0时,打开室门11,取出模具即可。

本实用新型分别采用真空、振动两种方法或两种方法的结合,其中抽真空可将漂浮在陶瓷浆料表面的气泡迅速排出,振动装置10产生的高频振动将残留于陶瓷浆料内部的小气泡消除,大气泡上浮至陶瓷浆料表面,防止在固化后的陶瓷坯体内部气泡残留,保证了陶瓷坯体的整体均匀性,烧结后的坯体内部气孔大大减少,提高了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工艺的可靠性。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