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8243发布日期:2020-01-21 23:4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杆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低压配网中普遍使用水泥电杆。在进行布线时,为了保持水泥杆的平衡普遍采用低锚拉线,即拉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泥电杆和埋入地线的拉线棒上。另外由于我国南方台风较多,电力杆塔普遍采用圆形,在野外环境中,较容易受到蛇类等小动物的破坏。在某局最近的一次110kv线路故障原因调查中发现,就是由于蛇顺着拉线爬上电线杆顶端照成线路开关跳闸照成的。由此可见,为了保证电网可靠运行,发明一种实用的防蛇器很有必要。但是在现有的此类专利中,大都结构复杂,甚至加装一些传感设备,投入成本较大,也不太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包括杆塔和设置在杆塔上的驱蛇装置,所述驱蛇装置包括一套设在杆塔上的圆台状结构的筒体和一体连接在筒体底部处且与筒体同心设置的圆环状结构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内径大于杆塔的外径,以在放置架内圆周壁与杆塔外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杆塔上固定套设有轴承,所述筒体顶端开口处与轴承固定连接以实现驱蛇装置在杆塔上的自由转动,放置架中填放有用于驱蛇的异味剂,所述间隙中设置有一套设在杆塔上的用于散发异味的筛筒,所述筛筒底端固定设置在放置架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筛筒呈圆台状结构,筛筒底端外径与放置架的内径相匹配,筛筒的顶端开口处沿圆周固定设置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的内径与杆塔的外径相匹配。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圆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倾斜朝下的凸刺。

作为优选的,所述异味剂为硫磺粉。

作为优选的,所述筛筒的圆周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散发异味的筛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当蛇类接近驱蛇装置时,一方面,由筒体内散发出的硫磺味就会受到蛇类,使蛇类受到刺激而迅速逃离,不能到达杆塔上部,另一方面,加入放置架中的硫磺粉挥发完,异味减弱,不足以阻挡蛇类的情况下,蛇类攀爬至筒体上,攀爬过程中筒体受力能够自由转动,从而能够使蛇类失去平衡,再加上筒体上的凸刺,能够进一步阻挡蛇类的攀爬,从而避免短路事故的发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且维护费用极低,可望成为电力杆塔的必备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包括杆塔1和设置在杆塔1上的驱蛇装置,所述驱蛇装置包括一套设在杆塔1上的圆台状结构的筒体2和一体连接在筒体2底部处且与筒体2同心设置的圆环状结构的放置架3,所述放置架3的内径大于杆塔1的外径,以在放置架3内圆周壁与杆塔1外壁之间形成间隙4,所述杆塔1上固定套设有轴承5,所述筒体2顶端开口处与轴承5固定连接以实现驱蛇装置在杆塔1上的自由转动,放置架3中填放有用于驱蛇的异味剂6,所述间隙4中设置有一套设在杆塔1上的用于散发异味的筛筒7,所述筛筒7底端固定设置在放置架3上。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进、优化或限定。

进一步的,所述筛筒7呈圆台状结构,筛筒7底端外径与放置架3的内径相匹配,筛筒7的顶端开口处沿圆周固定设置有耐磨环8,所述耐磨环8的内径与杆塔1的外径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2的外圆周壁上均匀设置有倾斜朝下的凸刺9。

进一步的,所述异味剂6为硫磺粉。

进一步的,所述筛筒7的圆周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散发异味的筛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驱蛇防攀爬装置的杆塔,当蛇类接近驱蛇装置时,一方面,由筒体内散发出的硫磺味就会受到蛇类,使蛇类受到刺激而迅速逃离,不能到达杆塔上部,另一方面,加入放置架中的硫磺粉挥发完,异味减弱,不足以阻挡蛇类的情况下,蛇类攀爬至筒体上,攀爬过程中筒体受力能够自由转动,从而能够使蛇类失去平衡,再加上筒体上的凸刺,能够进一步阻挡蛇类的攀爬,从而避免短路事故的发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且维护费用极低,可望成为电力杆塔的必备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作出的些许更动或修饰均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