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挂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2572发布日期:2020-01-10 15:4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挂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材料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挂板。



背景技术:

挂板为用于建筑外墙装饰用的建筑板材,是将挂板悬挂于外墙表面,以达到装饰或保温等效果,外墙挂板必须具有防腐蚀、耐高温、抗老化、无辐射、防火、防虫、不变形等基本功能。随着人们对建筑外墙美观程度要求的逐渐提高,以及为紧随时代的审美要求,部分建筑间隔一定年限后需要对挂板进行更换已达到重新装修的目的。

公告号为cn1047906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安装挂板,由基板、挂板、粘贴层、固定装置、连接装置和防尘膜组成,在基板的顶部面上设有粘贴层,粘贴层上部面上设有固定装置、防尘膜和固定孔,粘贴层上设有至少两条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呈平行结构设置在粘贴层上,在粘贴层的四边均设有固定孔,在粘贴层上部面的固定装置之间设有挂板。首先先将基板通过钉子或螺钉穿过基板上面的固定孔将基板固定在需要装饰的墙壁上面,然后将固定装置之间基板上的防尘膜去掉,这样就可以将挂板粘贴在固定装置之间了,挂板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挂板的底面与粘贴层进行粘合,便可将挂板固定于粘贴层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拆装刮板时,由于挂板与墙面粘连紧密,因此难以将挂板拆卸,同时拆除后的挂板难以继续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挂板,其具有便于安装拆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挂板,包括多个拼接设置的基板,还包括用于将位于边缘的所述基板固定于外墙墙面的固定件,以及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基板固定的凹形紧固件,位于每一所述基板中每组正对的两个侧壁两端均开设有l形紧固槽,且不同组中的紧固槽交错设置,所述紧固槽包括连通设置的水平腔和竖直腔,且位于所述基板同一侧壁的两个水平腔相背离设置,所述紧固件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杆,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平杆两端的竖直杆,所述水平杆和所述竖直杆分别可插入所述水平腔和竖直腔中,每一所述竖直腔内壁均开设有卡接槽,每一所述竖直杆周壁均设置有与所述卡接槽匹配的卡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时,首先将任意两个基板纵向拼接为一组,相邻两个基板拼接处的l形紧固孔对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凹形槽,再将紧固件中的两个竖直杆分别插入竖直腔中,然后对紧固件施加外力,直至竖直杆上的卡接环插入卡接槽内便可将相邻两个基板固定完成,再将这一组基板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墙体上。将第一组基板固定完成后,将第二组基板卡接于第一组基板侧壁,再将相邻两组基板顶壁的拼接处依次用紧固件固定,直至将第一排的多组基板拼接完成,再将最后一组基板用固定件固定于墙体上。将第一排基板拼接完成后,再按照上述方法将其余基板依次安装于前一排的上方,由于位于下方的前一排对位于上方的后一排有支撑作用,因此安装位于上方的基板时,只需将相邻两组基板上表面用固定件固定即可。需要拆下基板时,首先将每一排中任一固定件拆下,再依次将相邻两个基板间连接的紧固件拔出便可将基板拆除。通过将相邻两个基板用紧固件连接,便于将基板安装或拆卸,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装或拆卸基板时对于墙体的损坏程度。将相邻两个基板设置为拼接式可无需用胶水便可将基板安装拼接,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接环的厚度为0.5mm-1.5mm之间任一数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接环设置为较小厚度,可使得将竖直杆插入竖直腔的过程中,竖直杆、卡接环以及基板产生较小的形变量,即可使得将紧固件插入紧固槽中所需的力气相对较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所述卡接环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均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接环沿竖直方向的截面设置为半圆形可使得将紧固件插入紧固槽中的过程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板每一侧壁均沿所述基板棱边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块,且位于同一基板中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上的插接块交错设置,所述基板每一侧壁于插接块两侧开设有供另一所述基板上的插接块插入的插接槽,所述插接块和所述插接槽均为梯形,且所述插接块朝向远离所述基板的端部逐渐缩小,所述插接槽朝向所述基板外周的开口逐渐增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两个基板拼接时,即为将任一基板上的插接块插入另一基板上的插接槽中即可。将每一插接块均设置为梯形,可使得将基板安装于由较高一排的基板和较低一排的基板所围成的安装区域时,可上下或左右调整插接块的位置,避免出现卡死的情况发生,可避免将基板上相邻两个侧壁的插接块无法同时安装于另外两个基板所围成的安装区域内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侧壁开设有多个与所述插接块匹配的避让槽,穿过所述固定件设置有螺纹连接于所述插接块上的锁紧螺丝,所述固定件上位于所述锁紧螺丝侧边贯穿开设有第一沉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固定件时,首先将多个固定件沿水平方向依次固定于墙体上,再在该排固定件任一端的上方竖直安装固定件,将固定件紧固于墙体上的过程为,将螺丝穿过第一沉头孔后螺纹连接于墙体上即可。将固定件安装好之后,将第一组拼接好的基板上的插接块插入固定件上的避让槽中,再依次将其余基板安装,将基板上的插接块插入避让槽中以后,用锁紧螺丝将固定件与插接块锁紧。通过设置固定件将基板固定,只需在安装固定件的位置钻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墙体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块上开设有第二沉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需铺设的墙体较大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位于中间部分或其他的部分的某些基板用螺丝固定连接于墙体上,以保证基板拼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所述水平杆中远离所述竖直杆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处可拆卸连接有施力杆,所述施力杆上设置有对接柱,所述对接柱外周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匹配的外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拆卸固定件时,将对接柱拧入螺纹孔中,然后作业人员握住施力杆将紧固件从紧固槽中拔出,将紧固件拔出后,将对接柱拧出,便可继续拆卸下一紧固件。通过设置施力杆和对接柱可便于作业人员拆除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对接柱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壁设置有第一磁性块,所述对接柱侧壁设置有第二磁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基板拼接安装好之后,将施力杆放置于容纳槽中,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相互吸附,便可将施力杆固定,需要拆卸基板时,将施力杆从容纳槽中拿出使用即可。通过设置容纳槽将施力杆存储,可为作业人员后期拆卸基板提供便捷,使得作业人员无需另行寻找拆除工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将基板设置为可拆卸式并用紧固件将相邻两个基板固定,可使得基板便于安装和拆卸,且拆卸时对墙体的损坏较小,同时无需使用胶水等材料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2.通过将插接块设置为梯形,可防止将基板中相邻两个侧壁的插接块同时插入相邻两个基板中的插接槽时出现卡死的情况发生,以保证基板的插接效果。

3.通过设置施力杆便于作业人员将紧固件从紧固槽中拿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相邻两个基板拼接时的拼接方式。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基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紧固件与基板的卡接方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相邻两个基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相邻两个基板中插接块与插接槽的插接方式。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板和固定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基板和固定件的插接方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和施力杆的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将紧固件拔出时紧固件与对接柱的连接方式。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和施力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旨在表示施力杆与固定件的位置关系。

图中,1、基板;11、紧固槽;111、水平腔;112、竖直腔;12、插接块;121、第二沉头孔;13、插接槽;2、固定件;21、避让槽;22、锁紧螺丝;23、第一沉头孔;24、容纳槽;241、第一磁性快;3、紧固件;31、水平杆;32、竖直杆;321、倒角;322、卡接环;34、螺纹孔;4、施力杆;41、对接柱;42、第二磁性快;43、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挂板,包括多个拼接设置的基板1,用于将位于边缘的基板1固定于外墙墙面的固定件2,以及用于将相邻两个基板1固定的凹形紧固件3。

参照图2和图3,位于每一基板1中每组正对的两个侧壁两端均开设有l形紧固槽11,且不同组中的紧固槽11交错设置,紧固槽11包括连通设置的水平腔111和竖直腔112,且位于基板1同一侧壁的两个水平腔111相背离设置,紧固件3包括一体设置的水平杆31,以及分别设置于水平杆31两端的竖直杆32,水平杆31和竖直杆32分别可插入水平腔111和竖直腔112中,每一竖直杆32远离水平杆31的一端均设置有倒角321。每一竖直腔112内壁均开设有卡接槽(图中未示出),每一竖直杆32周壁均设置有与卡接槽匹配的卡接环322,每一卡接环322和卡接槽沿竖直方向的截面均为半圆形,且卡接环322沿竖直方向的截面最大厚度处的半径为0.5mm-1.5mm之间任一数值,本实施例中半径的数值为1mm,每一卡接槽的开口处端壁均设置有圆角(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3和图4,基板1每一侧壁位于中间位置处均沿基板1棱边间隔设置有多个插接块12,每一插接块12上开设有第二沉头孔121,且位于同一基板1中相互平行的两个侧壁上的插接块12交错设置,基板1每一侧壁于插接块12两侧开设有供另一基板1上的插接块12插入的插接槽13,插接块12和插接槽13均为梯形,且插接块12朝向远离基板1的端部逐渐缩小,插接槽13朝向基板1外周的开口逐渐增大。

参照图4和图5,固定件2侧壁开设有多个与插接块12匹配的避让槽21,穿过固定件2设置有螺纹连接于插接块12上的锁紧螺丝22,固定件2上位于锁紧螺丝22侧边贯穿开设有第一沉头孔23,穿过第一沉头孔23设置有可锁紧于墙体上的膨胀螺丝(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6和图7,每一水平杆31中远离竖直杆32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34,螺纹孔34处可拆卸连接有施力杆4,施力杆4端壁一体设置有对接柱41,对接柱41外周设置有与螺纹孔34匹配的外螺纹;施力杆4周壁远离对接柱41的一端套设有橡胶套43。固定件2远离基板1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对接柱41的容纳槽24,容纳槽24内壁设置有第一磁性块,对接柱41侧壁设置有第二磁性块。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作业时,首先将多个固定件2沿水平方向依次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于墙体上,安装固定件2时,将避让槽21的开口朝上设置,将沿水平方向排布的固定件2安装好之后,将多个固定件2沿竖直方向依次固定于墙体上,使得竖直方向排布和水平方向排布的固定件2形成l形。

将固定件2安装好之后,再将每两个基板1拼接为一组,将相邻两个基板1拼接时,将任一基板1上的插接块12插入另一基板1上的插接槽13中,插接好之后,相邻两个基板1上的紧固槽11对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凹形槽,再将紧固件3中的两个竖直杆32分别插入两个紧固槽11中的竖直腔112中,将紧固件3将插入紧固槽11的过程中用橡皮锤对紧固件3施加外力,直至卡接环322插入卡接槽中便可将相邻两个基板1固定。

将相邻两个基板1固定好之后,将第一组基板1安装于由竖直排布和水平排布的基板1形成的直角处。安装第一组基板1时,将基板1中相邻两个侧壁的插接块12分别插入固定件2上的避让槽21内,将插接块12插入避让槽21时,可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左右晃动基板1以调整插接块12插入避让槽21中的角度,便可将插接块12插入避让槽21内。

将第一组基板1安装好之后,依次将其余基板1按照上述安装第一组基板1的方式,分别将基板1两侧的插接块12插入避让槽21或插接槽13内,将所有的基板1安装好之后,在另外两排未安装固定件2的基板外周安装固定件2,并将固定件2用膨胀螺丝紧固于墙体上。安装基板1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的将部分基板1通过螺丝固定于墙体上,将基板1固定于墙体上时,将螺丝穿过第一沉头孔23后螺纹连接于墙体上即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