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肌理透明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2557发布日期:2020-01-10 15:4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双面肌理透明装饰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饰材料的结构,具体涉及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装饰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透明材质的装饰板材有单面肌理和双面肌理结构,其单面肌理结构的装饰板中,肌理上的倾斜面与背面表面的夹角只能在0~90°之间,光效比较普通;一旦肌理深度较大,板材正反面形状悬殊,也避免不了装饰板翘曲,对装饰性和安装便利性造成负面效果。

而双面肌理的装饰板中,其结构是在装饰板上涂覆或粘贴各种纹理,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实用新型专利“有机玻璃压模雕刻双面画”(公告号为cn2419059y)及发明专利“透光双面浮雕立体画技法”(公告号为cn1128708a),其结构的装饰材料纹理显示效果差,且制作复杂、生产效率低和成本高,不利于市场的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装饰板存在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面肌理透明装饰板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双面肌理透明装饰板,包括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所述本体上/下两面分别为凸起纹状结构,该凸起纹状结构由分布在本体上的若干凸起纹形成;所述若干凸起纹在本体的一面形成折光面一,若干凸起纹在本体的另一面形成折光面二;所述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上的凸起纹表面在本体的相对平面位置上具有不同的折光角度,使凸起纹表面形成本体上的多向折光面,所述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上的凸起纹表面与本体的相对平面之间具有0-90°的折光夹角;所述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相互对应,使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形成本体的双面多向折光面,所述折光面一与折光面二两者的凸起纹表面之间具有0-180°的折光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相互平行或/和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的凸起纹为错位、正交或斜交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纹为条形状、点状纹路、几何体纹路、规则条纹或不规则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纹为截面呈折角形、弧形或方形的凸起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由上本体层和下本体层组成,该上本体层和下本体层之间设有图纹层。

进一步的,所述图纹层与折光面一、及折光面二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之间本体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折光角度为透光和反光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纹选择性分布在本体的局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两面分别为凸起纹状结构,因此在应用时,本体两面均有美观效果,且其两面(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的凸起纹相互对应,使装饰板在光的作用下形成复杂而对比强烈的折射,具有独特的美观效果,观感性显著提高。

2、本实用新型本体两面分别为凸起纹状结构,因此在制作中,可有效缓解因结构不对称而引起的翘曲,更好地保证装饰板的平面度。

3、本实用新型的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的凸起纹为错位分布,因此,更好的保证了装饰板的应用强度,有效提高装饰板的使用性能,且其本体一侧肌理上的折光面一和另一侧上的折光面二的夹角范围可呈0~180°之间,因此透过透明材质的装饰板显现出的观感效果明显提高。

4、本实用新型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整体或局部的的纹理,使两侧的肌理互相对称、错位、正交或斜交,形成更丰富的折光效果,有效提升观感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相互平行,折光面一和折光面二之间本体厚度相同,因此,可有效的提高装饰板的应用强度,以致提高装饰板的使用性能。

6、本实用新型的本体内设有图纹层,该图纹层与折光面一、及折光面二相互平行,因此,不但可凸显图纹的动感效果,还能保证装饰板的应用强度,且图纹层内置在本体内,可好的保证本体内图纹层长期使用的质量,避免受外界环境影响出现褪色、变色、变样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凸起纹上交叉透光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凸起纹折光夹角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至图4所示的双面肌理透明装饰板,包括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1,所述本体1上/下两面分别为凸起纹状结构,该凸起纹状结构由分布在本体1上的若干凸起纹11形成,如本体1上面的凸起纹状结构由分布在本体1上面的若干条凸起纹11形成,本体1下面的凸起纹状结构由分布在本体1下面的若干条凸起纹11形成;所述若干凸起纹11在本体1的一面形成折光面一2;所述若干凸起纹11在本体1的另一面形成折光面二3;所述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上的凸起纹11表面在本体1的相对平面位置上具有不同的折光角度,所述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上的凸起纹11表面与本体1的相对平面h之间具有0-90°的折光夹角,如10°、20°、35°、45°、90°,该折光角度为透光和反光的角度,具体的说,折光角度为凸起纹11表面各点位置与本体1的相对平面位置的透光角度和凸起纹11表面各点位置相对应与本体1平面位置的折射光的角度。应用时,凸起纹11表面形成本体1上的多向折光面,所述本体1上面和下面的凸起纹11表面形成向外折射光、向内透光进入本体1内的折光面,所述进入本体1内的透光在本体1内形成相互交叉透光,该交叉透光指的是进入本体1内光线a呈交叉方向进入,即如图3所示,光线a通过凸起纹11表面不同位置进入本体1中,在凸起纹11表面不同的折光角度作用下,形成交叉透光光线的效果,以致提高装饰板的观感效果;所述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相互对应,使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形成本体1的双面多向折光面,所述折光面一2与折光面二3两者的凸起纹11表面之间具有0-180°的折光夹角,如20°、45°、90°、120°、165°,应用中,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的凸起纹11表面折射光进入透明或半透明的本体1,相互之间形成双面交叉的透光,由此更好地增强装饰板的观感效果。

实施例中,所述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相互对称或/和平行,如图1所示的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相互为平行和对称,图2所示的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相互为平行,由此形成均匀的交叉透光效果,以提高观感性能。所述凸起纹11为条形状,如图所示,所述凸起纹11为截面呈折角形凸起条纹。

本实用新型制作时:先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本体1两面分别设置带折角形凸起条纹(即凹凸肌理)的热压模具,然后在平板热压机高温加热条件下使板材(即本体1,以下相同)软化,进而加压使板材两面制作成模具上的肌理(即将模具的折角形凸起条纹压印在板材上,使板材形成模具上的凸起条纹),最后通过冷压机保压能却、脱模即可。所述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1中,其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为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包括聚苯乙烯系塑料(简称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简称petg)、聚氯乙烯(简称pvc)、聚碳酸酯(简称pc)、abs塑料(简称abs)或所述的其他改性树脂,所述本体1在压制肌理前总厚度为1-30mm;所述热压模具上的肌理深度为0.5-20mm。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是:所述凸起纹11为截面呈弧形的凸起条纹,所述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之间本体1厚度相同,即所述本体1整体的厚度相同,由此更好的提高本体1的应用强度,不易破裂。其余同上实施例。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是:所述本体1内设有图纹层4,即所述本体1由上本体层1a和下本体层1b组成,该上本体层1a和下本体层1b之间设有图纹层4,该图纹层4可采用布料、植物或其他可构成图案的物质制作而成,制作时,所述上本体层1a和下本体层1b将图纹层4紧紧地融合固定在上本体层1a和下本体层1b内形成一体,所述图纹层4与折光面一2、及折光面二3相互平行,如图6所示,图纹层4上的图案41与折光面一2、及折光面二3相互平行,进一步的,所述图纹层4上的图案41与折光面一2的凸起纹11表面、及折光面二3的凸起纹11表面相互平行,其余同上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制作时:先在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制成的本体1两面分别设置带弧形凸起条纹(即凹凸肌理)的热压模具,然后在平板热压机高温加热条件下使板材(即包括上本体层1a、下本体层1b和图纹层4的本体1,以下相同)软化,进而加压使板材两面制作成模具上的肌理(即将模具的弧形凸起条纹压印在板材上,使板材形成模具上的弧形凸起条纹),同时将图纹层4与上本体层1a、下本体层1b相互融合粘结成一体,最后通过冷压机保压能却、脱模即可。所述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本体1中,其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为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包括聚苯乙烯系塑料(简称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简称petg)、聚氯乙烯(简称pvc)、聚碳酸酯(简称pc)、abs塑料(简称abs)或所述的其他改性树脂,所述本体1在压制肌理前总厚度为1-30mm;所述热压模具上的肌理深度为0.5-20mm。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是:所述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的凸起纹11为错位分布,由此改变本体1上下两面凸起纹11折射和透光效果,同时也保证本体1的使用强度,其余同上实施例。

实施例5: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是:所述折光面一2和折光面二3的凸起纹11为相互正交或斜交分布(图7中为正交分布),由此改变本体1上下两面凸起纹11折射和透光效果,以致改变本体1不同的观感性,其余同上实施例。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是:所述凸起纹11为几何体纹路,如本体1上下两面上排列设置成三角形、菱形、球面形等凸起的凸起纹11,如图9所示的凸起纹11为菱形,该凸起纹11对称或错位分布在本体1的上下两面位置,其余同上实施例。

实施例7: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特点是:所述凸起纹11选择性分布在本体1的局部位置,如根据需求选择在本体1的两面的上下局部位置、两边位置或中间位置设置凸起纹11,其余同上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作出变动、修改等变化的等效实施,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