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6709发布日期:2020-06-05 18:38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停车场,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



背景技术:

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城市里汽车停车场,目前市面上没有看到这类停车位设施,汽车成为是人们代步工具。城市里汽车越来越多,停车位少,高价停车费,找不到停车位,越来越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停车场主体、轿厢电梯,所述停车场主体和所述轿厢电梯建在地面上有三条相互平行且平行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段上,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之间平行的距离总和设置为地面大圆直径,所述地面大圆直径,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里的中间平行线段,所述中间平行线段,所述中间平行线段中间的点设置为地面圆心,所述为地面圆心,以所述地面圆心和所述地面大圆直径,画一个地面大圆,所述地面大圆,所述地面大圆里的中间平行线段为地面大圆的平行直径,所述平行直径,以所述平行直径长减去两个小轿车停车位长度的长为地面小圆直径,所述地面小圆直径,进一步,以所述为地面圆心和所述地面小圆直径,画一个地面小圆,所述地面小圆,以所述平行直径的两个端点作四条射线和所述地面小圆边相擦并且与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相交,进一步,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上每个相交的点和所述平行直径的端点之间的线段设置为横梁的内边长,所述横梁的内边长,再进一步,以四条所述横梁的内边长分别作一条平行线与所述地面大圆边相擦并且和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相交,再进一步,每一条平行线与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相交的两个点之间的线段设置为横梁的外边长,所述横梁的外边长,再进一步,在所述横梁的内边长和所述横梁的外边长的正上方设置所述为横梁的顶面,所述横梁的内边长和所述横梁的外边长的梁所述横梁,所述横梁上方设置为弓背形状,在所述横梁下方设置立柱,所述横梁的立柱,分别在所述横梁的立柱的两头端点下方设置桩基,所述横梁的桩基,在所述地面圆心上作一条与所述平行直径相互垂直的圆直径为地面大圆的垂直直径,所述垂直直径,在所述平行直径两端点上分别设置桩基,所述平行点桩基,所述垂直直径的两端点上分别设置桩基,所述垂直点桩基,在所述地面圆心上设置一根立柱桩基,所述圆心桩基,所述横梁的桩基上方的面和所述圆心桩基上方的面和所述垂直点桩基上方的面和所述平行点桩基上方的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桩基基身至少一部分嵌在地面里面,所述平行点桩基和所述垂直点桩基上都设置立柱,所述立柱,所述立柱上方设置月牙形盖梁,所述月牙形盖梁,所述月牙形盖梁上方的面和横梁上方的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心立柱桩基上设置圆心立柱,所述圆心立柱,所述圆心立柱顶端设置拱形滑槽,所述拱形滑槽,所述拱形滑槽内带活动滚珠,所述拱形滑槽拱形向下,所述拱形滑槽两个叠加成十字形状固定连接,所述月牙形盖梁四个与所述圆心立柱中心通过大梁固定连接相交,相交的中心点设置为上大圆圆心,所述上大圆圆心,所述上大圆圆心和所述地面大圆直径,在四个所述月牙形盖梁的面上方画个上大圆,所述上大圆,进一步,以所述上大圆圆心和所述地面小圆直径,在所述上大圆的同一个平面里,画一个同心上小圆,所述上小圆,所述上小圆中间镂空式,所述上大圆大于所述上小圆的面积的面上,设置圆形的板式无砟轨道的底座和道床板所述跑道床,所述横梁和所述月牙形盖梁分别有四个,均匀整个托起所述跑道床,所述跑道床和所述月牙形盖梁连接处设置有凹凸吻合点,所述月牙形盖梁上方居中设置有凹形点,所述凹形点,所述跑道床下方设置有凸形点,所述凸形点,所述月牙形盖梁上方凹形点分别同所述跑道床下方凸形点吻合活动连接,所述月牙形盖梁上方凹形点同所述跑道床下方凸形点吻合的四周有热胀冷缩的缝隙,所述跑道床上的四周居中设置有固定的圆形无砟双轨道,所述无砟双轨道,所述无砟双轨道之间的距离为跑道床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上大圆边缘面上设置有防护栏为外防护栏,所述外防护栏,所述上小圆边缘面上设置有防护栏为内防护栏,所述内防护栏,所述内外防护栏高同楼梯扶手一样高,所述跑道床外侧和所述垂直点桩基侧面设置一个轿厢电梯,所述轿厢电梯下方设置有桩基与所述垂直点桩基侧面连接,进一步,所述轿厢电梯梯身靠在所述外防护栏外侧,所述外防护栏外侧的面与所述轿厢电梯重叠处的电梯设置电梯进出口门,所述电梯进出口门,所述电梯进出口门是升降门,所述轿厢电梯和所述外防护栏外侧的面重叠处防护栏设置为外防护栏进出口,所述外防护栏进出口,所述跑道床的外围侧面,所述外围侧面,所述跑道床内围的侧面所述内围侧面,所述内围侧面,所述外围侧面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根七字形电线杆,所述七字形电线杆,所述七字形电线杆下方固定连接所述跑道床所述外围侧面,所述七字形电线杆顶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电线杆绝缘层,所述电线杆绝缘层下方设置电缆,所述电缆,所述电线杆绝缘层下方分开设置两根所述电缆,所述电缆两根在所述七字形电线杆上沿着所述无砟双轨道环形一圈,固定在所述电线杆绝缘层下方,所述无砟双轨道上方设置移动的扇形电车,所述扇形电车,所述扇形电车由前扇形车头和若干节扇形车箱和后扇形车头组成,每个,所述扇形车箱长度和同小轿车停车位宽度一样,所述扇形车箱宽度同小轿车停车位长度一样,所述扇形电车下方设置单边轨道轮,所述单边轨道轮,所述扇形电车下方安装若干个所述单边轨道轮,每节所述扇形车箱的面上大小尺寸同每个小轿车停车位一样,所述停车位,所述停车位上设置停车限位器,所述停车限位器,所述前扇形车头的车头顶上和所述后扇形车头的车头顶上设置受力弓,所述受力弓,所述前扇形车头的顶上为台阶形状,台阶顶端平面上设置所述受力弓的底架,下个台阶顶平面同所述扇形车箱的顶面一样大设置一个所述停车位,所述前扇形车头上的形状结构和功能和设备同所述后扇形车头一样,所述七字形电线杆高度根据所述扇形电车的顶上所述受力弓弓头高度设置,所述受力弓的接触滑板和所述电缆两根活动连接,所述扇形电车宽的两边侧面同所述外防护栏和内防护栏内侧面分别有活动间隙,所述外防护栏外围和所述内防护栏外围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跑道床宽度,在所述外防护栏和所述内防护栏内侧面的下方各设置一圈固定的防侧翘圈,所述防侧翘圈,所述防侧翘圈同所述停车位两边上方的面之间有活动间隙,所述防侧翘圈防止所述扇形电车停车状态中和行驶中发生侧翘,所述防侧翘圈下方含有滑轮,可以使所述扇形电车行驶中发生侧翘时,可以减少摩擦力,在每两根所述立柱之间上方的所述跑道床的底面设置个平分线,所述平分线,所述平分线合计有四个,所述平分线四个分成两组,所述平分线面对面为每组,所述平分线每个上设置一个u形拉杆,所述u形拉杆,把所述u形拉杆套到所述七字形电线杆上方,所述u形拉杆与所述电缆之间有防触电距离,再进一步,所述u形拉杆套在所述的内外防护栏外围和所述外围侧面和所述内围上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平分线上的所述u形拉杆有四个,每个所述u形拉杆居中顶端上方设置滑轮,所述滑轮,所述滑轮四个分成两组,每个所述滑轮面对面为每组,所述每组滑轮,所述每组滑轮轮子方向和所述每组平分线在同一平面上,每个所述拱形滑槽槽的方向设置同每组所述平分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拱形滑槽下方的面高于所述滑轮,所述拱形滑槽与所述滑轮之间设置绳索,所述绳索,所述绳索连接每组所述滑轮,进一步,所述绳索中间穿过槽方向相同的所述拱形滑槽,所述每根立柱上方的无砟双轨道之间底部设置有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每个所述排水口下方设置一根排水管固定连接排水口,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固定在最近的所述立柱上,顺着所述立柱向下,所述外围侧面和所述轿厢电梯重叠的所述外围侧面上设置月牙形状缝隙,所述月牙形状缝隙,所述外围侧面和所述轿厢电梯重叠的所述轿厢电梯侧面设置所述月牙平台,所述月牙平台,所述月牙平台与所述月牙形状缝隙吻合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月牙平台的面同所述停车位上方的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外防护栏进出口处的外防护栏同所述电梯进出口门两边通过防护栏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电梯连接的地面处侧面设置有两个门,一个设置为轿厢电梯进口门,所述进口门,所述进口门是升降门,所述轿厢电梯所述进口门对面设置所述轿厢电梯出口门一个,所述出口门,所述出口门是升降门,所述进口门和所述出口门侧面设置所述两个斜坡地垫,所述斜坡地垫,所述斜坡地垫上方的面同所述轿厢电梯里面的底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进口门和所述出口门分别连接所述斜坡地垫,进口门外壁设置有进口开关,所述进口开关,所述进口开关带防水外罩,所述进口开关是控制轿厢电梯开关,所述进口开关安装高度同常规电梯开关高度一样,所述进口开关处另外设置有个活动遥控器,所述遥控器,所述遥控器是控制所述轿厢电梯和所述扇形电车开关,所述轿厢电梯尺寸大小和所述进口门和所述出口门的方向,以车辆进出方便和实地场地尺寸大小作出相应决定,所述两根电缆和所述轿厢电梯电源线连接,所述轿厢电梯电源线接入市电。根据实际的,实地场地尺寸大小,所造的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大时,所述圆心立柱顶端设置所述拱形滑槽四个,所述跑道床的底面设置所述平分线八个,所述u形拉杆八个,所述绳索连接对面的每组所述滑轮和所述拱形滑槽。按照具体实际,场地中心安装不了所述圆心立柱,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中心不设置所述圆心立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是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依靠城市有些马路上两边的绿化带和马路中间绿化隔离带之间是等距离平行,造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立柱和圆心立柱和横梁的立柱分别安装在马路中间绿化隔离带和城市马路两边的绿化带上,轿厢电梯安装在马路两边绿化带上的其中一个立柱侧面地面上,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中间镂空,遮挡马路采光少也减轻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的自重,停车场通过轿厢电梯连接马路地面,地面上汽车通过轿厢电梯进入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停放,停车位在无砟双轨道转动,停放汽车可以自由进出,占用马路少,对马路上其它车辆通行影响少,也可以利用小区上方空旷的空间建造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解决城市里一部分车辆停车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条相互平行线段;2-地面大圆直径;4-中间平行线段;5-地面圆心;6-地面大圆;8-平行直径;3-地面小圆直径;7-地面小圆;9-横梁的内边长;10-横梁的外边长;11-横梁;55-横梁的立柱;12-横梁的桩基;13-垂直直径;16-平行点桩基;14-垂直点桩基;15-圆心桩基;56-圆心立柱;19-立柱;17-月牙形盖梁;18-拱形滑槽;20-上大圆圆心;21-上大圆;22-上小圆;23-跑道床;24-凹形点;57-凸形点;25-无砟双轨道;26-外防护栏;27-内防护栏;28-电梯进出口门;29-外防护栏进出口;30-外围侧面;31-内围侧面;32-七字形电线杆;33-电线杆绝缘层;34-电缆;35-扇形电车;36-前扇形车头;37-扇形车箱;38-后扇形车头;39-单边轨道轮;40-停车限位器;58-停车位;41-受力弓;42-防侧翘圈;43-平分线;44-u形拉杆;59-滑轮;61-绳索;45-排水口;46-排水管;60-轿厢电梯;47-月牙形状缝隙;48-月牙平台;49-进口门;50-斜坡地垫;51-出口门;52-进口开关;53-遥控器;54-停车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

2.本实用新型包括停车场主体(54)、轿厢电梯(60),停车场主体(54)和轿厢电梯(60)建在地面上有三条相互平行且平行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段上,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1),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之间平行的距离总和设置为地面大圆直径,所述地面大圆直径(2),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里的中间平行线段,所述中间平行线段(4),所述中间平行线段中间的点设置为地面圆心,所述为地面圆心(5),以所述地面圆心(5)和所述地面大圆直径(2)画一个地面大圆,所述地面大圆(6),所述地面大圆里(6)的中间平行线段为地面大圆的平行直径,所述平行直径(8),以所述所述平行直径(8)长减去两个小轿车停车位长度的长为地面小圆直径,所述地面小圆直径(3),进一步,以所述为地面圆心(5)和所述地面小圆直径(3),画一个地面小圆,所述地面小圆(7),以所述平行直径(8)的两个端点作四条射线分别和所述地面小圆(7)边相擦并且与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1)相交,进一步,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1)上每个相交的点和所述平行直径(8)的端点之间的线段设置为横梁的内边长,所述横梁的内边长(9),再进一步,以四条所述横梁的内边长(9)分别作一条平行线与所述地面大圆(6)边相擦和并且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1)相交,再进一步,每一条平行线与所述三条相互平行线段(1)相交的两个点之间的线段设置为横梁的外边长(10),所述横梁的外边长(10),再进一步,在所述横梁的内边长(9)和所述横梁的外边长(10)的正上方设置所述为横梁的顶面,所述横梁的内边长(9)和所述横梁的外边长(10)的梁所述横梁(11),所述横梁(11)上方设置为弓背形状,分别在所述横梁(11)两头端点下方设置立柱,所述横梁的立柱(55),分别在所述横梁的立柱(55)的下方设置桩基,所述横梁的桩基(12),在所述地面圆心(5)上作一条与所述平行直径(8)相互垂直的圆直径为地面大圆的垂直直径,所述垂直直径(13),在所述平行直径(8)两端点上分别设置桩基,所述平行点桩基(16),所述垂直直径(13)的两端点上分别设置桩基,所述垂直点桩基(14),在所述地面圆心(5)上设置一根立柱桩基,所述圆心桩基(15),所述横梁的桩基(12)上方的面和所述圆心桩基(15)上方的面和所述垂直点桩基(14)上方的面和所述平行点桩基(16)上方的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桩基基身至少一部分嵌在地面里面,所述平行点桩基(16)和所述垂直点桩基(14)上都设置立柱,所述立柱(19),所述立柱(19)上方设置月牙形盖梁,所述月牙形盖梁(17),所述月牙形盖梁(17)上方的面和横梁(11)上方的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圆心桩基(15)上设置圆心立柱,所述圆心立柱(56),所述圆心立柱(56)顶端设置拱形滑槽,所述拱形滑槽(18),所述拱形滑槽(18)内带活动滚珠,所述拱形滑槽(18)拱形向下,所述拱形滑槽(18)由两个向下拱形滑槽叠加成十字形状固定连接,所述月牙形盖梁(17)四个与所述圆心立柱(56)中心,通过大梁固定连接相交,相交的中心点设置为上大圆圆心,所述上大圆圆心(20),所述上大圆圆心(20)和所述地面大圆直径(2)在四个所述月牙形盖梁(17)的面上方画个上大圆,所述上大圆(21),进一步,以所述上大圆圆心(20)和所述地面小圆直径(3),在所述上大圆的同一个平面里画一个同心上小圆,所述上小圆(22),所述上小圆(22)中间镂空式,所述上大圆(21)大于所述上小圆(22)的面积的面上,设置为圆形的板式无砟轨道的底座和道床板所述跑道床(23),所述横梁(11)和所述月牙形盖梁(17)分别有四个,均匀整个托起所述跑道床(23),所述跑道床(23)和所述月牙形盖梁(17)连接处设置有凹凸吻合点,所述月牙形盖梁(17)上方居中设置有凹形点,所述凹形点(24),所述跑道床(23)下方设置有凸形点,所述凸形点(57),所述月牙形盖梁(17)上方凹形点(24)分别同所述跑道床下方凸形点(57)吻合活动连接,所述月牙形盖梁(17)上方凹形点(24)同所述跑道床(23)下方凸形点(57)吻合的四周有热胀冷缩的缝隙,所述跑道床(23)上的四周居中设置有固定的圆形无砟双轨道,所述无砟双轨道(25),所述无砟双轨道(25)之间的距离为跑道床(23)宽度的二分之一,所述上大圆(21)边缘面上设置有防护栏为外防护栏,所述外防护栏(26),所述上小圆(22)边缘面上设置有防护栏为内防护栏,所述内防护栏(27),所述内外防护栏(26)(27)高同楼梯扶手一样高,所述跑道床(23)外侧和所述垂直点桩基(14)侧面设置一个轿厢电梯,所述轿厢电梯(60)下方设置有桩基与所述垂直点桩基(14)侧面连接,进一步,所述轿厢电梯(60)梯身靠在所述外防护栏(26)外侧,所述外防护栏(26)外侧的面与所述轿厢电梯(60)外侧的面重叠处电梯设置电梯进出口门,所述电梯进出口门(28),所述电梯进出口门(28)是升降门,所述轿厢电梯(60)和所述外防护栏外侧的面重叠处防护栏设置为外防护栏进出口,所述外防护栏进出口(29),所述跑道床(23)的外围侧面所述为外围侧面(30),所述跑道床(23)内围的侧面所述内围侧面(31),所述外围侧面(30)四周均匀设置有若干根七字形电线杆,所述七字形电线杆(32),所述七字形电线杆(32)下方固定连接所述跑道床所述外围侧面(30),所述七字形电线杆(32)顶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电线杆绝缘层(33),所述电线杆绝缘层(33)下方设置电缆,所述电缆(34),所述电线杆绝缘层(33)下方分开设置两根所述电缆(34),所述电缆(34)两根在所述七字形电线杆(32)上沿着所述无砟双轨道(25)上方环形一圈,固定在所述电线杆绝缘层(33)下方,所述无砟双轨道(25)上方设置移动的扇形电车,所述扇形电车(35),所述扇形电车(35)由前扇形车头和若干节扇形车箱和后扇形车头组成,所述扇形电车(35)由所述前扇形车头(36)和若干节所述扇形车箱(37)和所述后扇形车头(38)活动连接组成,每个,所述扇形车箱(37)长度和同小轿车停车位宽度一样,所述扇形车箱(37)宽度同小轿车停车位长度一样,所述扇形电车(35)下方设置单边轨道轮,所述单边轨道轮(39),所述扇形电车(35)下方安装若干个所述单边轨道轮(39),每节所述扇形车箱(37)的面上大小尺寸同每个小轿车停车位一样,所述停车位(58),所述停车位(58)上设置停车限位器,所述停车限位器(40),所述停车限位器(40)为长方形,所述停车限位器(40)长方形防止停车位(58)上汽车侧滑和前后滑,所述停车限位器(40)的长方形的长宽方向同所述停车位(58)方向一致,所述前扇形车头(36)的车头顶上和所述后扇形车头(38)的车头顶上有设置受力弓(41),所述受力弓(41),所述前扇形车头(36)的顶上为台阶形状,台阶顶端平面上安装固定所述受力弓(41)的底架,所述受力弓(41)的电源线和所述扇形电车(35)的电源线连接,下一个台阶顶平面上设置所述停车位(58)一个,所述前扇形车头(36)上的形状结构和功能和设备和所述后扇形车头(38)一样,所述七字形电线杆(32)高度根据所述扇形电车(35)的顶上所述受力弓(41)弓头高度设置,所述受力弓(41)上的接触滑板和所述电线(34)两根活动连接,所述扇形电车(35)宽的两边侧面同所述外防护栏(26)和内防护栏(27)内侧面分别有活动间隙,所述外防护栏(26)外围和所述内防护栏(27)外围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跑道床(23)的宽度,在所述外防护栏(26)和所述内防护栏(27)内侧面的下方各设置一圈固定的防侧翘圈,所述防侧翘圈(42),所述防侧翘圈(42)同所述停车位(58)两边上方的面之间有活动间隙,所述防侧翘圈(42)防止所述扇形电车(35)停车状态中和行驶中发生侧翘,所述防侧翘圈(42)下方的面有滑轮,可以使所述扇形电车(35)行驶中发生侧翘时,可以减少摩擦力,在每两根所述立柱(19)之间上方的所述跑道床(23)的底面设置个平分线,所述平分线(43),所述平分线(43)合计有四个,所述平分线(43)四个分成两组,所述平分线(43)面对面为每组,所述平分线(43)每个上设置一个u形拉杆,所述u形拉杆(44),把所述u形拉杆(44)套在所述七字形电线杆(32)上方,所述u形拉杆(44)与所述电缆(34)之间有防触电距离,再进一步,所述u形拉杆(44)套在所述的内外防护栏(26)(27)外围和所述外围侧面(30)和所述内围(31)上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平分线(43)上的所述u形拉杆(44)有四个,每个所述u形拉杆(44)居中顶端上方设置滑轮,所述滑轮(59),所述滑轮(59)四个分成两组,每个所述滑轮(59)面对面为每组,所述每组滑轮(59)轮子方向和所述每组平分线(43)在同一平面上,每个所述拱形滑槽(18)槽的方向设置同每组所述平分线(43)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拱形滑槽(18)下方的面高于所述滑轮(59),所述拱形滑槽(18)与所述滑轮(59)之间设置绳索,所述绳索(61),所述绳索(61)连接每组所述滑轮(59),进一步,所述绳索(61)中间穿过槽方向相同的所述拱形滑槽(18),所述每根立柱(19)上方无砟双轨道(25)之间底部设置排水口,所述排水口(45),每个所述排水口(45)下方设置一根排水管,所述排水管(46),所述排水管(46)固定在最近的所述立柱(19)侧面,顺着所述立柱(19)向下,所述外围侧面(30)和所述轿厢电梯(60)重叠的所述外围侧面(30)设置月牙形状缝隙,所述月牙形状缝隙(47),所述外围侧面(30)和所述轿厢电梯(60)重叠的所述轿厢电梯(60)侧面设置所述月牙平台(48),所述月牙平台(48),所述月牙平台(48)与所述月牙形状缝隙(47)吻合无缝固定连接,所述月牙平台(48)的面同所述停车位(58)上方的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外防护栏进出口(29)处的外防护栏同所述电梯进出口门(28)两边通过防护栏固定连接,所述轿厢电梯(60)连接的地面处侧面设置有两个门,一个设置为轿厢电梯(60)进口门,所述进口门(49),所述进口门是升降门,所述轿厢电梯(60)所述进口门(49)对面设置所述轿厢电梯(60)出口门一个,所述出口门(51),所述出口门是升降门,所述进口门(49)和所述出口门(51)侧面设置两个斜坡地垫(50),所述斜坡地垫(50),所述斜坡地垫(50)上方的面同所述轿厢电梯(60)里面的底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进口门(49)和所述出口门(51)分别连接所述斜坡地垫(50),进口门(49)外壁设置有进口开关,所述进口开关(52),所述进口开关(52)带防水外罩,所述进口开关(52)是控制轿厢电梯(60)的开关,所述进口开关(52)安装高度同常规电梯开关高度一样,所述进口开关(52)处另外设置有个活动遥控器,所述遥控器(53),所述遥控器(53)是控制所述轿厢电梯(60)和所述扇形电车(35)开关,所述两根电缆(34)和所述轿厢电梯(60)电源线连接,所述轿厢电梯(60)电源线接入市电。

本实用新型依靠城市有些马路上两边的绿化带和马路中间绿化隔离带之间是等距离平行,造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由横梁的立柱(55)和立柱(19)和所述圆心立柱(56)分别安装在马路中间绿化隔离带,另外横梁的立柱(55)和立柱(19)分别安装城市马路两边的绿化带上,轿厢电梯(60)安装在马路两边绿化带上的其中一个垂直点桩基(14)侧面地面上,轿厢电梯(60)和斜坡地垫(50)连接地面,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中间镂空,遮挡马路采光少也减轻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的自重,所述轿厢电梯(60)尺寸大小和所述进口门(49)和所述出口门(51)的方向,根据实际的,实地场地尺寸大小,结合车辆进出方便作出相应方案。按照具体实际,所造的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大时,所述圆心立柱(56)顶端设置所述拱形滑槽(18)四个,所述跑道床(23)的底面设置所述平分线(43)八个,所述u形拉杆(44)八个,所述绳索(61)连接对面的每组所述滑轮(59)和所述拱形滑槽(18),增加所述跑道床(23)平衡,按照具体实际,场地中心安装不了所述圆心立柱(56),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中心不设置所述圆心立柱(56),停车位(58)通过轿厢电梯(60)联通地面,地面上汽车通过轿厢电梯(60)进入停车位(58)停放,扇形电车(35)在无砟双轨道(25)行驶时,前扇形车头(36)在前面拉,后扇形车头(38)在后面推或者后扇形车头(36)在前面拉,前扇形车头(38)在后面推,缩短扇形电车(35)在无砟双轨道(25)上行驶距离,也可以利用小区上方空旷的空间建造小型空中圆形动态停车场,解决城市里一部分车辆停车难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