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2304发布日期:2020-01-17 18:57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胎体在进行浇筑时,混凝土会对胎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胎体之间需要固定防止混凝土泄露,但现有的混凝土填充用胎体之间固定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混凝土填充碎裂或崩塌,降低了胎体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具备能够稳固的对胎体之间进行固定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填充用胎体之间固定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混凝土填充碎裂或崩塌,降低了胎体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包括第一胎体,所述第一胎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第一胎体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胎体,所述第二胎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外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右侧贯穿至外壳的内腔,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外壳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框,所述活动框靠近转杆的一侧与转杆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框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外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靠近固定块的一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至外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使用的限位槽,所述第一胎体前侧和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第二胎体前侧和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卡座配合使用的卡块,所述卡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卡块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机构配合使用的限位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与卡座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顶部穿过限位孔并延伸至卡座的外侧,所述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部与拉块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底部与卡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外壳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转杆靠近活动杆的一侧通过第一轴销与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杆靠近活动框的一侧通过第二轴销与活动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旋钮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靠近螺纹杆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座、卡块、固定板、螺纹杆、活动杆、转杆、连接杆、限位杆、限位槽、固定块、活动框、限位孔、拉簧和拉杆的配合使用,使用者控制拉杆向上移动,拉簧拉伸,然后移动第二胎体,卡块随着第二胎体移动至卡座内腔,松开拉块,拉杆向下移动至穿过限位孔,对卡块进行限位固定,然后控制螺纹杆转动,带动活动杆向右移动,顶部和底部的转杆随着活动杆移动的同时相对转动,从而带动顶部和底部的活动框相对转动,带动顶部和底部的固定块相对移动,连接杆随着固定块移动,从而带动顶部和底部的限位杆相对移动至限位槽中,对固定板进行限位,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填充用胎体之间固定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混凝土填充碎裂或崩塌,降低了胎体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该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具备能够稳固的对胎体之间进行固定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机构,有效的提高了第一胎体与第二胎体之间的稳固性,避免了混凝体填充时,第一胎体与第二胎体分离,导致混凝土崩塌。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有效的减少了活动杆与外壳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轴销与第二轴销,便于使用者通过控制活动杆的移动进而控制限位杆的移动,对固定板进行固定,进而将第一胎体与第二胎体进行固定,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固性。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挡块,有效的避免了活动杆在移动时与螺纹杆脱离,从而导致无法控制限位杆移动对固定板进行固定。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纹孔,便于使用者通过转动螺纹杆来控制活动杆的移动,进而控制限位杆的移动,对固定板进行固定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座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座的立体图。

图中:1第一胎体、2卡座、3卡块、4第二胎体、5固定板、6外壳、7旋钮、8螺纹杆、9活动杆、10转杆、11连接杆、12限位杆、13限位槽、14固定块、15活动框、16螺纹套、17限位机构、18限位孔、1701拉块、1702拉簧、1703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包括第一胎体1,第一胎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外壳6,第一胎体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胎体4,第二胎体4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外壳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套16,螺纹套1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旋钮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挡块,有效的避免了活动杆9在移动时与螺纹杆8脱离,从而导致无法控制限位杆12移动对固定板5进行固定,螺纹杆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旋钮7,螺纹杆8的右侧贯穿至外壳6的内腔,螺纹杆8的表面套设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外壳6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活动杆9靠近螺纹杆8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杆8配合使用的螺纹孔,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有效的减少了活动杆9与外壳6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螺纹孔,便于使用者通过转动螺纹杆8来控制活动杆9的移动,进而控制限位杆12的移动,对固定板5进行固定与拆卸,活动杆9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转杆10,转杆10靠近活动杆9的一侧通过第一轴销与活动杆9转动连接,转杆10靠近活动框15的一侧通过第二轴销与活动框15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轴销与第二轴销,便于使用者通过控制活动杆9的移动进而控制限位杆12的移动,对固定板5进行固定,进而将第一胎体1与第二胎体4进行固定,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稳固性,外壳6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框15,活动框15靠近转杆10的一侧与转杆10活动连接,活动框15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4,外壳6的内腔活动连接有两个连接杆11,连接杆11靠近固定块14的一侧与固定块14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11相反的一侧均贯穿至外壳6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2,固定板5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限位杆12配合使用的限位槽13,第一胎体1前侧和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座2,第二胎体4前侧和后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卡座2配合使用的卡块3,卡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17,限位机构17包括拉杆1703,拉杆1703与卡座2的内腔活动连接,拉杆1703的顶部穿过限位孔18并延伸至卡座2的外侧,拉杆17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块1701,拉杆1703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702,拉簧1702的顶部与拉块1701固定连接,拉簧1702的底部与卡座2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机构17,有效的提高了第一胎体1与第二胎体4之间的稳固性,避免了混凝体填充时,第一胎体1与第二胎体4分离,导致混凝土崩塌,卡块3的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机构17配合使用的限位孔18。

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对第一胎体1与第二胎体4进行固定时,可先向上拉动拉块1701,带动拉杆1703向上移动,拉簧1702拉伸,然后移动第二胎体4,卡块3随着第二胎体4移动至卡座2内腔,松开拉块1701,拉簧1702施加反作用力,带动拉杆1703向下移动至穿过限位孔18,对卡块3进行限位固定,然后转动旋钮7,带动螺纹杆8转动,从而带动活动杆9向右移动,顶部和底部的转杆10随着活动杆9移动的同时相对转动,从而带动顶部和底部的活动框15相对转动,进而带动顶部和底部的固定块14相对移动,连接杆11随着固定块14移动,从而带动顶部和底部的限位杆12相对移动至限位槽13中,对固定板5进行限位,进而对第一胎体1与第二胎体4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该混凝土填充用胎体结构,通过设置卡座2、卡块3、固定板5、螺纹杆8、活动杆9、转杆10、连接杆11、限位杆12、限位槽13、固定块14、活动框15、限位孔18、拉簧1702和拉杆170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填充用胎体之间固定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混凝土填充碎裂或崩塌,降低了胎体的实用性,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