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窗体结构的板架合一墙板骨架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0258发布日期:2020-05-22 22:16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具有窗体结构的板架合一墙板骨架及建筑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板结构,具体涉及具有窗体结构的板架合一墙板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房屋建造技术也得到提升,由于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装配式建筑迅速在世界各地得到推广。

在装配式建筑的预制部件中,为了适应建筑物内不同位置的需要,通常需要在墙体中设置一定的洞口。为此已开发了多种具有预留空间的墙体结构。

例如,在cn208235754u中公开了一种墙体一侧预留洞口的整体装配式墙面板,设置于第一钢柱和第二钢柱之间,墙面板包括:钢梁和钢支撑杆件;钢梁的两端部与第一钢柱和第二钢柱固定连接,钢梁的下部与钢支撑杆件固定连接;钢支撑杆件包括端部竖向支撑杆、洞口竖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和斜向支撑杆;钢梁设有上连接板,洞口竖向支撑杆与横向支撑杆连接的角部固设有下连接板;钢梁、钢支撑杆件和钢筋网被墙板基体包覆。钢柱、钢梁和钢支撑杆件形成组成抗侧力体系,既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力承载能力,又不占用有效的空间,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可在墙垛较小的情况下,便于在墙面板一侧开门或者开窗。然而,该技术中的墙体并不是一种承重墙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具有窗体结构的板架合一墙板骨架,其包括工型钢梁、第一方管钢柱、第二方管钢柱、窗体上方支架、窗体下方支架;

所述工型钢梁的一端延伸至窗体结构并构成窗体结构上方支架的一部分,所述第一方管钢柱的一端与所述钢梁的一端在第一连接点以垂直方式焊接,所述第二方管钢柱的一端与所述钢梁在第二连接点以垂直方式焊接,从而使第二方管钢柱构成窗体结构的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窗体结构位于所述墙板骨架的一侧。

优选地,具有窗体结构的板架合一墙板骨架进一步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一端与工型钢梁的中间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方管钢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钢梁的中间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方管钢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方管钢柱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方管钢柱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钢梁的中间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窗体上方支架和所述窗体下方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二方管钢柱焊接。

优选地,所述工型钢梁包括上端面、下端面以及连接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之间的连接部,且所述上端面构成所述内墙板结构的顶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而使其作为与其他墙体连接的连接部。

优选地,具有窗体结构的板架合一墙板骨架进一步包括第一钢丝网和第二钢丝网,且所述第一钢丝网和第二钢丝网分别固定于所述承重骨架厚度方向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工型钢梁在位于所述窗体上方支架的一端具有用于与其他墙板连接的第三连接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连接点和所述第三连接点分别包括第一贯穿环板、第二贯穿环板、连接方管和内衬板;所述第一贯穿环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方管的上方截面,且所述第一贯穿环板具有突出于所述连接方管的上方截面的边缘,所述第一贯穿环板的部分边缘与工型钢梁的上翼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贯穿环板固定于所述连接方管的下方截面,且所述第二贯穿环板具有突出于所述连接方管的下方截面的边缘,所述第二贯穿环板的部分边缘与工型钢梁的下翼固定连接;所述内衬板垂直地焊接于所述第一贯穿环板的外表面,且内衬板具有与方管钢柱内侧相贴合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具有窗体结构的板架合一墙板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的板架一体墙体骨架具有承重能力,通过特定连接点可使不同墙体之间实现牢固连接,从而在装配建筑物时无需预先构建建筑物的承重框架。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示例性板架合一墙板承重骨架的图。

图2一种示例性承重骨架的侧视图。

图3为一种示例性连接点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板架合一墙板-100、窗体结构-200、工型钢梁-110、第一方管钢柱-120、第二方管钢柱-130、窗体上方支架-210、窗体下方支架-220、第一连接点-141、第二连接点142、第三连接点-143、第一支撑件-151、第二支撑件-152、第三支撑件-153、第四支撑件-154、上端面-111、下端面-112、连接部-113、连接点-140、第一贯穿环板-140-1、第二贯穿环板-140-2、连接方管-140-3、内衬板-140-4。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它们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实用新型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实用新型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为基于重量的百分数。

本实用新型的术语“板架合一墙板”是指用于装配大型建筑物的预制构件,是能够被单独使用、运输的模块化结构,其不同于建筑物及其部分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具有空洞的墙板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墙板具有更大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术语“固定连接”包括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或不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包括螺栓连接等。不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包括焊接等。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固定连接为不可拆卸方式的固定连接,例如焊接。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示例性板架合一墙板骨架。

图1为一种示例性板架合一墙板骨架的图。本实施例中的骨架为一种承重骨架。图1示出了骨架与上方其他墙体的承重骨架以及侧方其他墙体的骨架连接的状态。

如图1所示,骨架包括工型钢梁110、第一方管钢柱120、第二方管钢柱130、窗体上方支架210、窗体下方支架220。工型钢梁110的一端延伸至窗体结构,并构成窗体结构上方支架210的一部分。第一方管钢柱120的一端与工型钢梁110的一端在第一连接点141以垂直方式焊接。第二方管钢柱130的一端与工型钢梁110在第二连接点142以垂直方式焊接,从而使第二方管钢柱130构成窗体结构200的一部分。

图1中,骨架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工型钢梁110、第一方管钢柱120和第二方管钢柱130的支撑件,从而增强承重能力。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151、第二支撑件152、第三支撑件153和第四支撑件154。第一支撑件151的一端与工型钢梁110的中间部焊接,第一支撑件151的另一端与第一方管钢柱120的下端焊接。第二支撑件152的一端与工型钢梁110的中间部焊接。第二支撑件152的另一端与第二方管钢柱130的下端焊接。第三支撑件153的一端与第一方管钢柱110的下端焊接。第三支撑件153的另一端与第二方管钢柱130的下端焊接。第四支撑件154的一端与工型钢梁110的中间部焊接。第四支撑件154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件153焊接。在支撑件与工型钢梁或方管钢柱的焊接位置设置有连接钢片,以加强固定强度。

图1中,窗体上方支架210焊接于第二方管钢柱130的上方,用于支撑窗体对应的上方墙体部分,窗体下方支架220焊接于第二方管钢柱130的下方,用于支撑窗体对应的下方墙体部分。本实施例的承重骨架通过第一连接点141、第一连接点142和第三连接点143分别与上方的其他墙体的骨架连接。这些连接点能够使不同墙体之间牢固连接,而无需在装配前预先构建建筑物的承重框架。

图2为一种示例性骨架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工型钢梁110包括上端面111、下端面112和连接部113。连接部113将上端面111和下端面112固定连接。上端面111构成内墙板结构的顶部表面的一部分,从而使其作为与其他墙体连接的连接部。

图3为一种示例性连接点的图。如图3所示,连接点140包括第一贯穿环板140-1、第二贯穿环板140-2、连接方管140-3和内衬板140-4。第一贯穿环板140-1固定于连接方管140-3的上方截面,且第一贯穿环板140-1具有突出于连接方管140-3的上方截面的边缘,第一贯穿环板140-1的部分边缘与工型钢梁110的上端面111焊接。第二贯穿环板140-2焊接于连接方管140-3的下方截面,且第二贯穿环板140-2具有突出于连接方管140-3的下方截面的边缘,第二贯穿环板140-2的部分边缘与工型钢梁110的下端面112焊接。内衬板140-4垂直焊接于第一贯穿环板140-1的外表面,且内衬板140-4具有与方管内侧相贴合的形状。

实施例2

除在在承重骨架的两侧分别焊接第一钢丝网和第二钢丝网以外,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