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旋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2615发布日期:2020-05-06 22:24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装旋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吊装旋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度发展,国人中的有车族越来越多,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但是大量的私家车和稀缺的城市的公共停车场车位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因此立体车库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可以大大增加停车场的容量,在立体停车库中,需要将车辆固定在车载板上,然后将车载板固定在车位的吊装结构上,由于吊装结构需要带着车载板上下左右平移,需要特别保证车载板与吊装结构的连接可靠,同时又要保证两者可以快速锁紧和解锁。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电磁锁结构可以实现快速锁紧和解锁,但是可靠性不高,当电磁锁断电时会出现无法解锁或锁紧的情况,在使用过程中,万一出现电磁锁的通电异常,导致电磁锁误打开,会使车辆和车载板坠毁。因此,亟需发明一种应用在立体车库上,使吊架结构与车载板能够快速锁紧与解锁的锁紧结构,具有可靠性高,只在特定条件下发出锁紧或打开动作,不易受其它因素干扰,(如断电、线路老化)解锁与锁紧过程快速等优点。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4326655u,公开日为2015年05月13日,名称为“一种立体车库的悬吊式防坠落装置”,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的悬吊式防坠落装置,包括主框架,横梁,防坠挡板,电磁锁紧装置,升降车盘,吊点,吊索,固定车盘,主框架垂直固定在地面上,主框架上垂直设有横梁,升降车盘两侧设有两个吊点,横梁上设有电磁锁紧装置,电磁锁紧装置与吊点对应设置,防坠挡板设置在横梁上,与升降车盘端部相对应,吊索穿过横梁上的电磁锁紧装置固定在升降车盘的吊点上,固定车盘位于升降车盘的下方。但是该专利所用的仍是电磁锁,仍存在上述的问题,无法保证锁紧结构本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旋锁结构,可以将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相对平移转为旋转锁头的转动,进而实现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锁紧与解锁,且锁紧与解锁状态稳定,解锁与锁紧关系只与伸缩杆和车载板的接触关系相关,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不易受其它因素干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装旋锁结构,包括:

车载板,其上设有锁孔,车载板用于支撑和固定车辆;

提升框架,其用于连接车载板并支撑其它零部件;

转换器,转换器固定在提升框架上,其上设有伸缩杆、棘轮传动结构和主动连杆,转换器用于将伸缩杆受到压紧时产生的平移转换为主动连杆摆动;

连杆结构,其包括若干个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包括从动连杆和旋转锁头,旋转锁头与锁孔适配,从动连杆一端通过销轴与旋转锁头转动连接,从动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主动连杆转动连接,连杆结构用于将主动连杆的摆动运动转换为旋转锁头往复转动;

吊架结构,其与外部吊架结构固定,吊架结构用于支撑和固定提升框架。

上述技术方案中,车载板与提升框架可以相对移动,当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相互靠近时,旋转锁头伸入车载板上的锁孔,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继续靠近,伸缩杆接触车载板并被压缩,伸缩杆带动棘轮传动结构单向转动,主动连杆将棘轮传动结构的转动转换为摆动,主动连杆带动从动连杆摆动,从动连杆带动旋转锁头转动,此时当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相互远离,伸缩杆伸长,由于棘轮传动结构的单向传递作用,主动连杆不会摆动,旋转锁头不会转动,旋转锁头无法穿过锁孔,此时车载板与提升框架锁死。当车载板与提升框架再次靠近时,伸缩杆接触车载板并被压缩,伸缩杆带动棘轮传动结构单向转动,棘轮传动结构带动主动连杆反向摆动,主动连杆带动从动连杆反向摆动,从动连杆带动旋转锁头反向转动,旋转锁头旋转后与锁孔解锁;此时当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相互远离,由于棘轮传动结构的单向传递作用,主动连杆不会摆动,旋转锁头不会转动,旋转锁头可以穿过锁孔,车载板与提升框架可以分离。上述结构中,也可以将锁孔设置在提升框架上,将转换器和连杆结构固定在车载板上,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有益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车载板在外部支撑装置的驱动下相对提升框架上下移动。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相对移动可以是车载板在搬运小车或者底层支撑结构的作用下升降,通过车载板的升降实现提升框架与车载板的解锁与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吊架结构上设有升降装置,提升框架可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相对车载板上下移动。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相对移动可以是提升框架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升降,通过提升框架的升降实现提升框架与车载板的解锁与锁紧。所述升降装置为常用的升降结构,如卷扬机:用卷筒缠绕钢丝绳或链条提升或牵引提升框架。

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穿过并伸出箱体组件与车载板接触。所述结构可以使与伸缩杆适配的外部零件只设置一个平台与伸缩杆接触即可,不需要设置其它额外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棘轮传动结构包括:

箱体组件,其用于支撑其它零部件;

主动齿轮,伸缩杆上设有齿条,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主动齿轮用于将伸缩杆的平移运动转换为主动齿轮的旋转转动;

棘轮套,其与主动齿轮滑动连接且随主动齿轮一起转动,棘轮套上设有第一棘齿;

棘轮齿轮,其上设有第二棘齿和第三棘齿,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啮合;

第一弹簧,其用于压紧棘轮套,使棘轮套上的第一棘齿与棘轮齿轮上的第二棘齿紧贴啮合;

棘爪,棘爪的一端与第三棘齿啮合,其用于单向锁紧棘轮齿轮,防止棘轮齿轮回转;

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棘轮齿轮啮合,

转盘,其与从动齿轮固定且随从动齿轮一起转动,主动连杆箱体组件滑动连接,转盘通过转销与其滑动连接。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伸缩杆受到车载板压紧时发生的伸缩平移转为转盘的单向转动,进而转换为主动连杆的左右摆动。通过齿轮齿条以及棘轮齿轮与棘轮齿轮的传动比设置,可以保证伸缩杆受到一次压缩时,主动连杆摆动到一个极限位置,伸缩杆受到再次受到压缩时,主动连杆摆动到另一个极限位置,对应的两个极限位置分别对应旋锁的锁紧与解锁状态。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传动比,设置其它伸缩杆压缩次数与主动连杆位置的对应关系。所述从动齿轮与转盘可以设置成一体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分体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转销偏心设置在转盘上,主动连杆上设有滑槽,转销与滑槽适配,转销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转销的另一端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主动连杆相对箱体组件的滑动方向存在夹角,所述夹角度数为60°~90°。所述结构可以将转销的偏心转动转换为主动连杆的摆动。通过上述的夹角的设置可以改变与转销位置对应的主动连杆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转销上设有滑动轴承,转销通过滑动轴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结构可以是定位盘转换为主动连杆的摆动的过程更加稳定。同时滑动轴承可以减少两者的摩擦,增加结构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组件包括箱体本体和第一转轴,主动齿轮、棘轮套和棘轮齿轮同轴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第一转轴上设有花键,棘轮套上设有第一键槽,花键与第一键槽适配;主动齿轮与第一转轴键连接,棘轮齿轮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上述结构即实现了主动齿轮与棘轮套的滑动连接,又使棘轮套可以随主动齿轮一起转动,同时还可以使棘轮套带动棘轮齿轮旋转,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作为优选,所述连杆结构还包括连锁结构,连锁结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接轴与提升框架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与提升框架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锁紧组件的从动连杆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与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与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另一个锁紧组件的从动连杆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五销轴与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

上述结构中,当两个转换器中的一个没有正常驱动主动连杆移动时,由于转换器自身的结构产生自锁,即使其中一个转换器可以正常工作,也无法推动旋转锁头转动,因此只要其中一个转换器故障,整个旋锁连杆结构就会锁定,使其保持当前状态不变。上述结构可以保证旋锁连杆结构的整体安全性,避免以下情况发生:其中一个转换器正常,另一个转换器失效时,正常的转换器打开其中一个锁紧组件,与失效转换器相连的锁紧组件未打卡,与提升框架锁紧的车载板一侧解锁,另一侧锁紧,导致车载板发生严重倾斜,上方车辆侧翻、倾覆,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上述技术方案不存在该问题,要么所有旋转锁头同时解锁,要么所有旋转锁头同时锁紧,不存在一侧旋转锁头锁紧,一侧旋转锁头解锁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多个从动连杆和多个旋转锁头,从动连杆与旋转锁头一一对应;多个从动连杆连接同一个主动连杆。上述结构实现了一个转换器驱动两个旋转锁头,保证了连接同一个转换器的两个旋转锁头的同步性。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组件数量为2,两个锁紧组件通过连锁结构连接,两个锁紧组件分别设置在提升框架的相对两侧。所述开个锁紧组件分布在提升框架不同位置,可以采集不同位置提升框架与车载板的连接信息,当两处的连接均正常时,两个锁紧组件才能同时正常工作,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将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相对平移转为旋转锁头的转动,进而实现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锁紧与解锁;(2)采用多个旋转锁头锁紧车载板,锁紧结构可靠,且锁紧与解锁过程快速;(3)各个锁头相互联动,安全性高;(4)解锁与锁紧关系只与伸缩杆和车载板的接触关系相关,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不易受其它因素干扰;(5)转换器的整体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锁紧组件处于锁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紧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杆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转换器1、箱体组件1.1、箱体本体1.1.1、第一转轴1.1.2、第二转轴1.1.3、第三转轴1.1.4、伸缩杆1.2、齿条1.2.1、主动齿轮1.3、棘轮套1.4、第一棘齿1.4.1、棘轮齿轮1.5、第二棘齿1.5.1、第三棘齿1.5.2、第一弹簧1.6、棘爪1.7、从动齿轮1.8、转盘1.9、滑槽1.9.1、主动连杆1.10、转销1.11、扭簧1.12、第二弹簧1.13、锁通孔1.14、定位盘1.15、滑动轴承1.16、提升框架2、锁紧组件3、从动连杆3.1、旋转锁头3.2、第一销轴3.3、连锁结构4、第一连接轴4.1、第二连接轴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第三连杆4.5、第二销轴4.7、第三销轴4.8、第四销轴4.9、第五销轴4.10、车载板5、连杆结构6、吊架结构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吊装旋锁结构,包括车载板5、提升框架2、转换器1、连杆结构6和吊装结构7;吊装结构7与外部结构固定,吊装结构7上设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下端与提升框架2固定,提升框架2可在升降装置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转换器1设置在提升框架2上,车载板5通过转换器1与提升框架2锁紧并连接。

如图2至图6所示,转换器1包括伸缩杆1.2、棘轮传动结构和主动连杆1.10;棘轮传动结构包括箱体组件1.1、主动齿轮1.3、棘轮套1.4、棘轮齿轮1.5、第一弹簧1.6、棘爪1.7、从动齿轮1.8和转盘1.9;箱体组件1.1包括箱体本体1.1.1、第一转轴1.1.2、第二转轴1.1.3和第三转轴1.1.4。伸缩杆1.2与箱体本体1.1.1滑动连接,伸缩杆1.2的一端穿过并伸出箱体本体1.1.1,伸缩杆1.2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13,第二弹簧1.13的一端与伸缩杆1.2连接,第二弹簧1.13的另一端与箱体本体1.1.1连接。第一转轴1.1.2通过轴承结构与箱体本体1.1.1转动连接,主动齿轮1.3通过键结构固定在第一转轴1.1.2上,棘轮齿轮1.5套设在第一转轴1.1.2上并与第一转轴1.1.2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1.2上设有花键,棘轮套1.4上设有第一键槽,棘轮套1.4通过花键结构与第一转轴1.1.2滑动连接,第一弹簧1.6一端与主动齿轮1.3连接,第一弹簧1.6另一端与棘轮套1.4连接。第二转轴1.1.3的一端直接通过轴承结构与箱体本体1.1.1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结构与定位盘1.15转动连接,定位盘1.15与箱体本体1.1.1固定。从动齿轮1.8和转盘1.9通过键结构固定在第二转轴1.1.3上。主动连杆1.10与箱体本体1.1.1滑动连接,主动连杆1.10上设有滑槽1.9.1,转销1.11上设有滑动轴承1.16,转销1.11偏心设置在转盘1.9上转销1.11与滑动轴承1.16适配,转销1.11的一端与转盘1.9固定,转销1.11的另一端设置在滑槽1.9.1内,转销1.11可在滑槽1.9.1滑动。所述滑槽1.9.1的延伸方向与主动连杆1.10相对箱体组件1.1的滑动方向垂直。所述棘爪1.7通过第三转轴1.1.4与箱体组件1.1转动连接,第三转轴1.1.4上套设有扭簧1.12,扭簧1.12的其中一个转臂与箱体组件1.1连接,扭簧1.12的另一个转臂与棘爪1.7连接。

连杆结构6包括两个锁紧组件3,提升框架2与用于固定车辆的车载板5适配。锁紧组件3包括两个从动连杆3.1和两个旋转锁头3.2,从动连杆3.1与旋转锁头3.2一一对应;转换器1与提升框架2固定。旋转锁头3.2包括连接部、转动部和锁紧部转动部与提升框架2转动连接,锁紧部形状为长条形,锁紧部伸出提升框架2。在对应的从动连杆3.1和两个旋转锁头3.2中,从动连杆3.1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旋转锁头3.2的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一销轴偏心设置在旋转锁头3.2上;从动连杆3.1的另一端与主动连杆1.10转动连接,两个个从动连杆3.1连接同一个主动连杆1.10。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车载板5与提升框架2相互靠近时,旋转锁头3.2伸入车载板5上的锁孔,车载板5与提升框架2继续靠近,伸缩杆1.2接触车载板5并被压缩,伸缩杆1.2上的齿条1.2.1带动主动齿轮1.3正向旋转;主动齿轮1.3带动第一转轴1.1.2正向旋转;第一转轴1.1.2带动棘轮套1.4正向旋转;棘轮套1.4在第一弹簧1.6的压紧下通过第一棘齿1.4.1与第二棘齿1.5.1的啮合带动棘轮齿轮1.5正向旋转;棘轮齿轮1.5带动从动齿轮1.8正向旋转;从动齿轮1.8带动第二转轴1.1.3正向旋转;第二转轴1.1.3带动转盘1.9正向旋转;转销1.11绕着转盘1.9的轴线正向旋转;转销1.11绕着转盘1.9的轴线正向旋转时,转销1.11一边相对主动连杆1.10在滑槽1.9.1内平移,一边带动主动连杆1.10相对箱体本体1.1.1平移,主动连杆1.9.1带动从动连杆3.1摆动,从动连杆3.1带动旋转锁头3.2转动。伸缩杆1.2到达收缩死点时,运动停止。提升框架2带着当车载板5提升时,提升框架2与提升框架2相互远离一段距离,伸缩杆1.2受到第二弹簧1.13的弹力反向伸出,伸缩杆1.2上的齿条1.2.1带动主动齿轮1.3反向旋转;主动齿轮1.3带动第一转轴1.1.2反向旋转;第一转轴1.1.2带动棘轮套1.4反向旋转;由于棘爪1.7与第三棘齿1.5.2的锁紧作用,棘轮齿轮1.5无法反向旋转,进而无法带动后续零件运动,主动连杆1.9.1不会摆动,旋转锁头3.2不会转动,旋转锁头3.2无法穿过锁孔,由于第一棘齿1.4.1与第二棘齿1.5.1的作用,棘轮套1.4一边反向旋转,一边向远离棘轮齿轮1.5一侧平移,最终第一棘齿1.4.1与第二棘齿1.5.1的啮合脱离,棘轮套1.4继续反向旋转,车载板5与提升框架2锁死后与提升框架相对静止,伸缩杆1.2到达伸出死点,运动停止。

当提升框架2下降,车载板5与下方支撑结构接触,不再下降,提升框架2继续下降,车载板5与提升框架2再次靠近,伸缩杆1.2接触车载板5并被压缩,伸缩杆1.2带动棘轮传动结构单向转动,棘轮传动结构带动主动连杆1.9.1反向摆动,主动连杆1.9.1带动从动连杆3.1反向摆动,从动连杆3.1带动旋转锁头3.2反向转动,旋转锁头3.2旋转后与锁孔解锁;此时使提升框架2上升,车载板5与提升框架2相对远离,由于棘轮传动结构的单向传递作用,主动连杆1.9.1不会摆动,旋转锁头3.2不会转动,旋转锁头3.2可以穿过锁孔,车载板5与提升框架2可以分离。

实施例2:

如图7至图10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连杆结构6还包括连锁结构4,连锁结构4包括第一连接轴4.1、第二连接轴4.2、第一连杆4.3、第二连杆4.4和第三连杆4.5;第一连接轴4.1与提升框架2转动连接;第二连接轴4.2与提升框架2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3的一端与其中一个锁紧组件3的从动连杆3.1固定,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4.7与第一连接轴4.1转动连接,第二销轴4.7偏心设置在第一连接轴4.1上。第二连杆4.4的一端通过第三销轴4.8与第一连接轴4.1转动连接,第三销轴4.8偏心设置在第一连接轴4.1上,第二连杆4.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销轴4.9与第二连接轴4.2转动连接,第四销轴4.9偏心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2上。第三连杆4.5的一端与另一个锁紧组件3的从动连杆3.1固定,第三连杆4.5的另一端通过第五销轴4.10与第二连接轴4.2转动连接,第五销轴4.10偏心设置在第二连接轴4.2上。第一销轴4.63.3、第二销轴4.7的偏心距、第三销轴4.8的偏心距、第四销轴4.9的偏心距以及第五销轴4.10的偏心距相等。

所述连锁结构4将两个锁紧组件3连接。当两个转换器1同时驱动各自的主动连杆1.10移动时,与第一连杆4.3固定的从动连杆3.1移动,该从动连杆3.1带动第一连杆4.3移动;第一连杆4.3带动第一连接轴4.1转动;第一连接轴4.1将第一连杆4.3的移动方向转变后传递到第二连杆4.4;第二连杆4.4带动第二连接轴4.2转动;第二连接轴4.2将第二连杆4.4的移动方向转变后传递到第三连杆4.5运动;第三连杆4.5带动与第三连杆4.5固定的从动连杆3.1移动;此时另一个转换器1同时驱动对应的主动连杆1.10和从动连杆3.1移动,且两个转换器1驱动的从动连杆3.1移动方向一致,因此各个从动连杆3.1可以同时移动并带动各个旋转锁头3.2同时转动,进行锁紧和解锁动作。当两个转换器1中的一个没有正常驱动主动连杆1.10移动时,由于转换器1自身的结构产生自锁,即使其中一个转换器1可以正常工作也无法推动旋转锁头3.2转动,因此只要其中一个转换器1故障,整个连杆结构6就会锁定,使其保持当前状态不变。上述结构可以保证连杆结构6的整体安全性,避免以下情况发生:其中一个转换器1正常,另一个转换器1失效时,正常的转换器1打开其中一个锁紧组件3,与失效转换器1相连的锁紧组件3未打卡,与提升框架2锁紧的车载板5一侧解锁,另一侧锁紧,导致车载板5发生严重倾斜,上方车辆侧翻、倾覆,造成严重的损失。而本实施例中的方案不存在上述问题,要么所有旋转锁头3.2同时解锁,要么所有旋转锁头3.2同时锁紧,不存在一侧旋转锁头3.2锁紧,一侧旋转锁头3.2解锁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相对平移转为旋转锁头的转动,进而实现车载板与提升框架的锁紧与解锁;采用多个旋转锁头锁紧车载板,锁紧结构可靠,且锁紧与解锁过程快速;各个锁头相互联动,安全性高;解锁与锁紧关系只与伸缩杆和车载板的接触关系相关,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不易受其它因素干扰;转换器的整体结构紧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