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式自然景观旅游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3750发布日期:2020-05-22 20:1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式自然景观旅游应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游相关产品设施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式自然景观旅游应急装置。



背景技术:

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和节假日的优选安排,而旅游中很多的景区面积较大,如原始深林,如海螺沟、毕棚沟、九寨沟等等,这些景区面积大,很多驴友或者户外爱好者喜欢探险,喜欢在景区内大面积旅游。

而当游客在景区深处或者游客较少的地方发生危险时,如受伤或疲惫或迷路时,则此时缺少户外经验的游客则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景区内建立有游客休息亭,但是其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且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坏,还需要铺设相应的水电供电线路,因此,并没有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式自然景观旅游应急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景区休息亭存在的不足,实现了在景区内布置该装置,能够满足游客休息和应急的需求,且不需要布置相应专用的水电线路,且能够适应景区的复杂环境,对自然环境损坏较小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式自然景观旅游应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通道、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若干电源接口、蓄水结构;

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正面均设有门和窗户;第一箱体内为休息区域,休息区域内设有休息用品;第二箱体内为急救区域,急救区域内设有急救用品;第一箱体右端为开口状,第二箱体左端为开口状,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开口端通过铰链结构进行连接,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端连接,第一通道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均设有若干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与蓄电池连接;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上均安装有蓄水结构,所述蓄水结构包括:雨水收集罩、第一连接管、固定支架、第一传输管、蓄水箱、第二传输管、水龙头、水阀;雨水收集罩为漏斗状,雨水收集罩下端插入第一连接管上端内,雨水收集罩与第一连接管活动连接,固定支架一端与第一连接管侧面外壁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另一端与对应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传输管上端与第一连接管下端连通,第一传输管下端延伸至蓄水箱内,第二传输管上端与蓄水箱底部的出水孔连通,第二传输管下端与箱体内的水龙头连接,第二传输管上设有水阀,蓄水箱固定在对应箱体的外壁上。

其中,本装置的原理为:首先装置包括了2个箱体,一个箱体用于休息一个箱体用于急救,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且箱体内的水电供应自足,不需要专门的布置水电线路,对景区的环境影响较小,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电后存储在蓄电池中,利用蓄电池进行供电,节能环保,利用蓄水结构蓄水,然后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使用,方便且环保。

本申请还为了装置能够适应景区复杂的环境,对装置进行了特殊设计,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开口端通过铰链结构进行连接,这样的目的是使得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连接且能够转动,因为景区内环境复杂,可能地面不平或者没有那么平整的地面,或者平地的区域形状不规则,如有棵树挡着,若两个箱体之间不能够转动,那么在安装时则会存在较多阻碍,需要开发一块专用的平地,那么则会对景区自然环境造成损坏,本装置经过设计后,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开口端通过铰链结构进行连接,利用铰链连接可以转动,进而根据实际的安装环境进行调整,铰链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申请不对现有的铰链结构进行具体的赘述。且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还设有第一通道,方便游客在两个箱体之间往来,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端连接,第一通道采用软质材料制成,采用软质材料方便两个箱体之间转动。其中,本装置的蓄水过程为:下雨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罩进行收集,然后随着第一传输管和第一连接管传输至蓄水箱进行存储,当需要用水时,打开水龙头,水从蓄水箱中流出。

进一步的,第一通道采用软质橡胶制成,第一通道两端的尺寸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尺寸匹配,第一通道两端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端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休息用品包括:床、座椅、沙发。

进一步的,急救用品包括:食物、药品、求救通信设备,求救通信设备包括无线通信设备,如卫星电话等。

进一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底面均安装有若干用于移动的带刹脚轮。为了便于装置能够移动,增加装置的灵活性,本申请在装置底部设有带刹脚轮便于移动。

进一步的,雨水收集罩下端为圆筒状,雨水收集罩下端外径尺寸大小与第一连接管内径尺寸匹配,第一连接管内设有若干过滤网。设有过滤网目的是过滤掉杂质,保障水质。

进一步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底部均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可调。利用支撑柱将箱体支撑起来,远离地面,对地面造成较少的损坏,进一步减少对景区自然环境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均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定位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均固定在第二箱体内,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为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利用定位模块可以获得位置信息,利用通信模块可以进行通信,当游客需要急救时,通过通信模块将定位信息发出,便于救援人员快速进行救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安装有若干反光镜。景区的环境复杂,如在森林中则不容易发现装置而错过装置,因此,本申请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安装有若干反光镜,利用反射光使得游客在远处即可发现装置,避免错过或者需要救援时能够快速找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设有提醒区域,提醒区域表面涂有彩色图案。景区的环境复杂,如在森林中则不容易发现装置而错过装置,因此,本申请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设有提醒区域,提醒区域表面涂有彩色图案,利用彩色图像的醒目效果使得游客在远处即可发现装置,避免错过或者需要救援时能够快速找到。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解决了现有的景区休息亭存在的不足,实现了在景区内布置该装置,能够满足游客休息和应急的需求,且不需要布置相应专用的水电线路,且能够适应景区的复杂环境,对自然环境损坏较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本申请中光伏式自然景观旅游应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范围内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式自然景观旅游应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第一通道3、太阳能电池板4、蓄电池5、若干电源接口、蓄水结构;

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正面均设有门和窗户;第一箱体内为休息区域,休息区域内设有休息用品;第二箱体内为急救区域,急救区域内设有急救用品;第一箱体右端为开口状,第二箱体左端为开口状,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开口端通过铰链结构6进行连接,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端连接,第一通道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内均设有若干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与蓄电池连接;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上均安装有蓄水结构,所述蓄水结构包括:雨水收集罩7、第一连接管8、固定支架9、第一传输管10、蓄水箱11、第二传输管12、水龙头13、水阀;雨水收集罩为漏斗状,雨水收集罩下端插入第一连接管上端内,雨水收集罩与第一连接管活动连接,固定支架一端与第一连接管侧面外壁固定连接,固定支架另一端与对应箱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一传输管上端与第一连接管下端连通,第一传输管下端延伸至蓄水箱内,第二传输管上端与蓄水箱底部的出水孔连通,第二传输管下端与箱体内的水龙头连接,第二传输管上设有水阀,蓄水箱固定在对应箱体的外壁上。

其中,本装置的原理为:首先装置包括了2个箱体,一个箱体用于休息一个箱体用于急救,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且箱体内的水电供应自足,不需要专门的布置水电线路,对景区的环境影响较小,利用太阳能发电,发电后存储在蓄电池中,利用蓄电池进行供电,节能环保,利用蓄水结构蓄水,然后在需要使用的时候使用,方便且环保。

本申请还为了装置能够适应景区复杂的环境,对装置进行了特殊设计,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开口端通过铰链结构进行连接,这样的目的是使得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连接且能够转动,因为景区内环境复杂,可能地面不平或者没有那么平整的地面,或者平地的区域形状不规则,如有棵树挡着,若两个箱体之间不能够转动,那么在安装时则会存在较多阻碍,需要开发一块专用的平地,那么则会对景区自然环境造成损坏,本装置经过设计后,将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的开口端通过铰链结构进行连接,利用铰链连接可以转动,进而根据实际的安装环境进行调整,铰链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申请不对现有的铰链结构进行具体的赘述。且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还设有第一通道,方便游客在两个箱体之间往来,第一通道两端分别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端连接,第一通道采用软质材料制成,采用软质材料方便两个箱体之间转动。

其中,本装置的蓄水过程为:下雨时雨水通过雨水收集罩进行收集,然后随着第一传输管和第一连接管传输至蓄水箱进行存储,当需要用水时,打开水龙头,水从蓄水箱中流出。其中,本申请中将雨水收集罩与第一连接管设计为活动连接,目的是由于环境复杂,如景区树木较多,外延的雨水收集罩可能会被旁边的树枝遮挡,导致收集雨水效果较差,因此设计为能够转动,进而能够对雨水收集罩的位置进行调整,满足雨水收集位置和方向的调整,便于根据实际环境的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雨水收集罩为上端为锥形收集器,下端为与锥形收集连接的弯管,弯管具有一定的长度,雨水收集罩的中心与弯管的中心线不重合,使得在转动时雨水收集罩能够调整位置。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通道采用软质橡胶制成,第一通道两端的尺寸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尺寸匹配,第一通道两端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开口端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休息用品包括:床、座椅、沙发。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急救用品包括:食物、药品、求救通信设备,求救通信设备包括无线通信设备,如卫星电话等。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底面均安装有若干用于移动的带刹脚轮。为了便于装置能够移动,增加装置的灵活性,本申请在装置底部设有带刹脚轮便于移动。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雨水收集罩下端为圆筒状,雨水收集罩下端外径尺寸大小与第一连接管内径尺寸匹配,第一连接管内设有若干过滤网。设有过滤网目的是过滤掉杂质,保障水质。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底部均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可调。利用支撑柱将箱体支撑起来,远离地面,对地面造成较少的损坏,进一步减少对景区自然环境的损坏。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均通过开关与蓄电池连接,定位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均固定在第二箱体内,定位模块和通信模块为现有技术中的模块,利用定位模块可以获得位置信息,利用通信模块可以进行通信,当游客需要急救时,通过通信模块将定位信息发出,便于救援人员快速进行救援。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安装有若干反光镜。景区的环境复杂,如在森林中则不容易发现装置而错过装置,因此,本申请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安装有若干反光镜,利用反射光使得游客在远处即可发现装置,避免错过或者需要救援时能够快速找到。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设有提醒区域,提醒区域表面涂有彩色图案。景区的环境复杂,如在森林中则不容易发现装置而错过装置,因此,本申请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外表面设有提醒区域,提醒区域表面涂有彩色图案,利用彩色图像的醒目效果使得游客在远处即可发现装置,避免错过或者需要救援时能够快速找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