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7112发布日期:2020-09-23 00:3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声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



背景技术:

隔震垫结构是上下楼层之间用于隔震隔音的常见建筑结构,通常是多块隔震垫拼接而成,即使拼接的再紧密,在两块相邻的隔震垫之间也会有传递缝隙传递震动和响声,而且现有的隔震垫两侧都是平整的,两块相邻的隔震垫之间的传递缝隙很短(就是隔震垫的厚度),导致楼上的震动和响声传递到楼下得距离比较短(直线传递比较直接),影响其隔震和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在隔震垫的两侧设计相互配合的上、下搭边,使得两块相邻的隔震垫拼接后,两块隔震垫之间的传递缝隙变长,从而拉长楼上的震动和响声传递到楼下的距离,提高隔震和隔音性能的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由若干块隔震垫相互连接而成,每两块相邻的隔震垫之间形成传递缝隙,所述隔震垫的一侧设有上搭边,隔震垫的另一侧设有配合上搭边的下搭边,所述上搭边和下搭边的厚度之和与隔震垫的厚度相同,且上搭边的厚度和下搭边的厚度相同,上搭边的宽度和下搭边的宽度相同,所述传递缝隙包括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端面之间的上传递缝隙、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底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顶面之间的横向传递缝隙以及其中一块隔震垫的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端面之间的下传递缝隙。

本实用新型在隔震垫的两侧设计相互配合的上、下搭边,使得两块相邻的隔震垫拼接后,两块隔震垫之间的传递缝隙变长,从而拉长楼上的震动和响声传递到楼下的距离,提高隔震和隔音性能。

优选地,所述隔震垫、上搭边和下搭边的宽度之和为100-120cm,所述上搭边和下搭边的宽度均为5-15cm,所述隔震垫的厚度为4-5cm。

该种结构不仅方便上下搭边的拼接,同时进一步确保隔震垫的隔震效果。

优选地,所述隔震垫为由聚乙烯制作的单层隔震垫或者由橡胶制作的单层隔震垫。

该种结构使得隔震垫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

优选地,所述隔震垫为由聚乙烯材料层和聚氨酯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双层隔震垫,所述上搭边为聚氨酯材料层,所述下搭边为聚乙烯材料层。

该种结构使得其层次清爽,方便上、下搭边的设计。

优选地,所述隔震垫为由聚乙烯材料层和纳米二氧化硅保温毡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双层隔震垫,所述上搭边为纳米二氧化硅保温毡材料层,所述下搭边为聚乙烯材料层。

该种结构使得其层次清爽,方便上、下搭边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在隔震垫的两侧设计相互配合的上、下搭边,使得两块相邻的隔震垫拼接后,两块隔震垫之间的传递缝隙变长,从而拉长楼上的震动和响声传递到楼下的距离,提高隔震和隔音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层隔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层隔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震垫,2.上搭边,3.下搭边,4.上传递缝隙,5.横向传递缝隙,6.下传递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由若干块隔震垫相互连接而成,每两块相邻的隔震垫之间形成传递缝隙。隔震垫1的一侧设有上搭边2,隔震垫1的另一侧设有配合上搭边2的下搭边3,上搭边2和下搭边3的厚度之和与隔震垫1的厚度相同,且上搭边2的厚度和下搭边3的厚度相同,上搭边2的宽度和下搭边3的宽度相同,传递缝隙包括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端面之间的上传递缝隙4、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底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顶面之间的横向传递缝隙5以及其中一块隔震垫的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端面之间的下传递缝隙6。隔震垫1、上搭边2和下搭边3的宽度之和为100-120cm,上搭边2和下搭边3的宽度均为5-15cm,隔震垫1的厚度为4-5cm。

实施例1

隔震垫1为由聚乙烯制作的单层隔震垫。

实施例2

隔震垫1为由橡胶制作的单层隔震垫。

实施例3

隔震垫为由聚乙烯材料层和聚氨酯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双层隔震垫,上搭边为聚氨酯材料层,下搭边为聚乙烯材料层。

实施例4

隔震垫为由聚乙烯材料层和纳米二氧化硅保温毡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双层隔震垫,上搭边为纳米二氧化硅保温毡材料层,下搭边为聚乙烯材料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拼接铺设在楼层的基层上,铺设完毕后在上面浇筑钢筋混凝土层,最后在钢筋混凝土层上铺设地砖或者地板。

本实用新型在隔震垫的两侧设计相互配合的上、下搭边,使得两块相邻的隔震垫拼接后,两块隔震垫之间的传递缝隙变长,从而拉长楼上的震动和响声传递到楼下的距离,提高隔震和隔音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由若干块隔震垫相互连接而成,每两块相邻的隔震垫之间形成传递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垫的一侧设有上搭边,隔震垫的另一侧设有配合上搭边的下搭边,所述上搭边和下搭边的厚度之和与隔震垫的厚度相同,且上搭边的厚度和下搭边的厚度相同,上搭边的宽度和下搭边的宽度相同,所述传递缝隙包括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端面之间的上传递缝隙、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底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顶面之间的横向传递缝隙以及其中一块隔震垫的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端面之间的下传递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垫、上搭边和下搭边的宽度之和为100-120cm,所述上搭边和下搭边的宽度均为5-15cm,所述隔震垫的厚度为4-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垫为由聚乙烯制作的单层隔震垫或者由橡胶制作的单层隔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垫为由聚乙烯材料层和聚氨酯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双层隔震垫,所述上搭边为聚氨酯材料层,所述下搭边为聚乙烯材料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垫为由聚乙烯材料层和纳米二氧化硅保温毡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双层隔震垫,所述上搭边为纳米二氧化硅保温毡材料层,所述下搭边为聚乙烯材料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震效果好的拼装型隔震垫结构,其由若干块隔震垫相互连接而成,每两块相邻的隔震垫之间形成传递缝隙,隔震垫的一侧设有上搭边,隔震垫的另一侧设有配合上搭边的下搭边,上搭边和下搭边的厚度之和与隔震垫的厚度相同,传递缝隙包括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端面之间的上传递缝隙、其中一块隔震垫的上搭边底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顶面之间的横向传递缝隙以及其中一块隔震垫的端面和另一块隔震垫的下搭边端面之间的下传递缝隙。本实用新型在隔震垫的两侧设计相互配合的上、下搭边,使得两块相邻的隔震垫拼接后,两块隔震垫之间的缝隙变长,从而拉长楼上的震动和响声传递到楼下的距离,提高隔震和隔音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蒋丁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天象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7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