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7065发布日期:2020-09-23 00:3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棉板领域,具体是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岩棉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其安装于墙体,具有保温、隔燃、吸声的功能。有的墙面需要安装多层岩棉板,在现场安装时相邻层岩棉板之间粘结固定,存在连接不牢固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多层岩棉板粘结固定存在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底板、中间板、顶板,底板顶面左侧设有多个平行于底板左右侧边的第一槽道,并在相邻第一槽道之间形成隔分部,每个第一槽道分别在前后方向贯通底板顶面,底板顶面右侧设有多个平行于底板前后侧边的第二槽道,第二槽道右端位于底板顶面右侧,第二槽道左端分别与最右侧的第一槽道连通,每个隔分部对应第二槽道位置分别设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在隔分部的开口;

所述中间板的底面左侧对应底板每个第一槽道位置分别设有凸棱,凸棱平行于第一槽道,凸棱形状尺寸与第一槽道匹配,除最左侧凸棱外,其余凸棱分别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贯通所在凸棱的开口,中间板右侧板体对应每个第二槽道位置分别设有切口,每个切口分别在竖直方向贯通中间板板体,每个切口右端位于中间板板体右侧边,每个切口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分别与第二槽道在左右方向的长度、第二槽道顶部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对应一致;

所述顶板的底面右侧对应第二槽道位置分别设有卡条,卡条由上、下段构成,其中上段卡条的形状、长度、宽度、高度均与中间板的切口匹配,下段卡条的形状、宽度、高度均与第二槽道匹配,下段卡条在左右方向的长度等于底板右侧边与最左侧第一槽道右侧边之间的长度;

所述中间板层叠装配于底板上,中间板的凸棱一一对应安装于底板的第一槽道中,且凸棱的开口与隔分部的开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顶板层叠装配于中间板上,顶板的卡条上段一一对应从中间板的切口穿过,顶板的卡条下段一一对应卡入底板的第二槽道中,且卡条从隔分部、凸棱的开口穿过并延伸至紧抵底板最左侧第一槽道中的凸棱。

所述的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中间板、顶板的长、宽、高一致,层叠组合后形成矩形组合板。

所述的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道截面呈梯形,对应的隔分部的开口、凸棱的开口截面均为匹配的梯形,同时对应的卡条下段截面呈匹配的梯形。

所述的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的高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中,三层岩棉板层叠组合,相邻岩棉板的结合面粘结连接。同时中间板的凸棱卡入底板的第一槽道中,顶板的卡条上段卡入并穿过中间板的切口,卡条下段卡入底板的第二槽道中并延伸至穿过凸棱、隔分部的开口后,紧贴最左侧未设有开口的凸棱,由此实现三层板的组合结构。在组合结构中,利用卡条锁紧凸棱使凸棱无法在第一槽道移动,整个组合结构安装于墙体时呈现中间板的切口向上,由此在重力作用下可使顶板的卡条始终向下锁死凸棱,确保除了向上方向外,各层板之间无法在其他方向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用于三层岩棉板的层叠组合,能够确保各层岩棉板之间连接牢固,进而可有效防止多层结构中岩棉板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间板结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板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底板1、中间板2、顶板3,底板1、中间板2、顶板3的长、宽、高一致,层叠组合后形成矩形组合板。底板1顶面左侧设有多个平行于底板左右侧边的第一槽道4,并在相邻第一槽道4之间形成隔分部5,每个第一槽道4分别在前后方向贯通底板1顶面,底板1顶面右侧设有多个平行于底板前后侧边的第二槽道6,底板第一槽道4、第二槽道6的高度一致。第二槽道6右端位于底板1顶面右侧,第二槽道6左端分别与最右侧的第一槽道4连通,每个隔分部5对应第二槽道6位置分别设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在隔分部5的开口7;

中间板2的底面左侧对应底板每个第一槽道4位置分别设有凸棱8,凸棱8平行于第一槽道4,凸棱8形状尺寸与第一槽道4匹配,除最左侧凸棱外,其余凸棱分别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贯通所在凸棱的开口9,中间板2右侧板体对应每个第二槽道6位置分别设有切口10,每个切口10分别在竖直方向贯通中间板2板体,每个切口10右端位于中间板2板体右侧边,每个切口10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分别与第二槽道6在左右方向的长度、第二槽道6顶部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对应一致;

顶板3的底面右侧对应第二槽道6位置分别设有卡条11,卡条11由上、下段构成,其中上段卡条11.1的形状、长度、宽度、高度均与中间板2的切口10匹配,下段卡条11.2的形状、宽度、高度均与第二槽道6匹配,下段卡条11.2在左右方向的长度等于底板1右侧边与最左侧第一槽道右侧边之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槽道6截面呈梯形,对应的隔分部5的开口7、凸棱8的开口9截面均为匹配的梯形,同时对应的下段卡条11.2截面呈匹配的梯形。

中间板2层叠装配于底板1上,中间板2的凸棱8一一对应安装于底板1的第一槽道4中,且凸棱8的开口与隔分部5的开口7一一对应连通,顶板3层叠装配于中间板2上,顶板3的上段卡条11.1一一对应从中间板2的切口10穿过,顶板3的下段卡条11.2一一对应卡入底板1的第二槽道6中,且下段卡条11.2从隔分部5、凸棱8的开口7、9穿过并延伸至紧抵底板1最左侧第一槽道中的凸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底板、中间板、顶板,底板顶面左侧设有多个平行于底板左右侧边的第一槽道,并在相邻第一槽道之间形成隔分部,每个第一槽道分别在前后方向贯通底板顶面,底板顶面右侧设有多个平行于底板前后侧边的第二槽道,第二槽道右端位于底板顶面右侧,第二槽道左端分别与最右侧的第一槽道连通,每个隔分部对应第二槽道位置分别设有沿左右方向贯通所在隔分部的开口;

所述中间板的底面左侧对应底板每个第一槽道位置分别设有凸棱,凸棱平行于第一槽道,凸棱形状尺寸与第一槽道匹配,除最左侧凸棱外,其余凸棱分别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贯通所在凸棱的开口,中间板右侧板体对应每个第二槽道位置分别设有切口,每个切口分别在竖直方向贯通中间板板体,每个切口右端位于中间板板体右侧边,每个切口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分别与第二槽道在左右方向的长度、第二槽道顶部在前后方向的宽度对应一致;

所述顶板的底面右侧对应第二槽道位置分别设有卡条,卡条由上、下段构成,其中上段卡条的形状、长度、宽度、高度均与中间板的切口匹配,下段卡条的形状、宽度、高度均与第二槽道匹配,下段卡条在左右方向的长度等于底板右侧边与最左侧第一槽道右侧边之间的长度;

所述中间板层叠装配于底板上,中间板的凸棱一一对应安装于底板的第一槽道中,且凸棱的开口与隔分部的开口一一对应连通,所述顶板层叠装配于中间板上,顶板的卡条上段一一对应从中间板的切口穿过,顶板的卡条下段一一对应卡入底板的第二槽道中,且卡条从隔分部、凸棱的开口穿过并延伸至紧抵底板最左侧第一槽道中的凸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中间板、顶板的长、宽、高一致,层叠组合后形成矩形组合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道截面呈梯形,对应的隔分部的开口、凸棱的开口截面均为匹配的梯形,同时对应的卡条下段截面呈匹配的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的高度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层岩棉板的组合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底板、中间板、顶板,底板顶面左侧设有多个第一槽道,并在相邻第一槽道之间形成隔分部,底板顶面右侧设有多个第二槽道,每个隔分部对应第二槽道位置分别设有开口;中间板的底面左侧设有凸棱,中间板右侧板体设有切口;顶板的底面右侧设有卡条,卡条由上、下段构成;中间板层叠装配于底板上,中间板的凸棱一一对应安装于底板的第一槽道中,顶板层叠装配于中间板上,顶板的卡条上段一一对应从中间板的切口穿过,顶板的卡条下段一一对应卡入底板的第二槽道中,并从隔分部、凸棱的开口穿过后延伸至紧抵底板最左侧第一槽道中的凸棱。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各层岩棉板之间连接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李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鞍山市鸿翮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