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647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属于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家大力发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的支持下,被动式建筑以其节能环保的特点对于当今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短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下提倡绿色环保的环境下,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被动式建筑的功能实现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建筑墙体保温系统性能的其影响的关键因素之一。普通建筑外墙保温一般厚度在80m-100mm之间,无法满足被动式建筑保温要求,为了提高外墙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除选用高性能材料外,只有通过有目的性的增加外墙保温厚度,来实现保温性能。现有的双层保温板一般是通过锚杆等固定件固定于外墙墙面上,锚杆以及保温板的接触接缝处容易形成热桥,降低保温层的保温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双层保温板一般是通过锚杆等固定件固定于外墙墙面上,锚杆以及保温板的接触接缝处容易形成热桥,降低保温层的保温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包括外墙墙体,外墙墙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内部保温层和外部保温层,内部保温层贴合于外墙墙体的外表面上,外部保温层贴合于内部保温层的表面上,外部保温层的表面上涂覆有外墙面真石漆;所述内部保温层包括若干内部保温板,内部保温层由内部保温板拼接为板状;所述外部保温层包括若干外部保温板,外部保温层由外部保温板拼接为板状,外部保温板覆盖于相邻的两个内部保温板的接缝处;所述内部保温板上设置有墙面固定件,内部保温板通过墙面固定件与外墙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外部保温板上设置有保温板固定件,外部保温板通过保温板固定件与内部保温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温板固定件与内部保温板的角部连接,保温板固定件与内部保温板中部固定连接,外部保温板覆盖墙面固定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外墙墙体上设置了外部保温层、内部保温层,双层的保温层能够提高保温性。内部保温层的内部保温板和外部保温层的外部保温板错缝安装,外部保温板能够遮盖内部保温板之间的接缝,减少热桥的形成,提高保温性。内部保温板通过墙面固定件固定于外墙墙体上,外部保温板通过保温板固定件固定于内部保温板上,墙面固定件和保温板固定件交错设置,外部保温板覆盖于墙面固定件上,防止墙面固定件和保温板固定件形成热桥降低保温性。

优化的,上述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所述墙面固定件包括一个固定片,固定片贴合于外墙墙体的表面上并通过钢钉固定于外墙墙体表面上;所述固定片连接有一个固定杆,固定杆垂直穿过内部保温板并与内部保温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墙面固定件的固定片通过钢钉固定于外墙墙体的表面上,固定杆穿过内部保温板将内部保温板固定在外墙墙体上。

优化的,上述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所述固定杆包括插接套和插接杆,插接套的一端与固定片固定连接,插接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压板,插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内部保温板并插接于插接套内,压板贴合于内部保温板的表面上。

本申请中,压板固定内部保温板与插接杆、外墙墙体的相对位置,防止内部保温板发生移动。插接杆和插接套插接配合,在插接杆穿过内部保温板后使得压板压于内部保温板上,方便内部保温板的固定。

优化的,上述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所述插接杆的端部设置有一个锥形的插接头,插接套为锥形套,插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凸起,插接头插接于插接套内并与卡接凸起卡接固定。

本申请中,插接杆端部的插接头插入插接套内之后通过卡接凸起固定于插接套内,使得插接杆与插接套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防止内部保温板发生移动。

优化的,上述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所述保温板固定件包括一个插接螺杆,插接螺杆的一端穿过外部保温板且端部插接于内部保温板内,插接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外部压片,外部压片贴合于外部保温板的表面上。

本申请中,插接螺杆穿过外部保温板并且端部插接于内部保温板内,将外部压片压于外部保温板上,使得外部保温板能够固定贴合于内部保温板上,防止外部保温板移动。

优化的,上述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所述保温板固定件还包括一个u型的折弯板,折弯板的u型开口一侧贴合于内部保温板的端部表面上,折弯板的u型开口另一侧插接于内部保温板内,折弯板的u型开口底端面贴合于内部保温板的表面上;所述折弯板的u型开口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插接螺杆的端部插接于折弯板的u型开口底端面的螺纹孔内。

本申请中,折弯板的u型开口的两侧分别插接于两个内部保温板之间、内部保温板内,固定折弯板的位置。插接螺杆穿过折弯板并与折弯板螺纹连接,使得插接螺杆端部与内部保温板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进而使得外部保温板能够固定贴合于内部保温板上。折弯板上位于两个内部保温板之间的u型开口侧部可以设置一个直角弯板,直角弯板插入内部保温板的端部表面内可以提高折弯板的固定牢固度。

优化的,上述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所述插接螺杆插接于内部保温板内的一端与外墙墙体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插接螺杆端部插入内部保温板的长度小于内部保温板厚度的一半。

本申请中,插接螺杆的端部与外墙墙体的外表面间隔设置,防止插接螺杆与外墙墙体的外表面接触形成热桥,保证了墙体的保温效果。

优化的,上述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内部保温板、外部保温板均为岩棉板,相邻的两个外部保温板之间填充有耐候密封胶。

本申请中,相邻的两个外部保温板之间填充的耐候密封胶能够增加相邻的两个外部保温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防止安装过程中外部保温板翘边降低保温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外墙墙体上设置了外部保温层、内部保温层,双层的保温层能够提高保温性。内部保温层的内部保温板和外部保温层的外部保温板错缝安装,外部保温板能够遮盖内部保温板之间的接缝,减少热桥的形成,提高保温性。内部保温板通过墙面固定件固定于外墙墙体上,外部保温板通过保温板固定件固定于内部保温板上,墙面固定件和保温板固定件交错设置,外部保温板覆盖于墙面固定件上,防止墙面固定件和保温板固定件形成热桥降低保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物墙体超厚保温结构,包括外墙墙体1,外墙墙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内部保温层和外部保温层,内部保温层贴合于外墙墙体1的外表面上,外部保温层贴合于内部保温层的表面上,外部保温层的表面上涂覆有外墙面真石漆;所述内部保温层包括若干内部保温板2,内部保温层由内部保温板2拼接为板状;所述外部保温层包括若干外部保温板3,外部保温层由外部保温板3拼接为板状,外部保温板3覆盖于相邻的两个内部保温板2的接缝处;所述内部保温板2上设置有墙面固定件,内部保温板2通过墙面固定件与外墙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外部保温板3上设置有保温板固定件,外部保温板3通过保温板固定件与内部保温板2固定连接;所述保温板固定件与内部保温板2的角部连接,保温板固定件与内部保温板2中部固定连接,外部保温板3覆盖墙面固定件。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外墙墙体1上设置了外部保温层、内部保温层,双层的保温层能够提高保温性。内部保温层的内部保温板2和外部保温层的外部保温板3错缝安装,外部保温板3能够遮盖内部保温板2之间的接缝,减少热桥的形成,提高保温性。内部保温板2通过墙面固定件固定于外墙墙体1上,外部保温板3通过保温板固定件固定于内部保温板2上,墙面固定件和保温板固定件交错设置,外部保温板3覆盖于墙面固定件上,防止墙面固定件和保温板固定件形成热桥降低保温性。

所述墙面固定件包括一个固定片4,固定片4贴合于外墙墙体1的表面上并通过钢钉固定于外墙墙体1表面上;所述固定片4连接有一个固定杆,固定杆垂直穿过内部保温板2并与内部保温板2固定连接。

本申请中,墙面固定件的固定片4通过钢钉固定于外墙墙体1的表面上,固定杆穿过内部保温板2将内部保温板2固定在外墙墙体1上。

所述固定杆包括插接套5和插接杆6,插接套5的一端与固定片4固定连接,插接杆6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一个压板7,插接杆6的另一端穿过内部保温板2并插接于插接套5内,压板7贴合于内部保温板2的表面上。

本申请中,压板7固定内部保温板2与插接杆6、外墙墙体1的相对位置,防止内部保温板2发生移动。插接杆6和插接套5插接配合,在插接杆6穿过内部保温板2后使得压板7压于内部保温板2上,方便内部保温板2的固定。

所述插接杆6的端部设置有一个锥形的插接头8,插接套5为锥形套,插接套5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凸起9,插接头8插接于插接套5内并与卡接凸起9卡接固定。

本申请中,插接杆6端部的插接头8插入插接套5内之后通过卡接凸起9固定于插接套5内,使得插接杆6与插接套5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防止内部保温板2发生移动。

所述保温板固定件包括一个插接螺杆10,插接螺杆10的一端穿过外部保温板3且端部插接于内部保温板2内,插接螺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外部压片11,外部压片11贴合于外部保温板3的表面上。

本申请中,插接螺杆10穿过外部保温板3并且端部插接于内部保温板2内,将外部压片11压于外部保温板3上,使得外部保温板3能够固定贴合于内部保温板2上,防止外部保温板3移动。

所述保温板固定件还包括一个u型的折弯板12,折弯板12的u型开口一侧贴合于内部保温板2的端部表面上,折弯板12的u型开口另一侧插接于内部保温板2内,折弯板12的u型开口底端面贴合于内部保温板2的表面上;所述折弯板12的u型开口底端面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插接螺杆10的端部插接于折弯板12的u型开口底端面的螺纹孔内。

本申请中,折弯板12的u型开口的两侧分别插接于两个内部保温板2之间、内部保温板2内,固定折弯板12的位置。插接螺杆10穿过折弯板12并与折弯板12螺纹连接,使得插接螺杆10端部与内部保温板2的相对位置得以固定,进而使得外部保温板3能够固定贴合于内部保温板2上。折弯板12上位于两个内部保温板2之间的u型开口侧部可以设置一个直角弯板,直角弯板插入内部保温板2的端部表面内可以提高折弯板12的固定牢固度。

所述插接螺杆10插接于内部保温板2内的一端与外墙墙体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插接螺杆10端部插入内部保温板2的长度小于内部保温板2厚度的一半。

本申请中,插接螺杆10的端部与外墙墙体1的外表面间隔设置,防止插接螺杆10与外墙墙体1的外表面接触形成热桥,保证了墙体的保温效果。

内部保温板2、外部保温板3均为岩棉板,相邻的两个外部保温板3之间填充有耐候密封胶。

本申请中,相邻的两个外部保温板3之间填充的耐候密封胶能够增加相邻的两个外部保温板3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防止安装过程中外部保温板3翘边降低保温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