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2377发布日期:2020-07-24 16:55阅读:19343来源:国知局
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井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地下管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条地下管线的功能发挥、维护保养、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障起着重要作用。可用在排水、排污、自来水、煤气、热力、电力、电信等管路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检查井由于厂内规模生产,产品质量易控制、现场安装时间短且不受现场天气及施工条件影响,混凝土及整体检查井的抗压强度高和耐久性好。

授权公告号为cn104742250b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带底座的混凝土检查井成型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内模一端具有底部,内模未设底部的一端与外模之间通过液压缸连接在一起,在内模和外模之间进行浇注形成检查井,在进行脱模时,将内模和外模一起沿着内模和外模的中心线方向直线脱出。

但是上述结构中,由于内模和外模一起脱出时,内模与外模之间夹着检查井,检查井脱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设备,其具有方便对浇注检查井用的内模和外模脱出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设备,包括吊架,吊架上安装有模具,模具包括内模和外模,内模为圆柱形的桶形,所述外模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弧形片和位于两个弧形片连接处的两个连接板,两个弧形片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内模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内模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吊架上连接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内模上,驱动装置连接在升降装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吊架上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内模可拆卸连接,并且在内模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内模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当驱动装置带动内模转动时,升降装置同时将内模进行脱模,连接装置将两个弧形片相外分开进行脱模,从而使内模和外模浇注完检查井后比较方便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移动梁和安装在移动梁中部的固定杆,固定杆的下端设置有圆板和拉板,圆板固定固定杆上且位于拉板的下方,拉板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内模内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圆板配合,安装板与拉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梁滑动配合在吊架上,移动梁上连接有顶升油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的下端设置有圆板和拉板,圆板与通孔配合,使内模圆板的中心转动,拉板与安装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拉板与安装板固定时,拉板在固定杆上随着内模转动,再通过顶升油缸将移动梁向上提升,从而完成对内模的向上提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回转支撑在安装板上,驱动电机固定在安装板上,主动齿轮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安装在固定杆的下端且位于圆板的下方,固定杆插入通孔内,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在从动齿轮的周向转动,从而使驱动电机随着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内模绕着固定杆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开模油缸和导向杆,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外模的中心线,导向杆滑动配合在导向孔内,导向杆固定在弧形片的外侧;开模油缸的输出方向平行于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开模滑缸抵在弧形片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模滑缸工作时,开模油缸伸出,开模油缸顶着弧形片向远离连接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两个弧形片相对打开,方便外模的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内模的底部和侧壁上均设置有振动装置,所述吊架上安装有翻转装置,翻转装置与外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振动装置将内模外部浇注的混凝土进行密实,同时翻转装置能够将浇注后的检查井底部处于下方,方便检查井的脱模,同时减少检查井脱模后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装置包括驱动油缸、齿条和齿轮,齿条滑动配合在吊架上,驱动油缸固定在吊架上,驱动油缸的输出端固定在齿条上,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回转支撑在吊架上,转轴水平设置,齿轮同轴固定在转轴上,齿条与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油缸工作时,驱动油缸的输出端带着齿条移动,齿条带着齿轮转动,从而使转轴和外模转动,方便对外模进行翻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吊架上开设有t形槽,齿条上设置有t形条,t形条滑动配合在t形槽内;所述t形槽内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螺纹连接在螺钉,螺钉的螺帽位于t形槽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形槽内设置定位块,定位块上连接螺钉,螺钉将定位块固定在t形槽内,可沿着t形槽将定位块移动定位,使t形条最大移动位置抵在定位块上,从而在对定位块进行调节后能够方便调整外模的转动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模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内设置有堵头,堵头连接有液压油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口开设在内模的底部,进气口通过液压油缸打开后,在内模向外脱出时,气体进入到内模与外模之间,能够方便内模的脱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模远离内模底部的一端设置有挡边,挡边为环形,挡边的内径与外模的外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模远离内模底部的一端设置挡边,外模安装在内模上时,挡边挡在外模的外壁上,从而使外模与内模的连接比较牢固,在内模与外模之间浇注混凝土时,减少外模从内模上脱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吊架上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内模可拆卸连接,并且在内模的内部设置有驱动内模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升降装置连接,当驱动装置带动内模转动时,升降装置同时将内模进行脱模,连接装置将两个弧形片相外分开进行脱模,从而使内模和外模浇注完检查井后比较方便脱出;

2.通过开模滑缸工作时,开模油缸伸出,开模油缸顶着弧形片向远离连接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两个弧形片相对打开,方便外模的脱出;

3.通过振动装置将内模外部浇注的混凝土进行密实,同时翻转装置能够将浇注后的检查井底部处于下方,方便检查井的脱模,同时减少检查井脱模后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模具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吊架;11、横梁;12、吊柱;13、连接耳;2、模具;21、内模;22、外模;221、弧形片;222、连接板;223、导向孔;224、导向杆;225、开模油缸;23、底模板;24、浇注空间;25、插口盘;26、挡边;3、翻转装置;31、驱动油缸;32、齿条;33、齿轮;34、t形条;35、t形槽;36、定位块;37、螺钉;38、转轴;4、夹紧装置;41、压块;42、夹紧油缸;5、振动装置;51、振动电机;52、偏振块;6、进气口;61、堵头;62、液压油缸;63、通气口;64、气管;7、安装板;71、通孔;81、主动齿轮;82、驱动电机;83、从动齿轮;84、圆板;85、拉板;851、固定孔;852、锁定油缸;86、固定杆;9、移动梁;91、滑孔;92、顶升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底部的检查井生产设备,包括吊架1,吊架1的下部设置有模具2,模具2回转支撑在吊架1上,模具2在吊架1上的转动轴水平设置,在吊架1上固定设置有翻转装置3,翻转装置3用于驱动模具2竖直转动180度,使模具2上下进行翻转。

参考图1和图3,模具2包括内模21、外模22和底模板23,内模21为圆柱形的桶形,内模21的直径小于外模22的内径,外模22套在内模21外且与内模21同一轴线设置,使内模21与外模22之间形成浇注空间24。在内模21远离内模21底部的一设置设置有插口盘25,插口盘25固定在内模21上,插口盘25的外缘设置有挡边26,挡边26为环形位于插口盘25靠近内模21底部的一面上,外模22远离内模21底部的一端插在挡边26内,外模22的外壁贴在挡边26的内侧壁上,使内模21与外模22之间连接比较牢固。使用时,先将内模21的底部朝上放置在地面上,再将外模22与挡边26相对的一端向下竖直插接到挡边26内,外模22上端的高度高于内模21底部的高度,在浇注空间24内进行浇注混凝土,然后将底模板23盖在外模22靠近的内模21底部的一端上,并在外模22上设置有夹紧装置4,夹紧装置4将底模板23夹紧固定在外模22内。结合图2,夹紧装置4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外模22的周向上。夹紧装置4包括压块41和夹紧油缸42,压块41一端铰接在外模22上,另一端朝向外模22的中心,夹紧油缸42一端铰接在压块41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外模22上,夹紧油缸42收缩时,能够使压块41朝向外模22中心的一端挤压在底模板23的边缘,使底模板23向内模21的方向挤压。

参考图3,在内模2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振动装置5,振动装置5包括振动电机51和偏振块52,振动电机51的转速可调,偏振块52连接在振动电机51的输出端,振动电机51工作时,振动装置5在内模21上振动,使处于浇注空间24内的混凝土进行振动密实;振动装置5在内模21的底部至少安装一个,在内模21底部的上方浇注混凝土时,位于内模21底部的振动装置5工作。

参考图4,外模22包括两个相对的弧形片221和两个连接板222,弧形片221均为半圆形,两个弧形片221相对形成圆柱形,两个连接板222分别位于两个弧形片221的拼接处,在连接板222上开设有导向孔223,导向孔223垂直于外模22的中心线且平行于两个弧形片221中心的连线,在每个连接板222上开设有多个导向孔223,每个导向孔223内均设置有一个导向杆224,导向杆224与导向孔223滑动配合,导向杆224的一端固定在弧形片221的外侧,每个弧形片221的两端分别至少连接一个导向杆224,使两个弧形片221在导向杆224的作用下沿着导向杆224的长度方向滑动,从而能够相对打开外膜。在连接板222内设置有开模油缸225,开模油缸225的输出方向平行于导向杆224的长度方向,在每个弧形片22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开模油缸225,开模油缸225伸出时,即可将两个弧形片221相对打开进行脱外模22。

参考图1和图4,在脱模前需要通过翻转装置3将外模22、内模21以及底模板23翻转180度,使底模板23放置在地面上。吊架1包括一个横梁11和两个竖直吊柱12,横梁11固定在吊柱12的上端,在横梁1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耳13,方便将吊架1向上竖直吊起。连接板222上固定设置有转轴38,转轴38水平贯穿吊柱12,使转轴38回转支撑在吊柱12上。结合图6,翻转装置3包括驱动油缸31、齿条32和齿轮33,齿轮33同轴固定在转轴38的端部,齿条32竖直设置,齿条32上设置有t形条34,t形条34的长度方向与齿条32的长度方向平行,在吊柱12上开设有t形槽35,t形条34滑动配合在t形槽35内,驱动油缸31固定在吊柱12上,驱动油缸31的输出端固定在齿条32的一端,驱动油缸31工作时,驱动油缸31带着齿条32沿着t形槽35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使齿轮33带着转轴38转动。在t形槽35内设置有定位块36,定位块36上螺纹连接在螺钉37,螺钉37的螺帽位于t形槽35的外侧,松开螺钉37时,定位块36沿着t形槽35的长度方向移动,方便调整齿条32运动的最大距离,使转轴38转动角度固定在180度,调整后,拧紧螺钉37,使螺钉37将定位块36固定在t形槽35内。

参考图3和图5,在内模21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6,进气口6处设置有堵头61,堵头61连接有液压油缸62,液压油缸62固定在内模21的底部,堵头61安装在液压油缸62的输出端,液压油缸62收缩时,堵头61从进气口6向内模21的内部移动。在进气口6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口63,通气口63连接有气管64,气管64连接有气源。在内模21进行脱模时,打开堵头61,使带有压力的气体通过气管64、通气口63和进气口6进入到内模21的外侧与外模22内侧之间。

参考图3和图7,内模21远离内模21底部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板7,安装板7固定在内模21上,安装板7上开设有通孔71,在安装板7靠近内模2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主动齿轮81,主动齿轮81回转支撑在安装板7上,并且主动齿轮81的轴线平行于内模21的中心线,主动齿轮81连接在驱动电机82,主动齿轮81同轴固定在驱动电机82的输出端,驱动电机82启动能够带动主动齿轮81转动。在两个吊柱12上设置有移动梁9,移动梁9上开设有滑孔91,移动梁9通过滑孔91套在吊柱12上,并且滑孔91与吊柱12滑动配合,在吊柱12上固定设置有顶升油缸92,顶升油缸92竖直向上设置,顶升油缸92的输出端固定在移动梁9上,顶升油缸92伸长时,移动梁9沿着吊柱12的长度方向向上移动。在移动梁9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杆86,固定杆86竖直向下,固定杆86的中心线与内模21的中心线重合,固定杆86的下端设置有从动齿轮83。当内模21的底部朝下时,从动齿轮83向下移动到与主动齿轮81啮合。在从动齿轮83的上方依次设置有圆板84和拉板85,圆板84的外径与通孔71的内径相等,圆板84固定在固定杆86上,圆板84的中心线与固定杆86的中心线重合,拉板85转动连接在圆定杆上,在拉板85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851,多个固定孔851均匀分布在拉板85的周向上。在安装板7上固定设置有多个与固定孔851对应的锁定油缸852,锁定油缸852的输出端指向固定孔85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