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6365发布日期:2020-07-04 04:41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是由钢筋、桁架、楼承板组成。钢筋桁架楼承板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质量易于控制、结构布置灵活等一系列的技术优势,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对于提高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底模板在安装过程中,相邻的两块底模板在接缝处需要进行支撑,现有的支撑结构采用钢管脚手架及型钢进行支撑,搭建支撑需要较多的工序和时间,在浇筑混凝土后,还需要将底部模板、钢管脚手架型钢支撑拆除,虽然底模板可以再次利用,但在拆除工序也增加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得不偿失。另外,桁架的顶梁采用方管或圆管,倾斜设置的支撑筋上端要与顶梁的管壁焊接,为了焊接牢靠,这就要求顶梁的管壁较厚,从而导致整个楼承板的重量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施工效率高、重量轻、强度高的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施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图纸尺寸在工厂加工制作底模板、钢筋桁架、顶梁、底部钢筋、模架连接块和模板连接块,其中顶梁为空心结构;

(2)将钢筋桁架与一根顶梁和两根底部钢筋焊接形成钢桁架结构;

(3)对顶梁的空心结构内部进行灌浆或填充混凝土;

(4)砂浆或混凝土凝固后,将底模板水平设置在工厂的安装作业台上,将模架连接块和模板连接块设置在钢桁架结构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筋外部,然后将模架连接块和模板连接块的下部与底模板上表面对应接触,在底模板下方作业,将沉头螺钉或塑料钉向上穿过底模板对应与模架连接块、模板连接块连接为一体形成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

(5)将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运输到施工现场;

(6)塔吊将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吊装到对应位置后,将相邻的两块底模板通过模板连接块对接形成一个整体;

(7)在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上铺装钢筋网及穿线管;

(8)在底模板上表面浇筑混凝土,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钢筋网及穿线管均被浇筑到混凝土内部,凝固后形成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

模架连接块和模板连接块均采用塑料件,模架连接块和模板连接块呈矩形阵列布置在底模板上表面,底模板、顶梁和底部钢筋的长度方向一致且该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底部钢筋焊接在钢筋桁架的下部左右两侧,顶梁焊接在钢筋桁架的顶部,模板连接块沿底模板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匀间隔布置,左右对应相邻的模架连接块与模板连接块、模架连接块与模架连接块之间均开设有卡槽,钢筋桁架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筋分别装配卡接在对应侧的卡槽内,左侧的模架连接块的左侧面与底模板的左侧边齐平,左侧的模架连接块的左侧面开设有定位长槽,右侧的模板连接块的右侧面一体设有与定位长槽适配的定位棱条;

步骤(6)中相邻的两块底模板通过模板连接块对接形成一个整体是通过定位棱条对应装配到定位长槽内的方式实现。

顶梁两端封堵,顶梁的横截面为底部敞口的等腰梯形结构,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等腰梯形结构的左腰底部先向右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一左l型加强条板,等腰梯形结构的右腰底部先向左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一右l型加强条板,第一左l型加强条板右侧与第一右l型加强条板左侧之间预留有第一灌浆间隙;

在步骤(3)对顶梁的空心结构内部进行灌浆或填充混凝土的过程为:将钢桁架结构翻转180°,使顶梁上的第一灌浆间隙开口朝上,然后将顶梁向下伸入到一个存储有砂浆的长槽中,砂浆由第一灌浆间隙流入到顶梁的空心结构内,灌满之后,将钢桁架结构向上提升,砂浆凝固后,再将钢桁架结构翻转180°,顶梁上的第一灌浆间隙开口朝下复位。

顶梁两端封堵,顶梁的横截面为底部敞口的u型结构,u型结构左侧壁底部先向右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二左l型加强条板,u型结构右侧壁底部先向左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二右l型加强条板,第二左l型加强条板右侧与第二右l型加强条板左侧之间预留有用于向u型结构内部浇筑混凝土的第二灌浆间隙;

在步骤(3)对顶梁的空心结构内部进行灌浆或填充混凝土的过程为:将钢桁架结构翻转180°,使顶梁上的第二灌浆间隙开口朝上,然后将顶梁向下伸入到一个存储有砂浆的长槽中,砂浆由第二灌浆间隙流入到顶梁的空心结构内,灌满之后,将钢桁架结构向上提升,砂浆凝固后,再将钢桁架结构翻转180°,顶梁上的第二灌浆间隙开口朝下复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厂将底模板、钢筋桁架、顶梁、底部钢筋、模架连接块和模板连接块组装为一体,然后向顶梁的u型结构或等腰梯形结构(顶梁的两端口封堵)内部浇筑混凝土或砂浆。底部敞口的等腰梯形结构和u型结构在浇筑混凝土时,将顶梁翻转180°后使等腰梯形结构的开口朝上后伸入到浆池内,浆液或混凝土从间隙内进入,直接进行灌浆作业,这种灌浆浇筑方式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l型加强条板不仅起到增强顶梁强度的作用,同时起到限定浇筑在u型结构或等腰梯形结构内部的混凝土或砂浆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与混凝土连接强度的作用。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这样使得浇筑在内部的混凝土与顶梁在承受压力时更容易形成一个整体,增强顶梁的抗压作用。在顶梁内部提前浇筑混凝土或砂浆可提高钢筋桁架的整体抗压强度,使楼承板的跨度更大。

底模板采用水泥板、水泥纤维板、硫氧镁板、硅酸钙板、防火装饰或者各种种类防火板,底模板的光面朝下,底模板的毛面朝上。本发明在现场进行装配时,相邻两块底模板之间通过定位棱条对应装配到定位长槽内,这样就使两块底模板连接为一体,由于模架连接块和模板连接块布置的密度较大,这样可确保相邻两块底模板的连接强度,确保工人在底模板上站立施工以及浇筑混凝土后的稳定性。在底模板上表面浇筑混凝土,顶梁也被浇筑在混凝土内,凝固后形成现浇楼承板。底模板不用拆除,作为天花板使用。由于本申请全部采用现场浇筑,相比叠合楼板(工厂浇筑一次,现场浇筑一次)工序更少,一体性更好,承压强度更大,并且在现场吊装作业时,吊装的组件重量更轻。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紧凑,底模板免拆,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次浇筑而成的楼承板强度更高,重量更轻,成本也更低,易于市场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截面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横截面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4是具有定位长槽的模板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有定位棱条的模板连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发明的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图纸尺寸在工厂加工制作底模板1、钢筋桁架2、顶梁3、底部钢筋4、模架连接块5和模板连接块6,其中顶梁3为空心结构;

(2)将钢筋桁架2与一根顶梁3和两根底部钢筋4焊接形成钢桁架结构;

(3)对顶梁3的空心结构内部进行灌浆或填充混凝土;

(4)砂浆或混凝土凝固后,将底模板1水平设置在工厂的安装作业台上,将模架连接块5和模板连接块6设置在钢桁架结构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筋11外部,然后将模架连接块5和模板连接块6的下部与底模板1上表面对应接触,在底模板1下方作业,将沉头螺钉或塑料钉10向上穿过底模板1对应与模架连接块5、模板连接块6连接为一体形成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

(5)将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运输到施工现场;

(6)塔吊将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吊装到对应位置后,将相邻的两块底模板1通过模板连接块6对接形成一个整体;

(7)在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上铺装钢筋网及穿线管;

(8)在底模板1上表面浇筑混凝土,楼承板待浇筑模板骨架、钢筋网及穿线管均被浇筑到混凝土内部,凝固后形成免拆底模钢桁架楼承板。

模架连接块5和模板连接块6均采用塑料件,模架连接块5和模板连接块6呈矩形阵列布置在底模板1上表面,底模板1、顶梁3和底部钢筋4的长度方向一致且该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底部钢筋4焊接在钢筋桁架2的下部左右两侧,顶梁3焊接在钢筋桁架2的顶部,模板连接块6沿底模板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均匀间隔布置,左右对应相邻的模架连接块5与模板连接块6、模架连接块5与模架连接块5之间均开设有卡槽7,钢筋桁架2下部左右两侧的支撑筋11分别装配卡接在对应侧的卡槽7内,左侧的模架连接块5的左侧面与底模板1的左侧边齐平,左侧的模架连接块5的左侧面开设有定位长槽8,右侧的模板连接块6的右侧面一体设有与定位长槽8适配的定位棱条9;

步骤(6)中相邻的两块底模板1通过模板连接块6对接形成一个整体是通过定位棱条9对应装配到定位长槽8内的方式实现。

顶梁3两端封堵,顶梁3由薄皮钢板加工折弯而成,顶梁3的横截面为底部敞口的等腰梯形结构,等腰梯形结构的上底长度小于下底的长度,等腰梯形结构的左腰底部先向右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一左l型加强条板12,等腰梯形结构的右腰底部先向左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一右l型加强条板13,第一左l型加强条板12右侧与第一右l型加强条板13左侧之间预留有第一灌浆间隙;

在步骤(3)对顶梁3的空心结构内部进行灌浆或填充混凝土的过程为:将钢桁架结构翻转180°,使顶梁3上的第一灌浆间隙开口朝上,然后将顶梁3向下伸入到一个存储有砂浆的长槽中,砂浆由第一灌浆间隙流入到顶梁3的空心结构内,灌满之后,将钢桁架结构向上提升,砂浆凝固后,再将钢桁架结构翻转180°,顶梁3上的第一灌浆间隙开口朝下复位。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顶梁3两端封堵,顶梁3的横截面为底部敞口的u型结构,u型结构左侧壁底部先向右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二左l型加强条板14,u型结构右侧壁底部先向左再向上折弯形成第二右l型加强条板15,第二左l型加强条板14右侧与第二右l型加强条板15左侧之间预留有用于向u型结构内部浇筑混凝土的第二灌浆间隙;

实施例三: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顶梁3采用钢筋、圆钢管或矩形钢管。顶梁3为钢筋时不用浇筑混凝土或砂浆。顶梁3采用圆钢管或矩形钢管时,钢管下端封堵,通过钢管上端扣使浆液或混凝土进入,直接进行灌浆作业,完成后对钢管上端口进行封堵。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