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94351发布日期:2020-11-27 12:52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连接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和连接装置的安装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或高架桥等施工过程中,通常是采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合固定的方式,即在混凝土中设置钢结构作为加强筋和支撑骨架,保证建筑物的稳固性能。但是混凝土和钢结构的属性不同,两者在结合的时候不能保证结合面的紧密性,尤其是钢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容易造成分层现象。

现有技术中,在施工时,先是在钢板上浇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且每隔一段距离就预留一个空腔,浇筑完成后,在预留的空腔内通过焊枪焊接焊钉,然后再用混凝土将预留的空腔填平,由于焊钉的一端较大,使其卡接在四周的混凝土块上,保证了钢板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这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建筑物结构的特征,无法保证预留空腔的大小和预留空腔的深度,当预留的空腔较小时,由于焊钉具有一定的长度,占据了空腔的空间,使焊枪无法伸入将焊钉与钢板焊接;或空腔较深时,需要的焊钉就越长,无法将焊枪伸入,只能将空腔砸开进行焊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以达到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劳动时间的目的;

本发明还要提供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的方法,以达到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安装快速简便、安装效率高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用于卡接在混凝土上的卡接体,还包括用于和钢板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固定部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焊钉,所述卡接体为焊钉的头部。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母,所述螺母焊接在钢板上,所述固定部为设于焊钉上与螺母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焊钉与螺母螺纹连接。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圆柱形,且焊接在钢板上,所述焊钉的杆端设有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的凹槽,所述固定部为设于第二连接件外壁上的外螺纹和设于焊钉凹槽内壁上的内螺纹。

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的方法,其安装方法按照以下步骤顺序进行:

步骤一、在预留的空腔中安装一个第二连接件,使其与钢板固定连接;

步骤二、在第二连接件上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并在第一连接件上设置与混凝土卡接的卡接体;

步骤三、用混凝土浇筑预留的空间,使钢板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与混凝土紧密结合。

作为对本安装方法的限定:步骤二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焊钉,所述卡接体为焊钉的头部。

作为对本安装方法的另一种限定:步骤一中,第二连接件为金属,且通过焊接固定到钢板上。

作为对本安装方法的限定:步骤二中,所述焊钉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方法是在焊钉上设置外螺纹,且第二连接件采用螺母,使焊钉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对本安装方法的进一步限定:步骤二中,所述焊钉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方法是在焊钉的杆端设置凹槽,使第二连接件能插接到凹槽中,且在凹槽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在第二连接件的外壁上设置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利用接长的原理,将连接装置分为两部分,先将第二连接件与钢板固定,由于长度较短,便于焊枪伸入预留的空腔内,然后将第一连接件通过固定部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可以手动将第一连接件固定到第二连接件上,省去焊枪的操作,人手安装易于控制,方便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安装时间;

(2)本发明的第一连接件为焊钉,采用标准件,能直接购买,减少加工成本,使用方便;

(3)本发明的第二连接件采用螺母,焊枪将螺母与钢板焊接时,由于螺母较短,给焊枪伸入预留的空腔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焊接方便快速,且直接采用标准件,购置方便,省去了加工成本,同时在焊钉上加工外螺纹,简单方便,两者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操作,连接快速,易于控制;

(4)本发明在焊钉的杆端设置凹槽,使第二连接件卡接在凹槽中,两者采用螺纹配合连接,只要人手旋动焊钉,即可将两者连接,快速方便,工作了率高;

(5)本发明的安装方法将连接装置分为两部分,有效减小连接装置的长度,给焊枪留出了足够的焊接空间,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螺纹连接,连接牢固快速,便于安装,工作效率高,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狭小空间中安装快速方便、工作效率高、制作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适用于所有建筑结构中钢板与混凝土的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钢板3和混凝土5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焊钉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钢板3和混凝土5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焊钉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焊钉,2-第二连接件,3-钢板,4-凹槽,5-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

本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件,还包括用于和钢板3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件2,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固定部与第二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用于卡接在混凝土5上的卡接体,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件为焊钉1,所述卡接体为焊钉1的头部,使焊钉1的头部与钢板3之间形成工字形,将混凝土5卡接住。

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2为螺母,且通过焊接固定到钢板3上。所述固定部为设于焊钉1上与螺母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即所述焊钉1杆部远离焊钉1头部的一端设置外螺纹,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2在固定时,将焊钉1设有外螺纹的杆部插接在螺母上,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将两者连接在一起。所述焊钉1为现有技术,其头部为焊钉1直径较大的部分,其杆部为焊钉1直径较小的部分。

实施例2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

本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的连接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2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件2为圆柱形,且通过焊接固定到钢板3上。所述焊钉1的杆端设有与第二连接件2配合的凹槽4,即第二连接件2固定连接到钢板3上,第一连接件的凹槽4插接在第二连接件2上。本实施例的固定部为设于第二连接件2外壁上的外螺纹和设于焊钉1凹槽4内壁上的内螺纹,即焊钉1上的凹槽4通过螺纹旋接在第二连接件2上。

实施例3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的方法

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的方法,本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基于桥梁等建筑的施工工艺,即钢板3上设置有混凝土5层,且每隔一段距离预留空腔,用于放置连接装置,其安装方法为:

在预留的空腔中安装一个第二连接件2,使其与钢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材质为金属,且通过焊接固定到钢板3上。然后在第二连接件2上可拆卸连接一个第一连接件,并在第一连接件上设置与混凝土5卡接的卡接体。本实施例为了方便安装,第一连接件采用焊钉1,因为焊钉1的头部与卡接体的作用和结构相同,都能起到防止钢板3与混凝土5分离的作用。

本实施例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的方法为:在焊钉1上设置外螺纹,并将外螺纹设置在焊钉1杆部远离头部一端的外壁上,且第二连接件2采用螺母,利用螺母的内螺纹,使焊钉1的外螺纹与螺母的内螺纹通过螺纹实现可拆卸连接。即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2连接时,先将螺母焊接在钢板3上,然后人手将焊钉1插接到螺母中,通过旋动焊钉1,实现焊钉1与螺母的连接。

最后用混凝土5浇筑预留的空间,将焊钉1和螺母均浇筑在预留的空间中,使钢板3通过螺母和焊钉1与混凝土5紧密结合,由于在浇筑过程中,焊钉1的头部卡接在混凝土5中,所述钢板3不会与混凝土5分离,达到两者紧密结合的目的。

实施例4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的方法

一种在狭小空间中便于安装连接装置的方法,本实施例的安装方法与实施例3的安装方法相同,不同的是第二连接件2的结构及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焊钉1与第二连接件2可拆卸连接的方法是在焊钉1的杆端设置凹槽4,所述凹槽4为圆形,在连接时,使第二连接件2能插接到凹槽4中,即第二连接件2为与凹槽4相配合的圆柱形,同时在凹槽4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在第二连接件2的外壁上设置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只需要将第二连接件2插接到焊钉1的凹槽4中,旋动焊钉1即可实现固定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