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防护栅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1833发布日期:2020-09-25 18:27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芦苇防护栅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栅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芦苇防护栅栏。



背景技术: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根状茎十分发达,秆直立,高1-3米,具20多节,叶鞘下部者短于其上部者,长于其节间;叶舌边缘密生一圈长约1毫米的短纤毛,易脱落;叶片披针状线形,无毛,顶端长渐尖成丝形,圆锥花序大型,分枝多数;小穗无毛;内稃两脊粗糙;花药黄色;颖果长约1.5毫米,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生于江河湖泽、池塘沟渠沿岸和低湿地,芦苇多种在水边,在开花季节特别漂亮,可供观赏,由于芦苇的叶、叶鞘、茎、根状茎和不定根都具有通气组织,所以它在净化污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然而,在现有城市绿化公园的湖水中都会找到有芦苇的存在,而芦苇多生长在水源的边缘处,为了安全多会安装相应的防护围栏,然而现有的防护围栏仅仅具有防护隔离的作用,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芦苇防护栅栏,解决了现有的防护围栏仅仅具有防护隔离的作用,结构和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芦苇防护栅栏,包括防护栅栏架,所述防护栅栏架的内壁均匀设有防护支杆,所述防护栅栏架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防护栅栏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端设有第一组装件,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底部设有支撑底板,所述防护栅栏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腿,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端设有第二组装件。

优选的,所述防护支杆的包括竖直倚靠部分和座椅部分。

优选的,所述防护栅栏架通过限位螺丝分别与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之间结构尺寸完全对应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装件与第二组装件之间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防护栅栏架,一方面能够通过防护支杆实现隔离防护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座椅部分,能够在起到防护隔离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座椅部分进行歇息实现充当座椅的用途,并可通过竖直倚靠部分进行依靠,使得在通过座椅部分进行歇息时能够更加的舒适,同时还能够通过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实现对防护栅栏的安装支撑,通过使用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对防护栅栏的安装支撑,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防护栅栏架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防护栅栏架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栅栏拼接装配图。

图中:1防护栅栏架;2防护支杆;3竖直倚靠部分;4座椅部分;5第一限位孔;6第一支撑腿;7第二限位孔;8限位螺丝;9第一组装件;10支撑底板;11第二支撑腿;12第二组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芦苇防护栅栏,包括防护栅栏架1,防护栅栏架1的内壁均匀设有防护支杆2,通过设置防护栅栏架1,一方面能够通过防护支杆2实现隔离防护的作用,防护栅栏架1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一限位孔5,防护栅栏架1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腿6,第一支撑腿6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二限位孔7,第二限位孔7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8,第一支撑腿6的一端设有第一组装件9,第一支撑腿6的底部设有支撑底板10,支撑底板10能够用于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对支撑腿的固定作用,防护栅栏架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腿11,第二支撑腿11的一端设有第二组装件12,通过第一支撑腿6和第二支撑腿11实现对防护栅栏的安装支撑,通过使用第一支撑腿6和第二支撑腿11对防护栅栏的安装支撑,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特点。

具体的,防护支杆2的包括竖直倚靠部分3和座椅部分4,通过座椅部分4,能够在使用防护隔离的同时能够通过座椅部分4进行歇息实现充当座椅的用途,并可通过竖直倚靠部分3进行依靠,使得在通过座椅部分4进行歇息时能够更加的舒适。

具体的,防护栅栏架1通过限位螺丝8分别与第一支撑腿6和第二支撑腿11进行连接。

具体的,第一限位孔5与第二限位孔7之间结构尺寸完全对应相同。

具体的,第一组装件9与第二组装件12之间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通过第一组装件9与第二组装件12之间配合,能够实现对防护栅栏的拼装连接,从而实现长距离上的铺设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进行使用时,先将第一支撑腿6放置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利用支撑底板10与地面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第一支撑腿6的固定连接,然后将防护栅栏架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腿6进行装配连接,并通过限位螺丝8进行连接安装,接着再将第二支撑腿11与第二支撑腿11的另一端进行连接固定,并将第二支撑腿11与地面进行固定连接,最后可依次通过第一组装件9和第二组装件12之间装配进行安装排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芦苇防护栅栏,包括防护栅栏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栅栏架(1)的内壁均匀设有防护支杆(2),所述防护栅栏架(1)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一限位孔(5),所述防护栅栏架(1)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腿(6),所述第一支撑腿(6)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二限位孔(7),所述第二限位孔(7)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8),所述第一支撑腿(6)的一端设有第一组装件(9),所述第一支撑腿(6)的底部设有支撑底板(10),所述防护栅栏架(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支撑腿(11),所述第二支撑腿(11)的一端设有第二组装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支杆(2)的包括竖直倚靠部分(3)和座椅部分(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栅栏架(1)通过限位螺丝(8)分别与第一支撑腿(6)和第二支撑腿(11)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5)与第二限位孔(7)之间结构尺寸完全对应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芦苇防护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件(9)与第二组装件(12)之间结构尺寸及位置完全对应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栅栏技术领域,尤其为芦苇防护栅栏,包括防护栅栏架,所述防护栅栏架的内壁均匀设有防护支杆,所述防护栅栏架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防护栅栏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侧均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限位螺丝,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端设有第一组装件,所述第一支撑腿的底部设有支撑底板。通过设置防护栅栏架,一方面能够通过防护支杆实现隔离防护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座椅部分,能够在起到防护隔离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座椅部分进行歇息实现充当座椅的用途,并可通过竖直倚靠部分进行依靠,使得在通过座椅部分进行歇息时能够更加的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