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4775发布日期:2020-12-29 09:3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卸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电磁技术的高度发展,电磁干扰和电磁辐射对人们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增大。水泥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对水泥进行改性,使其具备电磁吸波的性能,制作出成本低廉,性能良好的屏蔽吸波材料是目前科学界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电磁吸波测试技术均基于轻薄的高分子材料发展而来,其测试方法并不适用于水泥基材料。国际知名电子测试keysight公司(是德科技)推出的透射率测试方法为空气线法,此法样品要求为长度大约10cm,截面为壁厚2mm的圆环柱体。

由于水泥基材料的本身特性,无法将其制备成如此小尺寸的圆环柱体,根据电磁参数以及透射率的测试特点,可以选择放大的圆环柱体进行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以及透射率测试,圆环柱体的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通常采用模具制作。

现有的用于由水泥基复合材料形成的水泥屏蔽环的模具如图1与图2所示,该模具包括分体式的底模101、侧模102和芯模103,底模101为圆盘形结构,底模101的中心开设有贯穿的阶梯孔104,阶梯孔104的顶部的孔径不小于底部的孔径,侧模102为管形结构,芯模103为圆柱形结构,芯模103布置在阶梯孔104的台阶上,侧模102布置在底模101的环形顶面上,芯模103和侧模102之间具有环形间隔,环形间隔用于成型由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制作的圆环形的水泥屏蔽环。

上述模具的使用过程为:

步骤a:在底模101的顶面和侧模102底面内圆周20mm范围内涂上凡士林,以减少漏浆。

步骤b:将底模101放在地面,然后将芯模103插入到底模101的阶梯孔104中,最后将侧模102套上。

步骤c:将搅拌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分3次倒入模具中,每次倒入1/3,倒入后放振动台振动20-30s,最后一次振动后,刮平样品表面。

步骤d:静置48h后拆模。

但是由于水泥材料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导致在初凝后水泥屏蔽环的样品具备一定的强度,已经硬化的水泥屏蔽环会紧紧箍住模具中的芯模上,增加了拆模的难度,如果强行使用锤子拆模,由于施加的力不均匀,很容易导致水泥屏蔽环的样品在中间裂开,从而导致拆模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泥屏蔽环样品在拆模的过程中容易破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包括底座和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顶压杆,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顶压杆上下移动以顶压芯模的驱动机构,所述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还包括用于可拆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用于支撑模具的侧模,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孔径不小于底模的外径且不大于侧模的内径;所述第二支架用于支撑水泥屏蔽环,所述第二支架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孔径不小于芯模的外径且不大于水泥屏蔽环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用于与底座固定的第一固定板和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侧模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为u形板,u形板的缺口形成所述第一穿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用于与底座固定的第二固定板和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的用于支撑水泥屏蔽环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为u形板,u形板的缺口形成所述第二穿孔。

优选地,所述顶压杆包括用于与芯模接触的受力段和导向装配在所述底座上的导向段,所述导向段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装配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轴和布置在所述转轴上的齿轮,齿轮与所述导向段上的传动齿啮合,所述转轴上还设置有驱动转轴转动的转把。

优选地,所述导向段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段适配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传动齿的避让槽。

优选地,所述顶压杆的上侧还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底座上可拆布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拆分模具时,先将模具和水泥屏蔽环布置在第一支架上,侧模支撑在第一支架上,顶压杆向下移动并顶压芯模,芯模带动水泥屏蔽环和底模穿过第一穿孔,拆除侧模;手动拆除底模后,将芯模和水泥屏蔽环布置在第二支架上,水泥屏蔽环支撑在第二支架上,顶压杆向下移动并顶压芯模,芯模从第二穿孔穿出,将芯模拆除;顶压杆在下行时对芯模施加均匀的作用力,并且作用力始终为上下方向,可以减小水泥屏蔽环承受的作用力,防止水泥屏蔽环受力被破坏,提高拆模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水泥屏蔽环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水泥屏蔽环的模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俯视图;

图6是图3的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齿轮与顶压杆的传动示意图;

图7是图3的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的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第二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第二支架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顶压杆;21、受力段;22、导向段;23、传动齿;3、第一支架;31、第一固定板;32、第一支撑板;33、第一穿孔;4、第二支架;41、第二固定板;42、第二支撑板;43、第二穿孔;5、把手;6、转轴;7、齿轮;8、转把;101、底模;102、侧模;103、芯模;104、阶梯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优选实施例,如图3至图9所示,该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包括底座1、顶压杆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和驱动机构,底座1为该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的基体,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顶压杆2上下移动以顶压芯模103,顶压杆2竖直布置在第一支架3和第二支架4的上方,第一支架3用于支撑模具的侧模102,第二支架4用于支撑水泥屏蔽环。

第一支架3包括第一固定板31和第一支撑板32,第一固定板31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连接便于拆卸。第一支撑板32布置在第一固定板31的上方,第一支撑板32和第一固定板31焊接固定,第一支撑板32用于支撑模具的侧模102。第一支撑板32为u形板,u形板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形成u形板的缺口,该缺口形成供底模101、水泥屏蔽环和芯模103穿过的第一穿孔33。

第一支撑板32上的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l不小于底模101的外径且不大于侧模102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该间隔l与底模101的外径相同,该间隔l小于侧模102的内径,第一穿孔33为u形结构,第一穿孔33的孔壁具有与底模101的外径接触的圆弧段。模具以及水泥屏蔽环布置在第一支架3上时,两个支撑臂对侧模102进行支撑,同时第一穿孔33的圆弧段与底模101接触并对底模101进行定位,保证芯模103与顶压杆2同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支撑板32上开设圆形孔,圆形孔形成第一穿孔33。

第二支架4包括第二固定板41和第二支撑板42,第二固定板41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连接便于拆卸。第二支撑板42布置在第二固定板41的上方,第二支撑板42和第二固定板41焊接固定,第二支撑板42用于支撑水泥屏蔽环。第二支撑板42为u形板,u形板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支撑臂,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形成u形板的缺口,该缺口形成芯模103穿过的第二穿孔43。

第二支撑板42上的两个支撑臂之间的间隔a不小于芯模103的外径且不大于水泥屏蔽环的内径,在本实施例中,该间隔a与芯模103的外径相同,该间隔a小于水泥屏蔽环的内径,第二穿孔43为u形结构,第二穿孔43的孔壁具有与芯模103的外径接触的圆弧段。芯模103以及水泥屏蔽环布置在第二支架4上时,两个支撑臂对水泥屏蔽环进行支撑,同时第二穿孔43的圆弧段与芯模103接触并对芯模103进行定位,保证芯模103与顶压杆2同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支撑板42上开设圆形孔,圆形孔形成第二穿孔43。

顶压杆2包括受力段21和导向段22,受力段21用于与芯模103接触并顶压芯模103,导向段22用于与底座1导向装配,受力段21的横截面为圆形结构,导向段22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矩形结构可以避免顶压杆2在水平面内转动。导向段22上成型有传动齿23,传动齿23布置在导向段22的水平方向的中部,传动齿23用于与驱动机构配合以带动顶压杆2上下移动。顶压杆2的上侧还设有把手5,把手5螺纹装配在导向段22的顶部,把手5用于供操作人员对顶压杆2受力以拆卸维修该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

底座1上设置有矩形的导向孔,导向段22插装在导向孔内。驱动机构包括转把8、转轴6和齿轮7,转轴6转动装配在底座1上,齿轮7固定在转轴6上,齿轮7与导向段22上的传动齿23适配。导向孔的孔壁上开设有用于避让传动齿23的避让槽,避让槽沿竖直方向延伸,传动齿23沿水平方向穿过避让槽并与齿轮7啮合,转把8驱动转轴6转动,转轴6通过齿轮7和传动齿23带动顶压杆2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步骤a,将该拆模工具的第一支架3的第一固定板3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并转动转把8将顶压杆2上提至顶部;

步骤b,将制作好的水泥屏蔽环的样品以及模具布置在第一支架3的第一支撑板32上,转动转把8,顶压杆2下移并顶压芯模103,芯模103带动水泥屏蔽环、底模101由第一穿孔33穿过第一穿孔33,侧模102被支撑在第一支撑板32上并脱离水泥屏蔽环;

步骤c,由于水泥屏蔽环的样品在初凝时为收缩,底模101与水泥屏蔽环之间的作用力较小,采用手工工具拆除底模101;

步骤d,第二支架4的第二固定板41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1上,并转动转把8将顶压杆2上提至顶部;

步骤e,将步骤c中的拆除底模101以及侧模102的芯模103和水泥屏蔽环支撑在第二支撑板42上,转动转把8,顶压杆2下移并顶压芯模103,芯模103穿过第二穿孔43,水泥屏蔽环支撑在第二支撑板42上,从而拆除芯模103,完成拆模作业。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泥屏蔽环用拆模工具,其底座上可拆布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拆分模具时,先将模具和水泥屏蔽环布置在第一支架上,侧模支撑在第一支架上,顶压杆向下移动并顶压芯模,芯模带动水泥屏蔽环和底模穿过第一穿孔,拆除侧模;手动拆除底模后,将芯模和水泥屏蔽环布置在第二支架上,水泥屏蔽环支撑在第二支架上,顶压杆向下移动并顶压芯模,芯模从第二穿孔穿出,将芯模拆除;顶压杆在下行时对芯模施加均匀的作用力,并且作用力始终为上下方向,可以减小水泥屏蔽环承受的作用力,防止水泥屏蔽环受力被破坏,提高拆模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