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1903发布日期:2020-12-08 13:5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厂预制移动房间如活动板房、预制木房等,均为固定规格尺寸,其运输受条件限制,房间尺寸也受限制。当空间需求发生变化时,以活动板房为例,虽然可以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活动板房单元,但却无法在空间闲置时进行拆除,多余的活动板房只能闲置且占用空间,同时增加活动板房时耗时相对较长。由此可见,现有的预制移动房间无法实现房间的快速拼接和拆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于现有预制移动房间无法实现房间的快速拼接和拆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包括侧面组件、底面组件和顶面组件,所述侧面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两个便携式空间模块上的第一连接面之间可通过第一连接件上下卡合;两个便携式空间模块上的第二连接面可通过第二连接件平接锁定;所述底面组件上设置有可调节便携式空间模块高度的脚轮架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面为所述侧面组件上由外向内凹陷且带有安装孔的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楔卡,所述楔卡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块和滑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滑块相对错开呈阶梯形排列;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面为“l”型截面,两个便携式空间模块上的第二连接面可组合形成“п”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矩形型材,高度与第二连接面长度一致,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的“п”形凹槽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п”形凹槽内,可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两个位于不同便携式空间模块上的第二连接面。

进一步地,所述脚轮架组件包括与所述底面组件固定连接的脚轮、与所述底面组件螺纹连接的脚杯;所述脚杯可调整螺纹旋进深度而改变便携式空间模块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脚杯包括位于底部的支脚,与所述支脚固定连接的且带有外螺纹的螺杆;所述支脚的底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面;所述螺杆的中心设置有内调节位。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螺杆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

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包括侧面组件、底面组件和顶面组件,所述侧面组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面;两个便携式空间模块上的所述第二连接面可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两个螺纹连接件和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一端由一螺纹连接件贯穿铰接,另一端与另一螺纹连接件卡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便携式空间模块通过将顶面、底面、侧面组件形成一个通用的空间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可实现无限延伸拼接;模块的外周可适配门框墙框组件,形成任意大小的房间。两个模块之间的拼接采用第一连接件快速楔合,通过调节模块底部的脚杯高度,可实现快速楔合或快速脱轨。

附图说明

图1是单个第一实施例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多个第一实施例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多个第一实施例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1a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楔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脚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脚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是多个第二实施例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的连接示意图。

图10是多个第二实施例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侧面组件;11-第一连接面;12-第二连接面;

2-顶面组件;

3-底面组件;31-连接柱;

4-前门;

5-后墙;

6-楔卡;61-固定块;62-滑块;

7-第二连接件;

8-脚轮;

9-脚杯;91-支脚;92-螺杆;93-内六角把手;

10-第三连接件;101-连接片;102-螺纹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拼装的便携式空间模块,由位于两侧的侧面组件1在上端连接顶面组件2,下端连接底面组件3,共同围合形成中空框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便携式空间模块可以沿进深方向依次卡合连接,第一个便携式空间模块的前端还通过合页连接有前门4,第三个便携式空间模块的后端还连接有后墙5,依次形成完整的房间结构。

针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预制房间无法快速拼接和拆除,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空间模块,为实现多个便携式空间模块的快速拼接和拆除,如图4所示,在两侧的侧面组件1上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了第一连接面11和第二连接面12,第一连接面11与第二连接面12互相垂直。多个便携式空间模块之间的第一连接面11通过第一连接件快速卡合,第二连接面12通过第二连接件7平接锁定。

第一连接面11是侧面组件1上带有安装孔且向内凹陷的凹面,可由常见的“凹”形型材或“工”字形型材构成。第一连接面11上设置有楔卡6。楔卡6的结构和卡合连接如图5所示,楔卡6包括一体成型的固定块61和滑块62,固定块61和滑块62相对错开呈阶梯形排列,固定块61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安装于第一连接面11的安装孔内,滑块62之间相向滑动即可完成卡合。具体的,侧面组件1的前端第一连接面11上设置有固定块61在上,滑块62在下的楔卡6;后端第一连接面11在相应位置上设置有固定块61在下,滑块62在上的楔卡6。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优选为楔卡6,上下滑动卡合的定位柱和定位槽结构也能满足要求。

在第一连接面11通过第一连接件上下卡合之后,已经限制了多个便携式空间模块连接时在水平面进深方向的位移。侧面组件1的后端第二连接面12为“┏”形截面,前端第二连接面12为“┓”形截面,第二连接面12为内置于侧面组件1的连接夹板。当多个便携式空间模块拼接时,第二连接面12拼合组合构成位于便携式空间模块内侧的“п”形凹槽。第二连接件7的结构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件7为带有安装孔的矩形型材,其高度与第二连接面12一致,其横截面形状与第二连接面12拼合组成的“п”形凹槽相适配。第二连接件7通过螺栓等连接件分别连接两个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第二连接面12,在水平面的开间方向上限制便携式空间模块的位移。

由于便携式空间模块的尺寸相同,高度一致,在卡合限制水平面方向的移动后,已经完成了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组装。在拆除时,同理,先卸载第二连接件7与第二连接面12的连接,再将第一连接面11上的楔卡6脱开连接。

由于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组装和拆卸过程中,都需要使便携式空间模块上下运动,为便于结构的快速组装和拆卸,在底面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脚轮架组件。脚轮架组件结构如图7所示,脚轮架组件包括与底面组件3固定连接的脚轮8、与底面组件3螺纹连接的脚杯9,脚杯9可调整螺纹旋进深度而改变高度,使得底面组件3升高或降低。脚轮架组件设置于底面组件3的底部四个角落处,当底面组件3的尺寸过大时,可在底面组件3的底部适当增加相应的脚轮架组件,在移动时脚轮8触地,在固定时脚杯9触地。既可实现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移动/固定状态的快速转换,又可实现便携式空间模块的升降。

脚杯9的工作原理如图8所示,包括位于底部的支脚91,与支脚91固定连接的且带有外螺纹的螺杆92。支脚91的底部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平面,用于支撑底面组件3。螺杆92与固定于底面组件3底端的连接柱31相适配,用于贯穿连接连接柱31且与连接柱31螺纹连接。螺杆92的中心设置有内调节位。在脚杯9的螺杆92连接连接柱31后,通过内六角把手93旋进脚杯9的内调节位,从而调节脚杯9与底面组件3的相对高度。

为保证产品结构的完整性,在顶面组件2的前端和后端、底面组件3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面11和第二连接面12。顶面组件2和底面组件3的第一连接面11还适配装饰边以实现外观优化。顶面组件2的第二连接面12可连接第二连接件7,增强结构的稳定性。底面组件3的第二连接面12可连接适配的卡位件,以填充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底部空隙。

上述第一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未设置第一连接件和脚轮架组件,仅在两个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第二连接面12之间通过多个第三连接件10进行连接,该结构更加简单,但在连接时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

如图11所示,两个第二连接面1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多个第三连接件10通过安装孔均匀安装于第二连接面12上。第三连接件10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连接片101和两个螺纹连接件102,连接片101一端设置有通孔,另一端设置有带有开口的卡位孔,在具体实施例中,一个螺纹连接件102贯穿连接片101的通孔且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面12上;另一个螺纹连接件102螺纹固定于另一个便携式空间模块的第二连接面12上,连接片101可通过旋转而使螺纹连接件102卡合卡位孔。上下两对第三连接件10的开口卡位相反错开,使拼接更加稳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