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8512发布日期:2020-12-29 10:0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具体为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立体停车库,是用来最大化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立体车库是提高停车场容量、增加停车费收入,解决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手段。立体停车库在建筑形式分为独立的类型和内置两个,独立停车建筑适合地下广场和现有建筑补建停车设施、规划和建设应该留意一下周围的环境,在条件允许的集成,可用的外部的企业或公益广告布局,提高经济效益。

现有的立体车库的升降机构一直采用的是抬升云台把汽车抬升到高处的存放平台进行存放,这样的升降机构虽然很平稳,但是只能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上下起落,不能在向上抬升的同时完成侧移,而在一些特殊的位置处,垂直起升后的升降云台和存放平台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无法完成泊车;为此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解决抬升时不能侧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包括升降云台、支撑腿、弧形拉杆和底座,所述升降云台的底部开设有槽孔,所述支撑腿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槽孔的内部,所述升降云台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弧形拉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加固块,所述锥形加固块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转孔,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转孔,所述弧形拉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孔的内部,所述支撑腿的一端插接在转槽的内部,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升降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支撑座,两个所述缓冲支撑座设置在升降云台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

可选的,所述槽孔设置在缓冲支撑座的一侧,所述支撑腿与升降云台的转接处位于升降云台的中心线上。

可选的,所述升降云台的一侧设置有存放平台,所述存放平台的两端均开设有避让槽。

可选的,所述弧形拉杆的背部可沿避让槽的内部移动,所述存放平台的上表面与升起的升降云台平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通过支撑腿、弧形拉杆和连接柱的配合设置,以底座为支撑,弧形拉杆可以把升降云台拉起,直至与支撑腿呈垂直状态,并在拉起过程中实现侧移,使得升降云台向存放平台靠拢,从而利用了该联合转向结构改变现有垂直起落的升降云台,使得升降云台在升起和下落的同时可以向存放平台靠拢或远离,达到了方便停车存放的目的。

2、该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通过转槽和缓冲支撑座的配合设置,在升降云台下降后支撑腿可以收纳到转槽的内部,缓冲支撑座抵接在地面,从而使得该升降云台在完全落下时呈水平状态,方便车子的正常停放;通过避让槽的设置,使得该弧形拉杆能完全向后展开,为升降云台的起升和侧移提供可行性,该联合转向结构简单可靠,满足了立体停车库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云台和存放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云台;101、槽孔;102、固定座;2、支撑腿;3、弧形拉杆;4、底座;401、锥形加固块;5、转槽;6、连接柱;7、第一转孔;8、存放平台;9、第二转孔;10、缓冲支撑座;11、隔板;12、避让槽;13、牵引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包括升降云台1、支撑腿2、弧形拉杆3和底座4,升降云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缓冲支撑座10,两个缓冲支撑座10设置在升降云台1的两侧,通过转槽5和缓冲支撑座10的配合设置,在升降云台1下降后支撑腿2可以收纳到转槽5的内部,缓冲支撑座10抵接在地面,从而使得该升降云台1在完全落下时呈水平状态,方便车子的正常停放,升降云台1的一侧设置有存放平台8,存放平台8的两端均开设有避让槽12,升降云台1的底部开设有槽孔101,支撑腿2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槽孔101的内部,槽孔101设置在缓冲支撑座10的一侧,支撑腿2与升降云台1的转接处位于升降云台1的中心线上,升降云台1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02,固定座102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连接柱6的一端与弧形拉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支撑腿2、弧形拉杆3和连接柱6的配合设置,以底座4为支撑,弧形拉杆3可以把升降云台1拉起,直至与支撑腿2呈垂直状态,并在拉起过程中实现侧移,使得升降云台1向存放平台8靠拢,从而利用了该联合转向结构改变现有垂直起落的升降云台1,使得升降云台1在升起和下落的同时可以向存放平台8靠拢或远离,达到了方便停车存放的目的,弧形拉杆3的背部可沿避让槽12的内部移动,存放平台8的上表面与升起的升降云台1平齐,通过避让槽12的设置,使得该弧形拉杆3能完全向后展开,为升降云台1的起升和侧移提供可行性,该联合转向结构简单可靠,满足了立体停车库的使用,底座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锥形加固块401,底座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底座4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11,锥形加固块40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转孔7,底座4的一端开设有转槽5,转槽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转孔9,弧形拉杆3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孔7的内部,支撑腿2的一端插接在转槽5的内部,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孔9的内部。

使用时,首先使升降云台1落下,且水平抵接在地面上,再把车子开到升降云台1的上端,然后牵引机13开始工作,通过缆绳把弧形拉杆3向后方拖拽,使得弧形拉杆3的底部沿第一转孔7旋转,从而使整个升降云台1缓缓抬起,直至与底部的支撑腿2呈垂直状态,该弧形拉杆3和支撑腿2组成一个联合转向结构,使得升降云台1在向上抬起的同时完成向存放平台8靠拢,从而方便车子移动到存放平台8的上端,另外,在升降云台1与存放平台8平齐时,支撑腿2呈竖直状态支撑着该升降云台1,从而使得车子更加平稳的在其上方移动;升降云台1落下后,支撑腿2收放在转槽5的内部,且通过缓冲支撑座10为升降云台1提供有力的支撑,方便车子开到升降云台1的上方。

综上所述:该立体停车库的联合转向结构,通过支撑腿2、弧形拉杆3和连接柱6的配合设置,以底座4为支撑,弧形拉杆3可以把升降云台1拉起,直至与支撑腿2呈垂直状态,并在拉起过程中实现侧移,使得升降云台1向存放平台8靠拢,从而利用了该联合转向结构改变现有垂直起落的升降云台1,使得升降云台1在升起和下落的同时可以向存放平台8靠拢或远离,达到了方便停车存放的目的,通过转槽5和缓冲支撑座10的配合设置,在升降云台1下降后支撑腿2可以收纳到转槽5的内部,缓冲支撑座10抵接在地面,从而使得该升降云台1在完全落下时呈水平状态,方便车子的正常停放;通过避让槽12的设置,使得该弧形拉杆3能完全向后展开,为升降云台1的起升和侧移提供可行性,该联合转向结构简单可靠,满足了立体停车库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