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0947发布日期:2020-12-18 13:2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受到建筑师和建筑商的青睐,其工期短,受外界环境影响小,钢结构住宅具有质量轻、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符合国家住宅产业化政策,近几年开始得到快速发展,钢结构住宅一般选用混凝土外挂墙板作为围护体系,为防止冷热桥的出现,外墙板多采用外挂方式与主体结构连接。

混凝土外挂墙板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件,常见的混凝土外挂墙板一般都是由外板、内板和填充在内外板之间的填充材料组成,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外挂墙板一般重量较大,在减轻重量的同时其承重能力也随之降低,同时,在安装时因调整定位工序繁琐复杂,相邻墙板不易对正对齐,使得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便于安装,且整体重量较轻,承重能力较好,使用寿命较长。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包括外墙板、内墙板以及设置在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的填充层,所述墙板主体的外围围设有围护层,所述围护层与墙板主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围护层相邻的两侧设置有凸棱,所述围护层的另外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棱相适应的卡槽,所述围护层内水平设置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筋板,所述筋板之间设置有瓦楞状筋板架,所述填充层内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通过在墙板主体的外围设置围护层,并在所述围护层上设置可配合安装的卡槽和凸棱,便于在安装过程中对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进行定位安装;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围护层,并对围护层的结构进行加强,使得墙板主体承受的压力减少,在减少墙板主体重量的同时避免影响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的称重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内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填料或聚氨酯泡沫,便于提高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整体的保温性能且极大地降低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围护层内设置有钢丝网骨架,且所述钢丝网骨架与所述围护层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网骨架优选为钢丝网格布。

进一步地,所述围护层厚度大于所述墙板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围护层厚度较墙板主体厚3cm-8cm。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内设置有与所述隔板一体成型的钢丝网,且组成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在1.8mm-2.2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墙板的外侧还设置有饰面层。

进一步地,所述内墙板和外墙板的厚度在2-5c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通过在墙板主体的周围设置围护层,并对维护层结构进行加强,保证了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整体具有良好的承重性能,同时,对墙板主体的内墙板和外墙板厚度进行缩减,并对骨架层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整个混凝土外挂墙板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式外挂墙板整体重量减轻,但整体承重性能有所提高,使用寿命更长。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通过在围护层外侧的相邻两侧设置可配合安装的卡槽和凸棱,便于在安装时对相邻的混凝土外挂墙板进行定位,便于安装,节省安装工序,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的a-a’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填充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0为墙板主体,101为外墙板,102为内墙板,103为支撑骨架,104为通孔,20为围护层,201为卡槽,202为凸棱,203为筋板,204为筋板架,301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包括墙板主体10,所述墙板主体10包括外墙板101、内墙板102以及设置在外墙板101和内墙板102之间的填充层,所述墙板主体10的外围围设有围护层20,所述围护层20与墙板主体10之间设置有隔板301,所述围护层20相邻的两侧设置有凸棱202,所述围护层20的另外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棱202相适应的卡槽201,所述围护层20内水平设置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筋板203,所述筋板203之间设置有瓦楞状筋板架204,所述填充层内设置有支撑骨架103,所述支撑骨架103上开设有若干圆形通孔104。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通过在墙板主体10的外围设置围护层20,并在所述围护层20上设置可配合安装的卡槽201和凸棱202,便于在安装过程中对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进行定位安装;同时,通过设置所述围护层20,并对围护层20的结构进行加强,使得墙板主体10承受的压力减少,在减少墙板主体10重量的同时避免影响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的称重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骨架103为混凝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04内设置填充有聚苯乙烯填料,便于提高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整体的保温性能且极大地降低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的重量,便于运输和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护层20内设置有钢丝网骨架,且所述钢丝网骨架与所述围护层20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护层20厚度大于所述墙板主,所述围护层20的外侧与所述墙板主体10的外侧齐平,所述围护层20的内侧凸出于所述墙板主体10的厚度为2-3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填充层厚度为5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301内设置有与所述隔板301一体成型的钢丝网,且组成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为2.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墙板101的外侧还设置有饰面层,所述饰面层材料为珍珠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墙板102厚度为2mm,所述外墙板101厚度为3c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201与所述凸棱202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减少墙板主体10的重量,并在所述墙板的外围设置围护层20,增强所述墙板的承重能力,同时,通过对墙板主体10结构进行改进,以到达减轻所述混凝土墙板整体重量,提升其保温隔热能力以及承重性能的目的,便于安装,且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主体(10),所述墙板主体(10)包括外墙板(101)、内墙板(102)以及设置在外墙板(101)和内墙板(102)之间的填充层,所述墙板主体(10)的外围围设有围护层(20),所述围护层(20)与墙板主体(10)之间设置有隔板(301),所述围护层(20)相邻的两侧设置有凸棱(202),所述围护层(20)的另外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棱(202)相适应的卡槽(201),所述围护层(20)内水平设置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筋板(203),所述筋板(203)之间设置有瓦楞状筋板架(204),所述填充层内设置有支撑骨架(103),所述支撑骨架(103)上开设有若干正六边形或圆形通孔(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通孔(104)内填充有保温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为聚苯乙烯填料或聚氨酯泡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层(20)内设置有钢丝网骨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101)的外侧还设置有饰面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挂墙板,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包括外墙板、内墙板以及设置在外墙板和内墙板之间的填充层,所述墙板主体的外围围设有围护层,所述围护层与墙板主体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围护层相邻的两侧设置有凸棱,所述围护层的另外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棱相适应的卡槽,所述围护层内水平设置有若干间隔均匀的筋板,所述筋板之间设置有瓦楞状筋板架,所述填充层内设置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开设有若干正六边形或圆形通孔。所述混凝土外挂墙板便于安装,且整体重量较轻,承重能力较好,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研发人员:钟富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鸿力健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