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预制板吊装存放和二次浇筑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5429发布日期:2021-03-05 21:38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预制板吊装存放和二次浇筑的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预制板吊装存放和二次浇筑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为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我国出台各种政策大力鼓励开发各种装配式结构体系,目前混凝土叠合楼板的需求越来越大,叠合楼板包括工厂预制的底板及现场二次浇筑层,是装配式建筑领域不可或缺的水平预制构件。
3.目前的预制构件生产使用的模台,产品制作脱模时以桁架钢筋为吊点或另设预埋吊点,吊点少,受力大,极易发生吊点脱落,而多设吊点又导致了造价的升高;预制板在叠放过程中要么以桁架钢筋为依托,要么以混凝土板为依托,且为防止对构件造成损坏,一般规定叠放层数较少,使得产品倒运困难、破损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大;预制板二次浇筑时的顶面基准点一般绑扎垫块标识,没有参照点,使得二次浇筑后的总高度很难把控,很容易造成材料浪费或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制板在吊装、存放、二次成型等方面表现均较为优良的连接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便于预制板吊装存放和二次浇筑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台、预制板、连接座、连接件、螺帽、校位凸起模块、校位凹槽,所述连接件由螺杆和底板组成,所述模台上有规律的布设多个校位凸起模块,所述校位凸起模块截面为圆形设计,其半径与螺杆半径相一致,所述底板的下部中心设有校位凹槽,并与校位凸起模块相适配,所述连接座中部设有圆柱形通孔,模台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板时,连接座与预制板浇筑为一体。
7.优选地,所述连接座为两端粗中间细的混凝土结构。
8.优选地,所述螺杆上端设计有起吊点,螺杆整体与连接座的圆柱形通孔相适配,且使用螺帽进行拧紧固定。
9.优选地,所述螺杆的长度高于连接座的高度。
10.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高度为完成二次浇筑后混凝土层的高度之和。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连接座设计为两端粗中间细的混凝土结构,增大了连接座与预制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2)螺杆上端设计有起吊点,由于与整个连接件相固定,不易脱落,在节省了专门布设起吊点费用的同时,保证了起吊过程的安全性。(3)在预制板叠放时,螺杆头亦可放入上层预制板连接件底板的预制凹槽中,可用于支撑上层预制板,防止了叠放过程对构件的损坏。(4)本实用新型连接座的高度设计为完成二次浇筑后混凝土层的高度之和,起到了参照点的作用,保证了二次浇筑时的精准性,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3.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示意图;
15.图3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剖面示意图。
16.图中1模台,2预制板,3连接座,4连接件,5螺杆,6底板,7螺帽,8校位凸起模块,9校位凹槽,10起吊点,11圆柱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根据附图,一种便于预制板吊装存放和二次浇筑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台(1)、预制板(2)、连接座(3)、连接件(4)、螺帽(7)、校位凸起模块(8)、校位凹槽(9),所述连接件(4)由螺杆(5)和底板(6)组成,所述模台(1)上有规律的布设多个校位凸起模块(8),所述校位凸起模块(8)截面为圆形设计,其半径与螺杆(5)半径相一致,所述底板(6)的下部中心设有校位凹槽(9),并与校位凸起模块(8)相适配,所述连接座(3)中部设有圆柱形通孔(11),模台(1)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板(2)时,连接座(3)与预制板(2)浇筑为一体。所述连接座(3)为两端粗中间细的混凝土结构。所述螺杆(5)上端设计有起吊点(10),螺杆(5)整体与连接座(3)的圆柱形通孔(11)相适配,且使用螺帽(7)进行拧紧固定。所述螺杆(5)的长度高于连接座(3)的高度。所述连接座(3)的高度为完成二次浇筑后混凝土层的高度之和。
18.使用原理:
19.①
将模台(1)的校位凸起模块(8)上均放置一个已使用螺杆(5)将连接座(3)、连接件(4)安装完好的连接装置;
20.②
在模台(1)上浇筑混凝土,形成预制板(2),连接座(3)与预制板(2)连接为一个整体;
21.③
螺杆(5)端部设置有起吊点(10),起吊后的预制板(2)可通过螺杆(5)、校位凹槽(9)在指定地点进行叠跺,预制板(2)存放时,所述螺杆(5)可以支撑上层的预制板(2);螺杆(5)可做为码垛过程中预制板(2)的支撑件,保证预制板(2)不受损坏,保证叠放过程的稳定性;
22.④
二次浇筑时,拆除连接件(4),将预制板(2)浇筑到指定高度,并在连接座(3)圆柱形通孔(11)中灌入混凝土浆,填补因拆除连接件(4)留下的底部空缺,使连接座(3)被包裹在整个预制板(2)中,保证了预制板(2)的整体性,现浇混凝土与连接座(3)和预制板(2)浇筑为一体。
23.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