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6950发布日期:2021-04-09 13:0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而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为防止雨雪天气下对设备造成损坏,需要通过防水机构进行防护;

但现有的防水结构在对于搅拌机的防护过程中,虽然能够进行防雨,但是由于防水机构的顶部为斜面,雨水顺着防水布滴落在搅拌机的周围,造成搅拌机周围水位较高,干燥较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面较为泥泞,影响推车对混凝土的运送,使用较为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雨水收集统一排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包括支杆,所述支杆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杆之间皆设置有交叉杆,所述支杆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管,所述交叉杆的底部两端皆与套管铰接,所述交叉杆的顶部两端皆与支杆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杆的顶端皆铰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杆的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连接杆皆与固定环铰接,所述固定环的底部安装有输送管,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防雨布,所述防雨布的底部与固定环导通,所述支杆的底部皆设置有固定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插杆、踩踏杆和滑槽,所述插杆位于支杆的内底部,所述插杆上固定有踩踏杆,所述踩踏杆延伸至支杆的外侧,所述支杆上开设有与踩踏杆配合的滑槽。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为l型,且滑槽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底部为锥形,且插杆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踩踏杆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输送管的底部设置有水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通过支杆、交叉杆、套管、连接杆、固定环组成的装置骨架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进行收折,使用方便,且支杆顶部倾斜设置的连接杆,配合固定环,将装置的顶部形成漏斗状,配合防雨布以及输送管进行使用,使得在雨水天气下使用时,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输送管进行引流输送,避免雨水滴落在设备的周围,造成水位的增加,提高了设备周围土壤干燥的速率,便于施工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骨架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图。

图中:1、支杆;2、交叉杆;3、套管;4、连接杆;5、固定环;6、输送管;7、防雨布;8、固定机构;9、插杆;10、踩踏杆;1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包括支杆1,支杆1设置有四组,四组支杆1之间皆设置有交叉杆2,支杆1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管3,交叉杆2的底部两端皆与套管3铰接,交叉杆2的顶部两端皆与支杆1的顶部铰接,支杆1的顶端皆铰接有连接杆4,支杆1的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环5,连接杆4皆与固定环5铰接,固定环5的底部安装有输送管6,连接杆4的顶部设置有防雨布7,防雨布7的底部与固定环5导通,支杆1的底部皆设置有固定机构8。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8包括插杆9、踩踏杆10和滑槽11,插杆9位于支杆1的内底部,插杆9上固定有踩踏杆10,踩踏杆10延伸至支杆1的外侧,支杆1上开设有与踩踏杆10配合的滑槽11,支杆1固定时,将插杆9从水平方向的滑槽11内部掰到竖直方向的滑槽11内部,然后脚踩在踩踏杆10的顶部,将插杆9插入到土壤的内部进行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滑槽11的形状为l型,且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增加了踩踏杆10在滑槽11内部的摩擦力,避免踩踏杆10在滑槽11的内部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插杆9的底部为锥形,且插杆9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避免插杆9生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踩踏杆10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方便踩踏过程中脚部打滑。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送管6的底部设置有水管接头,方便与水管对接,便于引流。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下雨天气下,将装置拿出,然后对支杆1进行拉动,将装置展开,然后将装置架设在设备的顶部,架设完成之后,将插杆9从水平方向的滑槽11内部掰到竖直方向的滑槽11内部,然后脚踩在踩踏杆10的顶部,将插杆9插入到土壤的内部进行定位;

步骤2:固定完成之后,将水管与输送管6导通,将雨水排泄至沟渠内部;

步骤3:雨水下落到防雨布7的顶部之后,由于防雨布7的形状为漏斗状,因此将雨水汇流到中间位置处,并从输送管6落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杆(1),所述支杆(1)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杆(1)之间皆设置有交叉杆(2),所述支杆(1)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管(3),所述交叉杆(2)的底部两端皆与套管(3)铰接,所述交叉杆(2)的顶部两端皆与支杆(1)的顶部铰接,所述支杆(1)的顶端皆铰接有连接杆(4),所述支杆(1)的内部之间设置有固定环(5),所述连接杆(4)皆与固定环(5)铰接,所述固定环(5)的底部安装有输送管(6),所述连接杆(4)的顶部设置有防雨布(7),所述防雨布(7)的底部与固定环(5)导通,所述支杆(1)的底部皆设置有固定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插杆(9)、踩踏杆(10)和滑槽(11),所述插杆(9)位于支杆(1)的内底部,所述插杆(9)上固定有踩踏杆(10),所述踩踏杆(10)延伸至支杆(1)的外侧,所述支杆(1)上开设有与踩踏杆(10)配合的滑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的形状为l型,且滑槽(11)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9)的底部为锥形,且插杆(9)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杆(10)的顶部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6)的底部设置有水管接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用设备防水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杆,所述支杆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支杆之间皆设置有交叉杆,所述支杆的外侧皆套设有套管,所述交叉杆的底部两端皆与套管铰接,所述交叉杆的顶部两端皆与支杆的顶部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杆、交叉杆、套管、连接杆、固定环组成的装置骨架的设置,使得装置能够进行收折,使用方便,且支杆顶部倾斜设置的连接杆,配合固定环,将装置的顶部形成漏斗状,配合防雨布以及输送管进行使用,使得在雨水天气下使用时,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输送管进行引流输送,避免雨水滴落在设备的周围,造成水位的增加,提高了设备周围土壤干燥的速率,便于施工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莫鲲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德思达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