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7473发布日期:2021-06-22 15:4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也将呈现向区域资源整合,与农业、林业、水利、工业、科技、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共建共享的全域化、现代化旅游发展趋势。为了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城市大力支持经济型酒店发展,比如搭建蒙古包,这不仅能够解决游客的住宿问题,还可以吸引大量游客。而现有技术中用于旅游型酒店发展的蒙古包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居住的舒适性较差,也不便于建设或拆卸。而eps材料是一种轻型高分子聚合物,其加工形成的eps模块具有吸水性小、保温性好、质量轻及较高的机械强度等特点。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包括水平设置的圆形底座;所述圆形底座的上表面边缘处沿环形方向均布竖直固定有多个第一支撑杆;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固定装设有一第一eps模块板;多个所述第一eps模块板之间形成一围墙结构,且至少一所述第一eps模块板的一表面具有一门洞结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部之间通过一支撑环相连接;所述支撑环的上方同轴设置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之间通过一第二支撑杆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固定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顶板;所述顶板由第二eps模块板和第三eps模块板构成;多个所述顶板之间形成一穹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底座的上表面同轴固定有一限位底环;所述限位底环的内侧面与围墙结构的外侧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围墙结构的外周套设有一限位顶环;所述限位顶环与围墙结构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穹顶结构的内侧面至少内嵌有一个承载环;所述承载环与支撑环同轴设置;所述承载环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形底座上装设一由第一支撑杆、支撑环、第二支撑杆及连接环之间形成一支撑框架结构,利用多个第一eps模块板组成的围墙结构装设于多个第一支撑杆之间,并利用多个由第二eps模块板和第三eps模块板构成的顶板组成的穹顶结构装设于第一支撑杆之间,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便捷,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拼接性以及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生产成本较低,便于建设或拆卸,适合推广应用。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装设于圆形底座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第一eps模块板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环装设于穹顶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上槽开设于顶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下槽开设于顶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eps模块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eps模块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圆形底座,2-第一支撑杆,3-第一eps模块板,4-支撑环,5-连接环,6-第二支撑杆,7-顶板,8-限位底环,9-限位顶环,10-承载环,301-限位外延部,302-限位内沿部,701-第二eps模块板,702-第三eps模块板,a-安装上槽,b-安装下槽,c-定位外卡部,d-定位内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eps模块的拼接型蒙古包,包括包括水平设置的圆形底座1;圆形底座1采用木质材料制成;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边缘处沿环形方向均布竖直固定有多个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通过螺栓连接于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上;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杆2之间固定装设有一呈弧形结构的第一eps模块板3;多个第一eps模块板3之间形成一围墙结构,其中一个第一eps模块板3的一表面具有一门洞结构,且其中另外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eps模块板3的一表面均具有一窗口结构;圆形底座1的上表面同轴固定有一限位底环8;限位底环8的内侧面与围墙结构的外侧相贴合,且限位底环8的内侧面与围墙结构的外侧相之间可填充胶液,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以及连接稳定性;围墙结构的外周套设有一限位顶环9;限位顶环9与围墙结构过盈配合;

多个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部之间通过一支撑环4相连接;支撑环4内嵌于围墙结构的上部;支撑环4焊接于第一支撑杆2的内侧,且支撑环4的安装位置低于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位置;支撑环4的上方同轴设置有一连接环5;连接环5与支撑环4之间沿环形方向均布固定设置有多个呈弧形结构的第二支撑杆6;多个第二支撑杆6的位置与多个第一支撑杆2一一对应;第二支撑杆6的下端与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通过焊接工艺连接,且第二支撑杆6的上端与连接环4的外表面通过焊接工艺连接;第一支撑杆2、支撑环4、第二支撑杆6及连接环5之间形成一支撑框架结构;相邻两个第二支撑杆6之间固定装设有一呈扇形结构的顶板7;顶板7由呈弧形结构的第二eps模块板701和呈弧形结构的第三eps模块板702构成;第一eps模块板3、第二eps模块板701以及第三eps模块板702均为改性石墨烯eps模块,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细;多个顶板7之间形成一穹顶结构;穹顶结构的内侧面内嵌有一对承载环10;一承载环10与第二eps模块板701位置上相对应,且另一承载环10与第三eps模块板702位置上相对应;承载环10与支撑环4同轴设置;承载环10与第二支撑杆6通过螺栓相连接,承载环10用于提高对穹顶结构的支撑强度以及连接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eps模块板3的相对两侧面分别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限位外延部301和一限位内沿部302;在相邻两个第一eps模块板3之间装配时,一第一eps模块板3的限位外延部301设置于另一第一eps模块板3的限位内沿部302的外侧,且该限位外延部301与该限位内沿部302之间相扣而形成一供第一支撑杆2安装的直型腔道;直型腔道的内侧壁与第一支撑杆2的外表面之间可通过胶液相连接。

具体地,如图6-9所示,顶板7的相对两侧面分别设置有一安装上槽a和一安装下槽b;在相邻两个顶板7之间装配时,一顶板7的安装上槽a设置于另一顶板7的安装下槽b的外侧,且该安装上槽a与该安装下槽b之间相扣而形成一供第二支撑杆6安装的弧形腔道;弧形腔道的内侧壁与第二支撑杆6的外表面可通过胶液相连接。

具体地,如图6-9所示,对于由第二eps模块板701和第三eps模块板702相连接而构成的顶板7,第二eps模块板701的下边沿设置有一呈钩状结构的定位外卡部c,第三eps模块板702的上边沿设置有一呈钩状结构的定位内卡部d;当对顶板7进行组装时,将第二eps模块板701的定位外卡部c卡装于第三eps模块板702的定位内卡部d上,两者互为勾连而形成一稳定的连接结构。

具体地,如图6-9所示,第二eps模块板701的内表面与第三eps模块板702的内表面均开设有一用于安装承载环10的弧形槽道;弧形槽道与弧形腔道之间为相连通结构,从而能够满足承载环10与第二支撑杆6之间的连接要求。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