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K板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29842发布日期:2021-06-11 21:45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PK板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k板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pk板是一种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板,在建筑工程领域,通过预制pk板,在施工现场可以通过拼接的方式快速组合成墙板,能够缩短施工工期。

相关技术中的通过吊车将pk板起吊至施工楼层,然后进行排序拼装成层板,在层板上浇筑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楼板。

然而,发明人发现上述相关技术的存在以下缺陷:起吊时只是钩住pk板的脊板部位,使得脊板部位应力较为集中,容易造成pk板的结构损害,另外在吊装到位后直接将pk板下放到支撑系统上,容易造成pk板损害,影响施工质量,浪费建筑材料延长了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防止pk板损害,提高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本申请提供了一种pk板施工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pk板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pk板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pk板进场堆放:预制pk板应按照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

s2、安装模板支撑:包括墙边结构支撑和梁边结构支撑;

s3、吊装:采用专用吊装设备将pk板平齐吊装在墙边结构支撑和梁边结构支撑上,pk板中部通过缓冲支撑结构进行支撑;

s4、设置楼板预留孔洞:pk板上需开孔时,根据等强代换的原则配筋补强;

s5、板间抹缝:相邻pk板之间缝隙进行砂浆抹缝或细石混凝土灌缝处理;

s6、布置钢筋及管线:预埋管线可布置于pk板脊板间并从脊板预留孔中穿过;

s7、浇筑叠合层混凝土;

s8、拆除板底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吊装的过程中对pk板实现多点抓持和托举,可以防止pk板结构变形,同时在下放的过程中,通过缓冲支撑结构可以减少pk板与模板的硬性支撑,对pk板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pk板发生结构变形或者损害。

可选的,所述s1中,各层pk板底板下部设置垫木,垫木底部设有橡胶垫片,垫木上下对齐不脱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垫木可以防止上下层之间的pk板相互碰撞造成结构损害。

可选的,所述步骤s3中墙边结构支撑包括固定的剪力墙模板,所述剪力墙模板内设有剪力墙钢筋笼,所述pk板的胡子筋与剪力墙钢筋笼固定连接;

所述梁边结构支撑包括固定的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所述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内设有梁钢筋笼,所述pk板的胡子筋与梁钢筋笼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胡子筋与剪力墙钢筋笼进行固定,之后再浇筑混凝土,浇筑后pk板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梁侧模板和梁底模板形成梁体形成的空间,在此空间内固定梁钢筋笼,胡子筋与梁钢筋笼之间固定连接,浇筑混凝土后pk板与梁体的连接更为牢固,整体性更好。

可选的,所述缓冲支撑结构包括多个底端固定的平齐的立柱,立柱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木条,支撑木条内镶嵌有气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放pk板时,pk板的下侧面首先接触到气弹簧,气弹簧能够对pk板形成缓冲式的支撑,避免pk板与模板直接接触造成结构损伤或者破坏。

可选的,所述吊装设备包括起吊主梁,所述起吊主梁通过通过绳索连接起吊横杆,所述起吊横杆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脊板起吊组件,所述脊板起吊组件包括第一起吊臂和第二起吊臂,所述第一起吊臂和第二起吊臂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起吊臂和第二起吊臂上均连接底板起吊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脊板起吊组件在起吊的过程中可以夹持并钩住pk板的脊板部分,通过设置底板起吊组件,还可在起吊的过程中同时对底板进行起吊,使得pk板的脊板和底板同时受力,减少了对pk板的结构损害

可选的,所述底板起吊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起吊臂和第二起吊臂的两个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臂,所述调节臂上套设有延展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臂与第一起吊臂和第二起吊臂连接在一起,在第一起吊臂和第二起吊臂相对收缩时,两个连接臂也相对收缩,带动调节臂也相对收缩,同时调节臂上的延展臂同样收缩,用于pk板的底板下侧进行起吊。

可选的,所述步骤s4中,开孔时预留孔洞洞口直径小于等于60mm,且开孔应避开脊板及预应力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开口过大对整体pk板造成结构性的损伤,开孔位置的选择也能进一步保证整体pk板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步骤5中砂浆强度等级不宜小于m1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采用膨胀砂浆或膨胀混凝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抹缝处理能够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顺着缝隙下漏。

可选的,所述步骤s7浇注叠合层混凝土前,必须将pk板表面清扫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不得留有积水,浇注叠合层混凝土时,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新浇筑混凝土与pk板连接的稳定性,整体性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吊装的过程中对pk板实现多点抓持和托举,可以防止pk板结构变形,同时在下放的过程中,通过缓冲支撑结构可以减少pk板与模板的硬性支撑,对pk板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pk板发生结构变形或者损害,能够节省建筑耗材,提高层板的浇筑质量,缩短工期。

2.胡子筋与剪力墙钢筋笼和梁钢筋笼进行固定,浇筑混凝土后pk板与梁体的连接更为牢固,整体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流程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冲支撑结构中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吊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pk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边结构支撑;2、梁边结构支撑;3、缓冲支撑结构;4、预留孔洞;5、吊装设备;110、剪力墙模板;120、剪力墙钢筋笼;210、梁侧模板;220、梁底模板;230、梁钢筋笼;310、立柱;320、支撑木条;330、气弹簧;400、pk板;410、胡子筋;510、起吊主梁;520、绳索;530、起吊横杆;540、脊板起吊组件;541、第一起吊臂;542、第二起吊臂;543、抓起臂;550、底板起吊组件;551、连接臂;552、调节臂;553、延展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开了一种pk板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参照图1,一种pk板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pk板进场堆放;s2、安装模板支撑;s3、吊装;s4、设置楼板预留孔洞4;s5、板间抹缝;s6、布置钢筋及管线;s7、浇筑叠合层混凝土;s8、拆除板底支撑。

s1、pk板进场堆放:进场堆放时,场地应夯实平整,并设有排水措施,pk板400应按照不同型号、规格分类堆放,pk板400应采用脊板朝上叠放的堆放形式,各层预制带pk板400的底板下部应设置垫木,垫木底部应设橡胶垫片,垫木应上下对齐,不得脱空,堆放层数不应大于7层,并应有稳固措施,上述堆放方式可以防止上下层之间的pk板400相互碰撞造成结构损害。

参照图2,步骤s2、安装模板支撑:包括安装墙边结构支撑1和梁边结构支撑2;墙边结构支撑1包括固定的剪力墙模板110,所述剪力墙模板110内设有剪力墙钢筋笼120,pk板400的胡子筋410与剪力墙钢筋笼120固定连接;通过在剪力墙模板110内设置剪力墙钢筋笼120,然后浇筑混凝土可以形成剪力墙,pk板400的胡子筋410与剪力墙钢筋笼120固定连接。胡子筋410与剪力墙钢筋笼120进行固定,之后再浇筑混凝土,浇筑后pk板400与剪力墙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的梁边结构支撑2包括固定的梁侧模板210和梁底模板220,梁侧模板210和梁底模板220内设有梁钢筋笼230,pk板400的胡子筋410与梁钢筋笼230固定连接;梁侧模板210和梁底模板220固定好后形成合模状态,在合模内固定梁钢筋笼230在浇筑混凝土后可以形成梁体,pk板400的胡子筋410与梁钢筋笼230固定连接,胡子筋410与梁钢筋笼230之间固定连接,浇筑混凝土后pk板400与梁体的连接更为牢固。

参照图3,所述缓冲支撑结构3包括多个底端固定的平齐的立柱310,立柱310上部固定连接支撑木条320,支撑木条320内镶嵌有气弹簧330。在下放pk板400时,pk板400的下侧面首先接触到气弹簧330,气弹簧330能够对pk板400形成缓冲式的支撑,避免pk板400与模板直接接触造成结构损伤或者破坏。

s3、吊装:采用专用吊装设备5将pk板400平齐吊装在墙边结构支撑1和梁边结构支撑2上,pk板400中部通过缓冲支撑结构3进行支撑;

参照图4,上述吊装设备5包括起吊主梁510,起吊主梁510采用高强度钢板焊接而成,足够承受pk板的重力,起吊主梁510通过钢丝绳与吊车的动力臂连接,起吊主梁510通过通过绳索520连接起吊横杆530,起吊横杆530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脊板起吊组件540,脊板起吊组件540在起吊的过程中可以夹持并钩住pk板的脊板部分;具体的,脊板起吊组件540包括第一起吊臂541和第二起吊臂542,第一起吊臂541和第二起吊臂542中部铰接,第一起吊臂541和第二起吊臂542上均连接底板起吊组件550,底板起吊组件550与脊板起吊组件540在起吊的过程中同步动作,底板起吊组件550可在起吊的过程中同时对底板进行起吊,使得pk板的脊板和底板同时受力,减少了对pk板的结构损害。

参照图4,其中的底板起吊组件550包括连接在第一起吊臂541和第二起吊臂542的两个连接臂551,所述连接臂551的下端连接有调节臂552,所述调节臂552上套设有延展臂553。将连接臂551与第一起吊臂541和第二起吊臂542连接在一起,在第一起吊臂541和第二起吊臂542相对收缩时,两个连接臂551也相对收缩,带动调节臂552也相对收缩,同时调节臂552上的延展臂553同样收缩,用于pk板400的底板下侧进行起吊。

参照图5,s4、设置楼板预留孔洞4:pk板400上需开孔时,根据等强代换的原则配筋补强。即在预留孔洞4四周配置附加钢筋。洞口直径需小于等于60mm,且开洞应避开脊板及预应力钢筋,严禁截断预应力钢筋。根据板面荷载的大小每侧选用不小于2φ8的附加钢筋。垂直于脊板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至脊板边,平行于脊板方向的附加钢筋应伸过洞边距离不小于40d(d为附加钢筋直径)。

s5、板间抹缝:相邻pk板400之间缝隙进行砂浆抹缝或细石混凝土灌缝处理;为防止浇注叠合层混凝土时漏浆,应对拼缝进行砂浆抹缝或细石混凝土灌缝处理,砂浆强度等级不宜小于m1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20,且宜采用膨胀砂浆或膨胀混凝土。

s6、布置钢筋及管线:预埋管线可布置于pk板400的脊板间并从脊板上预留孔中穿过;开关盒、灯台、烟感器等应选在板拼缝处安装,若不在拼缝处,可以选择在需要安装的位置留出合适宽度的现浇板带。绑扎板面负筋及分布筋时先将垂直于脊板方向的支座负筋或分布筋放置于脊板上;再将平行于脊板方向的负筋或分布筋放置于垂直脊板方向的支座负筋或分布筋的下方,同时两个方向的板面钢筋绑扎连接。

s7、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叠合层混凝土的浇注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相关规定的要求。浇注叠合层混凝土前,必须将pk板400表面清扫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不得留有积水。当气温低于5℃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有关冬期施工的规定。浇注叠合层混凝土时,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以保证后浇混凝土与pk板400叠合成一整体。同时要求布料均匀,布料的堆积高度严格按现浇层厚度加施工活荷载1.5kn/m2控制,荷载不均匀时单板范围内折算均布荷载不宜大于1.0kn/m2,否则应采取加强措施。浇注完成后,应按相关施工规范规定对混凝土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天。

s8、拆除板底支撑:pk板400拆除底部支撑时叠合层混凝土的强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中相关规定的要求。拆除pk板400的底部支撑时,叠合层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