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81304发布日期:2022-05-11 1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包括主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柱(2),下支撑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柱(3),上支撑柱(3)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4),转动轴(4)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接触板(5),支撑接触板(5)与上支撑柱(3)通过转动轴(4)转动连接,支撑接触板(5)的底部以及转动轴(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转动块(6),下支撑柱(2)的外圈螺纹转动连接有带动装置(7),带动装置(7)与连接转动块(6)之间设置有联动杆(8),联动杆(8)的前后表面上端设置有转动柱(9),联动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片(10),转动柱(9)插入连接转动块(6)的内部转动连接,放置片(10)插入带动装置(7)内部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柱(2)为螺纹杆,上支撑柱(3)为矩形柱,连接转动块(6)为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圆环块,转动柱(9)为半径大小与连接转动块(6)内圈半径大小相匹配的圆柱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装置(7)包括带动块(11)、转动螺纹槽(12)以及放置槽(13),带动块(11)为内圈半径大小与下支撑柱(2)相匹配的圆环块,带动块(11)的内侧表面开设有转动螺纹槽(12),带动块(11)位于下支撑柱(2)的外圈通过转动螺纹槽(12)与下支撑柱(2)螺纹连接,带动块(11)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13)为宽度大小与联动杆(8)相匹配的圆环孔,放置槽(13)内部开设有宽度与放置片(10)相匹配的圆环槽,放置片(10)插入放置槽(13)内部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1)的底部四角固定连接有四个滚轮(14),主支撑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中部开设有固定孔(1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15)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柱(16),固定螺柱(16)为半径大小与固定孔(15)相匹配的螺纹柱,固定螺柱(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为矩形板,固定板(17)底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摩擦块(1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其特征在于:主支撑板(1)上表面以及固定孔(15)外圈开设有放置孔(19),放置孔(19)为圆环槽,放置孔(19)的上端设置有转动环(20),转动环(20)为内圈半径大小与下支撑柱(2)相匹配的圆环块,转动环(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放置环(21),放置环(21)为大小与放置孔(19)相匹配的圆环块,转动环(20)的外圈设置有绕圆周均匀分布的转动块(22),转动环(20)的内圈开设有带动螺纹槽(23),放置环(21)插入放置孔(19)内部,固定螺柱(16)与转动块(22)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方便使用的建筑支撑架,涉及到建筑施工领域,包括主支撑板,所述主支撑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带动块、下支撑柱以及联动杆,在支撑非水平建筑面时,将在下支撑柱上转动带动块,使得带动块在下支撑柱外表面上下移动,此时将联动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转动柱在连接转动块内部转动,以此带动支撑接触板以转动轴为轴向左或向右倾斜直至与需要支撑的建筑面倾斜度相匹配,以此实现该装置对非水平建筑面的支撑效果,当支撑水平建筑面时,重复上述步骤将支撑接触板调整至水平即可,以此实现该装置对多种倾斜角度建筑面的支撑效果,适合现代建筑发展使用,具有较强实用性。具有较强实用性。具有较强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起凤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8
技术公布日:2022/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