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仿瓷仿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899956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仿瓷仿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仿瓷仿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墙面及天花板贴面装饰材料和家具的面板。属于在人造石中加入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或属于含木材锯末用干燥方法制造基本上是扁平物品的制造。
当前,人造石的建筑装饰材料普遍采用菱镁粉、卤水、锯末拌合制成。中国专利85106409公开了一种用沙石、粉煤灰或陶粒砂取代锯末的菱镁粉人造大理石材料。此类菱镁粉材料原料来源不广,卤水的配制要求较严,总的成本偏高,且强度较低,使其用途受限制而较窄,另外,中国专利87166384公开一种人造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其粘结剂用糯米稀和改性脲醛树脂胶,其原材料成本高,产品价格高,虽然有较好的木材性能,但产品因价高而使销路差。此外,日常使用的建筑装饰用瓷板,其规格尺寸不大,且易破损,给运输和使用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价格较低、制造容易、产品强度较高,具有近似木材和瓷性能的仿瓷仿木材料。
本发明是用这样方式完成的本发明以水泥为胶结剂,在水泥中加入玻璃纤维和膨胀珍珠岩或锯末。仿瓷材料按容积比的材料配比是水泥∶膨胀珍珠岩=0.8~1.1∶0.9~1.5。仿木材料按容积比的材料配比是水泥∶锯末=0.8~1.1∶0.9~1.5。仿瓷、仿木材料玻璃纤维用量是厚度在2厘米以内的每平方米的仿瓷、仿木材料面积用0.8~1.2公斤,厚度超过2厘米时,用量按比例适当增加。玻璃纤维在水泥同膨胀珍珠岩或锯末的混料中按层加入或同混料均匀混合。玻璃纤维按层加入是用放一层玻璃纤维,再加一层混料的交替方式成型。
本发明所用原材料为水泥、玻璃纤维和膨胀珍珠岩或锯末。在水泥、玻璃纤维和膨胀珍珠岩或水泥、玻璃纤维和锯末两类配方中,玻璃纤维加入量均以按成品厚度和成品材料面积计算,每平方米用量可以一次加入一起同水泥、膨胀珍珠岩或锯末均匀混合。也可以将玻璃纤维用量分一层或几层分布加入。其制作均是加水将混合料调成浆状,然后在模内浇注成型。也可以是放一层玻璃纤维丝浇入浆状混料成层状,再放一层玻璃纤维丝又再浇入浆状混料,如此反复,直至达到要求厚度材料为止。对需要加色的材料,在混合料中加入矿物颜料一起拌混,矿物颜料加入量是水泥用量(重量比)的5%。混合料在模内浇满,待自然干燥一天后,可松模,再将材料放入水中自然养护。一般水中养护时间是夏天用三天左右,冬天用1天左右。经水中养护后材料即可取出待用。为了保证材料表面光滑,模具要求光滑,常为用木板做模板,再用有机玻璃或塑料板贴模壁。对用作家具台板或对面板有较高要求的可在材料表面加一层玻璃钢。所用的水泥一般为425、525、625号硅酸盐水泥,或其它类型水泥。如要求仿瓷板耐温800℃左右,则水泥选用耐火水泥。
膨胀珍珠岩粉厚度为1.5厘米的仿瓷板配方(容积比)水泥∶膨胀珍珠岩=1∶1,玻璃纤维每平方米面积板材用量1公斤,矿物颜料是铁红。
耐800℃温度的仿瓷板配方中的水泥用耐火水泥。厚度为1.5厘米的仿木板配方(容积比)水泥∶锯末=1∶1,玻璃纤维每平方米面积板材用量1公斤。
本发明的仿瓷仿木材料均可用常规加工木材方法加工,可以铇、锯、钉、钻。原材料来源广泛,造价低,强度较高,成品材料较木板价格低60%~80%。材料可以根据需要做成不同厚度和不同规格板材、管材。材料表面光滑平整,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耐温性能较好。仿瓷材料不变形,不开裂,防湿性能比木材好。
本发明的材料可用作建筑装饰材料、家具面板、大型瓷板、管材和各种陶瓷制品。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仿瓷、仿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以水泥为胶结剂,其特征是在水泥中加入玻璃纤维和膨胀珍珠岩或锯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瓷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水泥∶膨胀珍珠岩=0.8~1.1∶0.9~1.5(容积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水泥∶锯末=0.8~1.1∶0.9~1.5(容积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玻璃纤维用量是厚度在2厘米以内的每平方米仿瓷、仿木材料面积用0.8~1.2公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玻璃纤维在混料中按层加入或同混料均匀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是玻璃纤维按层加入是用放一层玻璃纤维,再加一层混料的交替方式成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仿瓷仿木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墙面及天花板贴面装饰材料和家具的面板。采用来源广泛的水泥、玻璃纤维和膨胀珍珠岩或锯末作原料。仿瓷仿木材料适于常规木材加工方法,可以铇、锯、钻、钉。产品成本比木板低60至80%。耐温性能好、强度较高、不开裂、表面光滑平整。特别适于制造各种大型、中型的瓷板、家具面板、管材和各种陶瓷制品。
文档编号E04C2/26GK1041631SQ8910579
公开日1990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克林, 黄蒙齐, 冯金鱼, 冯建良 申请人:李克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