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56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的水泥制管机磨头。
传统的水泥制管机磨头在动力带动下旋转,采用挤压法,依靠压脚将管料铺平压实,因压脚与管料的摩擦系数大,需要的动力大,压脚磨损快,且制出的水泥管密实程度、抗渗性能、抗爆性能不很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水泥制管机磨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包括磨头体3及与磨头体3固定连接的压脚1,磨头体3上装有滚轮2,滚轮2在压脚1的旁边,位置略低于压脚1,滚轮2呈圆柱形;滚轮2上的轮套4与轴7之间装有轴承5,并由密封圈6密封,轴7与磨头体3固定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当磨头体旋转时,压脚只起将管料铺平初压及顶托磨头上升的作用,压实管料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滚轮上。因滚轮与管料的接触面积比压脚与管料的接触面积小,故压强大,使管料压实,管材的密度增大,抗渗性能、抗爆性能大大提高,因压实管料的主要力量由依靠压脚的滑动挤压变为依靠滚轮的滚动碾压,摩擦系数减小,动力负荷减小,压脚磨损减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剖视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作描述。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包括磨头体3及与磨头体3固定连接的压脚1,磨头体3上装有滚轮2,滚轮2在压脚1的旁边,相互靠近的两侧间的间距为4mm,滚轮2的位置略低于压脚1,滚轮2的下部最低点比压脚1的下部最低点低5mm,滚轮2呈圆柱形,其直径为60mm,滚轮2上的轮套4与轴7之间装有两个轴承5,并由密封圈6密封,轴7与磨头体3用螺纹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磨头,以制400型石沫管为例比采用老式磨头每米增重10.7公斤,增重率为9.3%,密度由1.94增加2.12管材抗内水压由2.42MPa,抗渗性能提高32%,动力负荷由4.5千瓦降至3.5千瓦,节电近30%。一个滚轮轮套可用来生产5200m管材,更换一次轮套只用一元钱。因压脚摩擦力减小,减小了压脚更换次数,降低了造价。
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包括磨头体3及与磨头体3固定连接的压脚1,其特征在于磨头体3上装有滚轮2,滚轮2在压脚1旁边,位置略低于压脚1,滚轮2呈圆柱形;滚轮2上的轮套4与轴7之间装有轴承5,并由密封圈6密封,轴7与磨头体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其特征在于轴7与磨头体3的固定连接是采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其特征在于滚轮2与压脚1的相互靠近的两侧间距为4mm,滚轮2的下部最低点比压脚1的下部最低点低5mm。
专利摘要一种水泥制管机磨头,在原磨头基础上增设一个滚轮,滚轮安装在压脚后面,滚轮下部的最低点要比压脚下部的最低点低。压脚只起将管料铺平初压及顶托磨头上升的作用,压实管料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滚轮上。因滚轮与管料的接触面积比压脚与管料的接触面积要小,故压强大,使管料压实,管材密度增大、抗渗性能提高。因压实管料的主要力量由依靠压脚的滑动挤压变为依靠滚轮的滚动碾压,摩擦系数减小,动力负荷减小,压脚磨损减小。
文档编号B28B21/00GK2052338SQ89205759
公开日1990年2月7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6日
发明者韦兆坤, 朱忠来, 孙久峰, 王咸福, 刘振立, 赵广来 申请人:韦兆坤, 朱忠来, 孙久峰, 王咸福, 刘振立, 赵广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