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排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502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料排风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楼用的一种新型建筑配件,特别是卫生间、厕所、厨房用的自然排风道。
目前楼房用的排风道是用菱苦土预制成型,长度每层楼为一节,截面为矩形,附墙安装。不足之处是副排风道的高度与主排风道的高度相同,而副排风道只是在通风窗以上部分起到排风作用,而通风窗以下部分只是为了矩形截面的外形整齐,只占位置不参加工作,既浪费材料又增加了平面的占用面积,再加上壁厚的原因,使得矩形排风道十分笨重,安装也很不方便;表面还需抹灰处理,增加湿作业的工作量;由于截面为矩形,排风窗的朝向受到一定限制。这是矩形排风道所不易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塑料排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想制造一种住宅楼卫生间、厕所、厨房用的塑料排风道,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园形主排风道(1)和副排风道(2),排风窗(4),承插接口(3)所组成。其中主排风道(1)为园形,是利用D=110或D=160毫米的建筑排水用硬塑料管材改制而成。在与副排风道接触的上端割一个通风用的通风孔(6),在主排风道(1)的最上端加工有承插接口(3),其中副排风道(2)采用与主排风道(1)相同原材料的板材,通过现有技术的焊接或粘接成槽形;也可采用现有技术直接冲压或注射成型,在下端要割一个方孔、借助螺钉(5)固定通风窗(4)。其中主排风道(1)和副排风道(2)之间既可采用焊接和粘接为一体,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一次注射成型。这样室内的气体通过副排风道(2)上的排风窗(4),升入主排风道上的通风孔(6),进入主排风道(1)流向屋面。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是一种塑料排风道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为园形主排风道、2为副排风道、3为承插接口、4为排风窗、6为通风孔。
图2是一种塑料排风道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为园形主排风道、2为副排风道。
图3是一种塑料排风道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为园形主排风道、2为副排风道、3为承插接口、4为通风窗、5为螺钉。
图4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中1为园形主排风道、2为副排风道、3为承插接口、4为通风窗、5为螺钉、6为通风孔。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于排风窗(4)的上口低于通风孔(6)的下口,这样就不会使下一层主排风道中的气体倒流进排风窗(4)。排风窗(4)可采用现有技术注射成方格网。承插接口(3)可采用热胀成型。本排风道的长度应根据需要制成每层楼为一节,也可制成比副排风道(2)稍长一些为一节,在现场组装。本实用新型应根据房屋结构的要求,可设在墙体内,也可设在墙体外,安装的方法与安装硬塑料排水管道的技术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进步1、由于用硬塑料制造排风道,它的自重轻,减轻制作和安装的劳动强度,施工的速度快,安全可靠。
2、由于副排风道将多余的部分去掉,只剩下起作用部分的一小段固定在主排风道的上方,节省了排风道在平面和空间的占用位置。
3、由于排风道的截面为园形,排风窗的朝向在安装时水平方向能任意调整,同时排风道的位置在房间内可沿四周灵活布置。
4、由于副排风道固定在主排风道的上方、好象挂上一件工艺品,对室内还能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住宅楼卫生间、厨房、厕所用的塑料排风道,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园形主排风道(1),副排风道(2),排风窗(4),承插接口(3)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排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园形主排风道(1),在与副排风道(2)接触的上端设有通风孔(6),在最上端设有承插接口(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排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副排风道(2),在其下端设有一个方孔,借助螺钉(5)固定排风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排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副排风道(2)固定在园形主排风道(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住宅楼工程用的一种新型塑料排风道,其特点是由主排风道和副排风道两部分组成,其中主排风道利用硬塑排水管材改制而成,在与副排风道接触的上端设有通风孔;副排风道用塑料板材制成一小段槽形,在下端也设有通风孔并固定通风窗;副排风道与主排风道焊接成一体。达到体积小、自重轻、安装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在厕所、卫生间、厨房内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E04F17/00GK2194946SQ9322890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2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2日
发明者周长春 申请人:周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