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312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号CN201320353973.4于2013年12月11日公开一种无避让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所述斜边轮包括斜边轮外套、轴套及T形轴,斜边轮外套呈锥台状,斜边轮外套设有中心开孔,中心开孔位于斜边轮外套小径端的内壁设有内限位台阶;T形轴由圆形压板和中心轴构成,中心轴设置在圆形压板的一端,T形轴从斜边轮外套小径端往中心开孔内插入,圆形压板抵靠在内限位台阶上,轴套套设在中心轴外、并位于中心轴与中心开孔之间。该结构的斜边轮只依靠其锥形面导向,运行过程中不够平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导线效果好的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包括呈锥台状的轮体,其特征是,所述轮体一端外周设有导向凸边。
[0005]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一种方案,所述导向凸边设置在轮体宽的一端。
[0006]所述导向凸边与轮体外周锥面圆弧过渡。
[0007]所述轮体用于单轨停车设备,单轨停车设备设有一条端面呈工字形支承导轨和在支承导轨上行走的移动机箱,轮体设置在移动机箱底部、并夹设在支承导轨两侧,轮体的外周锥形面与支承导轨凹面滚动配合,轮体的导向凸边位于支承导轨上部的左右两侧外、与支承导轨导向配合。
[0008]所述轮体用于双轨停车设备,双轨停车设备设有两条端面呈工字形支承导轨和同时在两条支承导轨上行走的移动机箱,轮体设置在移动机箱底部、并位于两条支承导轨的内侧,轮体的外周锥形面与支承导轨内侧凹面滚动配合,轮体的导向凸边位于支承导轨上部的内侧外、与支承导轨导向配合。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I)此款停车设备用斜边轮通过增设导向凸边后,除了其锥形面能与导轨某些面导向配合外,其导向凸边也能与导轨的其它面导向配合,从而实现与导轨具有较好的导向配合关系,使得停车设备的移动机箱运行更顺畅。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发明另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3]参见图1所示,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包括呈锥台状的轮体1,其特征是,所述轮体I 一端外周设有导向凸边11。
[0014]所述导向凸边11设置在轮体I宽的一端。
[0015]所述导向凸边11与轮体I外周锥面圆弧过渡。
[0016]所述轮体I用于单轨停车设备,单轨停车设备设有一条端面呈工字形支承导轨2和在支承导轨2上行走的移动机箱,轮体I设置在移动机箱底部、并夹设在支承导轨2两侧,轮体I的外周锥形面与支承导轨2凹面滚动配合,轮体I的导向凸边11位于支承导轨2上部的左右两侧外、与支承导轨2导向配合。
[0017]参见图2所示,所述轮体I用于双轨停车设备,双轨停车设备设有两条端面呈工字形支承导轨2和同时在两条支承导轨2上行走的移动机箱,轮体I设置在移动机箱底部、并位于两条支承导轨2的内侧,轮体I的外周锥形面与支承导轨2内侧凹面滚动配合,轮体I的导向凸边11位于支承导轨2上部的内侧外、与支承导轨2导向配合。
【主权项】
1.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包括呈锥台状的轮体,其特征是,所述轮体一端外周设有导向凸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凸边设置在轮体宽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凸边与轮体外周锥面圆弧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其特征是,所述轮体用于单轨停车设备,单轨停车设备设有一条端面呈工字形支承导轨和在支承导轨上行走的移动机箱,轮体设置在移动机箱底部、并夹设在支承导轨两侧,轮体的外周锥形面与支承导轨凹面滚动配合,轮体的导向凸边位于支承导轨上部的左右两侧外、与支承导轨导向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其特征是,所述轮体用于双轨停车设备,双轨停车设备设有两条端面呈工字形支承导轨和同时在两条支承导轨上行走的移动机箱,轮体设置在移动机箱底部、并位于两条支承导轨的内侧,轮体的外周锥形面与支承导轨内侧凹面滚动配合,轮体的导向凸边位于支承导轨上部的内侧外、与支承导轨导向配合。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设备用斜边轮,包括呈锥台状的轮体,所述轮体一端外周设有导向凸边。此款停车设备用斜边轮通过增设导向凸边后,除了其锥形面能与导轨某些面导向配合外,其导向凸边也能与导轨的其它面导向配合,从而实现与导轨具有较好的导向配合关系,使得停车设备的移动机箱运行更顺畅。
【IPC分类】E04H6-42
【公开号】CN104763202
【申请号】CN201510171057
【发明人】廖国友
【申请人】廖国友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