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4746阅读:来源:国知局
侧肋板8也位于上翼缘板5和下翼缘板6之间并且分别与上翼缘板5和下翼缘板6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肋板7的后端和右侧肋板8的后端均与封板10连接;所述上翼缘板5的后端和下翼缘板6的后端也均与封板10连接;所述封板10用于与杆件11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肋板7、下翼缘板6、右侧肋板8和上翼缘板5围合成套筒空腔;所述肋板3伸入套筒空腔内;所述肋板3的数量与杆件端部套筒的数量相等;所述肋板3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
[0026]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肋板3通过螺栓9尤其是高强螺栓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肋板3上设有通孔,所述左侧肋板7和右侧肋板8上也设有通孔;螺栓9依次穿过左侧肋板7上的通孔、肋板3上的通孔和右侧肋板8上的通孔,将肋板3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肋板3上设有2个用于与杆件端部套筒连接的通孔。所述中心圆筒I上部的端面盖板2与上翼缘板5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螺栓4可以为高强螺栓;所述中心圆筒I下部的端面盖板2与下翼缘板6之间也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杆件端部套筒的数量为N,N ^ 1?所述肋板3以中心圆筒I的轴线为中心以放射状分布在中心圆筒I筒壁外;所述肋板3与中心圆筒I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肋板3与中心圆筒上部的端面盖板2之间的间距与上翼缘板5的厚度相等;所述肋板3与中心圆筒下部的端面盖板2之间的间距与下翼缘板6的厚度相等。左侧肋板7和右侧肋板8之间的间距与肋板3的厚度相等。
[0027]中心毂由中心圆筒与端面盖板、肋板焊接组成;杆件端部套筒的各部件:左侧肋板、右侧肋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封板均在工厂预制,杆件端部套筒通过封板与杆件11的端面焊接;在施工现场,不需现场焊接,只需将中心毂与杆件端部套筒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即装配成网壳结构。本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通过中心毂与杆件端部套筒的通孔来实现施工定位,并通过左侧肋板、右侧肋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等实现杆件的空间角度调节,施工速度快,降低了构件加工以及现场施工难度。
[0028]实施例2
参见图5,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详述,不同之处在于杆件端部套筒为6个,相应的连接6根杆件11。作为优选方案,参见图6,根据6根杆件11在中心毂中面内设计角度分布肋板3,相邻杆件夹角分别为α「α 6。
[0029]实施例3 参见图7,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再详述,不同之处在于杆件端部套筒为2个,相应的连接2根杆件11。作为优选方案,参见图7,两根杆件11相对于中心毂中面呈不同的倾角Θ 2;参见图8,且两根杆件11分别为矩形钢管和工字钢。
【主权项】
1.一种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 包括中心毂和杆件端部套筒;所述中心毂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 中心毂包括中心圆筒(I)、端面盖板(2)和肋板(3);所述肋板(3)固定连接在中心圆筒(I)的筒壁上;所述端面盖板(2)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中心圆筒(I)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肋板(3)位于两个端面盖板(2)之间;所述肋板(3)与端面盖板(2)之间留有间距; 所述杆件端部套筒包括左侧肋板(7)、右侧肋板(8)、封板(10)、上翼缘板(5)和下翼缘板(9);所述左侧肋板(7)位于上翼缘板(5)和下翼缘板(6)之间并且分别与上翼缘板(5)和下翼缘板¢)固定连接;所述右侧肋板(8)也位于上翼缘板(5)和下翼缘板(6)之间并且分别与上翼缘板(5)和下翼缘板(6)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肋板(7)的后端和右侧肋板(8)的后端均与封板(10)连接;所述上翼缘板(5)的后端和下翼缘板(6)的后端也均与封板(10)连接;所述封板(10)用于与杆件(11)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左侧肋板(7)、下翼缘板(6)、右侧肋板(8)和上翼缘板(5)围合成套筒空腔;所述肋板(3)伸入套筒空腔内;所述肋板(3)的数量与杆件端部套筒的数量相等;所述肋板(3)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3)通过螺栓(9)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肋板(3)上设有通孔,所述左侧肋板(7)和右侧肋板(8)上也设有通孔;螺栓(9)依次穿过左侧肋板(7)上的通孔、肋板(3)上的通孔和右侧肋板(8)上的通孔,将肋板(3)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3)上设有2个用于与杆件端部套筒连接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圆筒(I)上部的端面盖板(2)与上翼缘板(5)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所述中心圆筒(I)下部的端面盖板(2)与下翼缘板(6)之间也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端部套筒数量为N,N兰I。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3)以中心圆筒⑴的轴线为中心以放射状分布在中心圆筒⑴筒壁外;所述肋板⑶与中心圆筒(I)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3)与中心圆筒(I)上部的端面盖板(2)之间的间距与上翼缘板(5)的厚度相等;所述肋板(3)与中心圆筒(I)下部的端面盖板(2)之间的间距与下翼缘板(6)的厚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其特征在于:左侧肋板(7)和右侧肋板(8)之间的间距与肋板(3)的厚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层网壳装配式节点,包括中心毂和杆件端部套筒;中心毂包括中心圆筒、端面盖板和肋板;肋板固定连接在中心圆筒的筒壁上;端面盖板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中心圆筒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肋板位于两个端面盖板之间;肋板与端面盖板之间留有间距;杆件端部套筒包括左侧肋板、右侧肋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左侧肋板、下翼缘板、右侧肋板和上翼缘板围合成套筒空腔;肋板伸入套筒空腔内;肋板的数量与杆件端部套筒的数量相等;肋板与杆件端部套筒固定连接。本技术构造简单、整体性好、抗弯刚度大,施工现场可直接装配组装,施工简便,适用于单层网壳结构,尤其是自由曲面单层网壳结构,实现了适应于单层网壳结构多杆件连接的不同空间角度的要求。
【IPC分类】E04B1-342, E04B1-58
【公开号】CN104775520
【申请号】CN201510170413
【发明人】李娜, 商苏成, 韩煦智, 朱彦, 杨栋, 马妍
【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