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40174阅读:来源:国知局
劲肋。在卷边6上沿纵向按一定规则设置孔洞,以增大加劲肋在混凝土中的嵌固效果,进而增强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和混凝土 5之间的相互作用。
[0043]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由两块扣合并焊接在一起的冷弯薄壁槽型钢7组成。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分为翼缘201和钢梁腹板202。所述翼缘201的宽度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的宽度相同。
[0044]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的一端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焊接。
[0045]所述竖向肋板11连接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侧壁和钢梁腹板202。
[0046]实施例中,竖向肋板11具有多块,与钢梁腹板202和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侧面焊接在一起。其中翼缘201处焊缝9传递钢梁弯矩。钢梁腹板202处焊缝10传递钢梁剪力。为了改善钢梁翼缘201传递拉力的能力,在每个翼缘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连接处设置了竖向肋板11。竖向肋板11靠近钢梁端内侧与钢梁翼缘201边缘通过角焊缝12连接。竖向肋板11与钢梁腹板202通过围焊缝13连接。竖向肋板11与柱钢管腹板15通过焊缝4和焊缝14连接。柱翼缘16与箱型钢梁通过焊缝4连接。最后在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内浇筑混凝土 5,形成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
[0047]先根据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截面形式和尺寸确定加劲肋设置部位。再确定组成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各冷弯薄壁型钢的形式和尺寸。然后按照正确的连接方式焊接成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根据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的截面尺寸确定冷弯薄壁槽型钢尺寸。在将两冷弯薄壁槽型钢扣合焊接在一起。将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的一端与柱肢端板采用角焊焊接,将竖向肋板11靠近钢梁内侧与钢梁翼缘边缘通过角焊接连接,竖向肋板11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通过围焊接连接。最后浇筑混凝土 5形成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
[0048]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为中空“T形”钢管,其他基本结构同实施例I。
[0049]参见图1的b部分,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由三块槽形型钢和三块一字形型钢组合而成。所述槽形型钢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槽形型钢的开口两侧具有内卷边6。所述一字形型钢的两侧长边具有卷边6。所述槽形型钢位于“T形”的三个端部。所述槽形型钢的开口都朝向“T形”的交点。槽形型钢之间通过一字形型钢连接。所述槽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在凹槽处采用塞焊焊接。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内部中空,其截面呈“T形”。
[0050]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为中空“L形”钢管,其他基本结构同实施例I。
[0051]参见图1的c部分,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由两块槽形型钢、四块一字形型钢和一块L形型钢组成。所述槽形型钢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槽形型钢的开口两侧具有内卷边6。所述一字形型钢的两侧长边具有卷边6。所述L形型钢的两侧长边具有内卷边6。所述槽形型钢位于“L形”的两端,其开口方向朝拐角处。所述L形型钢位于拐角的外边缘处。所述L形型钢与两端的槽形型钢之间都通过一字形型钢连接。拐角内边缘处为两块一字形型钢垂直相连(垂足位于两块一字形型钢的端面连接点)。两块一字形型钢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端的槽形型钢相连。所述槽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所述L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所述一字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在凹槽处采用塞焊焊接。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内部中空,其截面呈“L形”。
【主权项】
1.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混凝土(5)和若干块竖向肋板(11); 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是由四块槽形型钢组合而成;所述槽形型钢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槽形型钢的开口两侧具有内卷边出);所述槽形型钢开口两两相对;相邻槽形型钢的连接处形成凹槽;在凹槽处采用塞焊焊接;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内部中空,其截面呈“十字形”; 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由两块扣合并焊接在一起的冷弯薄壁槽型钢(7)组成;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分为翼缘(201)和钢梁腹板(202);所述翼缘(201)的宽度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的宽度相同; 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的一端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焊接; 所述竖向肋板(11)连接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柱肢的侧壁和钢梁腹板(202)。
2.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混凝土(5)和若干块竖向肋板(11); 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由三块槽形型钢和三块一字形型钢组合而成;所述槽形型钢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槽形型钢的开口两侧具有内卷边¢);所述一字形型钢的两侧长边具有卷边(6);所述槽形型钢位于“T形”的三个端部;所述槽形型钢的开口都朝向“T形”的交点;槽形型钢之间通过一字形型钢连接;所述槽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在凹槽处采用塞焊焊接;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内部中空,其截面呈“T形”; 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由两块扣合并焊接在一起的冷弯薄壁槽型钢(7)组成;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分为翼缘(201)和钢梁腹板(202);所述翼缘(201)的宽度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的宽度相同; 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的一端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焊接; 所述竖向肋板(11)连接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柱肢的侧壁和钢梁腹板(202)。
3.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混凝土 5和若干块竖向肋板(11); 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由三块槽形型钢、三块一字形型钢和一块L形型钢组成;所述槽形型钢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槽形型钢的开口两侧具有内卷边¢);所述一字形型钢的两侧长边具有卷边¢);所述L形型钢的两侧长边具有内卷边¢);所述槽形型钢位于“L形”的两端,其开口方向朝拐角处;所述L形型钢位于拐角的外边缘处;所述L形型钢与两端的槽形型钢之间都通过一字形型钢连接;拐角内边缘处是两块一字形型钢垂直相连,两块一字形型钢的另一端分别与两端的槽形型钢相连;所述槽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所述L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所述一字形型钢与一字形型钢在连接处形成凹槽;在凹槽处采用塞焊焊接;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内部中空,其截面呈“L形”; 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由两块扣合并焊接在一起的冷弯薄壁槽型钢(7)组成;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分为翼缘(201)和钢梁腹板(202);所述翼缘(201)的宽度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的宽度相同; 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的一端与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柱肢的立面焊接; 所述竖向肋板(11)连接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柱肢的侧壁和钢梁腹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内部填充混凝土(5)。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冷弯薄壁钢管(I)的材料为Q235碳素结构钢或Q3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边(6)直接作为异形钢管的加劲肋。 所述卷边(6)上沿纵向按一定规则设置有孔洞且孔洞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5)采用普通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或高性能混凝土。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弯薄壁箱型钢梁(2)的材料采用Q235碳素结构钢或Q3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肋板(11)的材料采用Q235碳素结构钢或Q345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异形冷弯薄壁钢管混凝土柱-冷弯薄壁箱型钢梁框架节点,包括冷弯薄壁型钢(槽形、L形和一字形)和内部现浇混凝土。组成钢管的各型钢其端部均设置有直角卷边,在相邻两个型钢接触位置形成的外部凹槽内进行塞焊,端部卷边形成加劲肋以限制钢管的局部屈曲,为了增强加劲肋和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可在卷边上沿纵向开设等间距洞口。本发明直接利用带卷边的冷弯薄壁型钢组成异形钢管,用钢量低于传统钢管混凝土柱,同时省去焊接加劲肋的施工工序,是一种力学性能良好、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形式。
【IPC分类】E04B1-58
【公开号】CN104863272
【申请号】CN201510293774
【发明人】杨远龙, 刘界鹏, 周绪红, 刘景琛, 徐创泽
【申请人】重庆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