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逆流的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3945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可防止逆流的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可防止逆流的瓦,更详细而言,涉及如下一种可防止逆流的瓦,其特征在于,在瓦的主体表面形成有具有排水槽的上部凸缘和供雨水排水的排水路,
[0002]在所述主体的背面,形成有用于排出霜花的引导凸起、用于使雨滴(S)无法逆流的背面、具有辅助凸起部的下部凸缘;
[0003]在所述主体的表面上部凸缘,形成有沿上下方贯通形成的排水槽,同时,形成有向下方开放的形状的排水路,所述排水路配置于所述上部凸缘的下部,以便雨水排水;
[0004]在所述主体的背面,为了排出霜花而形成有引导凸起和排水面,所述引导凸起配置于附着面的下部,呈左、右侧相向地在背面凸出的带状,倾斜得使左、右侧构成V形;所述排水面配置于所述引导凸起与贴紧槽之间,在背面平坦地形成,以便连接于所述贴紧槽,构成得可以使霜花沿着所述引导凸起流入背面的中央;形成有配置于所述排水面与下部凸缘之间的带状的辅助凸起,而且,下部凸缘倾斜地形成,使得背面越向上方越上升;构成得诱导流入所述排水面的霜花借助于凸出的辅助凸起而流向侧面,并滴落到位于下方的主体;排水路上宽下窄地构成,使得从主体的上部凸缘直至下部凸缘,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离,而且,最大限度宽阔地构成向两侧的表面积,切断雨水的逆流,因而能够防止漏水现象,构成得能够防止框架的腐蚀。
【背景技术】
[0005]—般而言,瓦是和好粘土,将其在模具中成型、干燥,在烧成炉中炼制而成,用作建筑物的屋顶材料,其种类根据形态和使用位置而构成檐瓦、平瓦、瓦灯、脊瓦、龙头、滴水凹瓦、滴水凸瓦等多样的形态和形状。
[0006]而且,如此制造的瓦在建筑物的上部,在由横木与纵木以格子状施工的木材框架上,沿上下方重叠摆放施工。
[0007]然后,把侧方邻接的瓦之间用名为覆瓦的瓦覆盖进行收尾。
[0008]另一方面,如果考查如图1所示的以往的瓦(1),呈四边板状,形成有左、右侧方翘起的圆形的主体(10),如果观察剖面,构成向下方凹陷的弧(ARC)形。
[0009]另外,在所述主体(10)的下部终端的背面凸出有下部凸缘(20),构成得防止排出的雨水沿着主体(10)背面逆流的现象。
[0010]而且,在所述主体(10)表面(15)的上部,凸出有上部凸缘(30),使得防止雨水逆流而漏水到框架的的现象。
[0011]其中,在所述主体(10)的左右侧方凸出形成有侧方凸缘(40),使得雨水无法向侧方漏水。
[0012]而且,为了对瓦⑴在框架上施工,如图2所示,在框架(F)中最下方的横木(T)上,摆放第一块瓦(1),在其上摆放第二块瓦(1),此时,使得下部凸缘(20)位于第一块瓦(1)的上部凸缘(30)下方。
[0013]通过这种方式,从下方向上方摆放瓦(1)并重叠地进行施工。
[0014]另一方面,如果考查如此形成的以往瓦(1)的问题,则如下。
[0015]第一,如图2所示,降雨时,沿所述主体(10)而流淌到下方的雨水沿着下部终端,在下部凸缘(20)的下端凝结。
[0016]此时,如果风逆向地刮,则雨滴越过配置于下方的瓦(1)的上部凸缘(30),滴落到框架(F)上,因而发生漏水,存在框架(F)被腐蚀的问题。
[0017]其中,这种现象在风逆向刮时发生,即使在瓦(1)在上下部重叠的状态下,在配置于上部的瓦(1)的下部凸缘(20)与配置于下部的瓦(1)的表面(15)之间发生缝隙,因而风充分穿过,雨滴也会逆流。
[0018]第二,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瓦(1)搭在框架(F)的施工结构,因而存在所述瓦
(1)因重力而向下方滑动掉落的问题。
[0019]第三,如图3所示,在瓦⑴支撑于框架(F)的横木⑴的状态下,由于所述主体
(10)的背面(13)为圆形面,因而在贴紧横木(T)的状态下,发生向箭头方向转动的现象。
[0020]因此,作业者踩着瓦(1)进行作业时,瓦(1)移动并掉落到地上,存在发生受伤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0021]第四,冬季,在瓦⑴的背面(13)发生的霜花沿着所述背面(13)流出,滴落到框架(F)上,存在使框架(F)腐蚀的问题。
[0022]现有技术文献
[0023]专利文献
[0024](专利文献0001)韩国外观设计注册第30-0564165号(2010.06.09)
[0025](专利文献000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3007675(2004.10.28)
[0026](专利文献0003)日本注册实用新型公报实用新型注册第3100423号(2004.01.07)
[0027](专利文献0004)日本公开实用新型公报53-095516号(1978.08.03)

【发明内容】

[0028]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2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逆流的瓦,构成得能够在切断雨水逆流的同时防止漏水现象,能够防止冬季在瓦背面发生的霜花沿着瓦背面流出并滴落到框架上对框架的腐蚀。
[0030]用于解决的问题的技术手段
[0031]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止逆流的瓦,所述瓦在主体表面形成有具有排水槽的上部凸缘和供雨水排水的排水路;
[0032]在所述主体的背面,形成有用于排出霜花的引导凸起、用于使雨滴(S)无法逆流的背面、具有辅助凸起部的下部凸缘;
[0033]在所述主体的表面上部凸缘,形成有沿上下方贯通形成的排水槽,同时,形成有向下方开放的形状的排水路,所述排水路配置于所述上部凸缘的下部,以便雨水排水;
[0034]在所述主体的背面,为了排出霜花而形成有引导凸起和排水面,所述引导凸起配置于附着面的下部,呈左、右侧相向地在背面凸出的带状,倾斜得使左、右侧构成V形,所述排水面配置于所述引导凸起与贴紧槽之间,在背面平坦地形成,以便连接于所述贴紧槽;构成得可以使霜花沿着所述引导凸起流入背面的中央;形成有配置于所述排水面与下部凸缘之间的带状的辅助凸起,而且,下部凸缘倾斜地形成,使得背面越向上方越上升;构成得诱导流入所述排水面的霜花借助于凸出的辅助凸起而流向侧面,并滴落到位于下方的主体;排水路上宽下窄地构成,使得从主体的上部凸缘直至下部凸缘,具有最大限度的排水距离,而且,还最大限度宽阔地构成向两侧的表面积,切断雨水的逆流,因而能够防止漏水现象,构成得能够防止框架的腐蚀。
[0035]发明效果
[0036]本发明的可防止逆流的瓦具有如下效果。
[0037]第一,本发明的排水路由于上部的宽度度、下部的宽度窄,因而在宽度窄的出口部分,排水速度加快,通过出口排水的雨水的排水距离变长,使雨水充分送至位于下部的主体的排水路,由于这种结构,具有的效果是,与【背景技术】相比,能够减少雨水在下部凸缘凝结并逆向沿着主体的背面进行逆流的现象。
[0038]第二,在本发明中,下部凸缘的背面呈向上方上扬地倾斜的状态,因而具有的特征是,难以逆流,如果有克服这种下部凸缘而逆流的雨滴,则能够被所述辅助凸起再次切断。
[0039]第三,在本发明中,挂接凸起挂接于横木,借助于钉子而固定于横木,因而具有能够防止因重力而滑到下方并掉落的现象的效果。
[0040]第四,在本发明中,借助于附着面而接触横木的面比【背景技术】更大,因而具有的特征是,在作业时,当作业者踩上时,与【背景技术】相比,能够减少主体转动而坠落地上受伤的现象,能够坚固地支撑于横木。
[0041]第五,在本发明中,借助于引导凸起和排水面,能够防止霜花掉落到贯通位于下部的主体的钉子和钉孔而使钉子腐蚀,能够防止横木腐朽的现象。
[0042]第六,在本发明中,当霜花或雨水流入上部凸缘上部时,还具有能够通过排水槽而容易地排出到下方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图示以往技术的瓦支撑于框架的横木的状态的立体图。
[0044]图2是图示把以往技术的瓦在框架上施工的状态的剖面图。
[0045]图3是图示从K方向观察图1的侧视图。
[0046]图4是图示本发明的可防止逆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