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及其应用于双层连梁的工法_2

文档序号:99149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型拆模后的外观和结构质量,因此下灰振捣筒3至少设置 两个,本实施例中设置了 Ξ个,间距为0.75m,并且沿双层连梁的长度方向成直线排列。
[0031] 本发明的框体还可W加设前侧板和后侧板后形成盒体。
[0032] W上两种应用双层连梁桐口模板系统的双层连梁的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绑扎双层连梁钢筋7和双层连梁两侧结构柱的柱筋8。
[0033] 步骤二,在柱筋8的纵筋8.1和髓筋8.2上绑扎竖向附加钢筋5; 步骤Ξ,为了避免混凝±诱筑过程中双层连梁中间桐口两侧出现涨模的现象,通过在 桐口两侧支设顶模棍来控制其混凝±保护层的厚度和防止涨模现象的发生。将长度为 500mm的Φ?6或Φ18顶模棍采用电焊的方式与附加钢筋焊接连接。焊接顶模棍前拉设水平 线,保证所有顶模棍均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水平的顶模棍与竖向附加筋焊接5,所述顶 模棍的端头露出柱筋的长度与结构柱的混凝±保护层厚度d相等。
[0034] 步骤四,根据结构设计图确定出双层连梁桐口的大小,制作与双层连梁桐口大小 相适应的框体,在框体的上侧板1.1开上口 la,在下侧板1.2上开下口化,将下灰振捣筒3的 顶端对应上口,下灰振捣筒3的底端对应下口,然后在框体背部固定框体背愣2形成桐口模 板。完成后参见图2-4所示。模板制作安装时,在拼缝处贴上海绵条,防止混凝±诱筑过程中 发生漏浆的现象,模板支设好后,应注意对桐口模板的保护,特别是防止杂物掉进下灰振捣 筒引起堵塞。
[0035] 步骤五,将制好的桐口模板塞进双层连梁桐口6中,然后将顶模棍的端头支顶在框 体1的左右两侧,完成后参加图3或图6所示。
[0036] 步骤六,支设双层连梁模板和双层连梁两侧构造柱的模板,所述双层连梁的侧模 板自桐口处断开为上部和下部,完成后参加图5所示。
[0037] 步骤屯,诱筑上层连梁混凝±,混凝±顺次自上连梁和下灰振捣筒流入下层连梁, 工人通过振捣棒对此处进行振捣,同时混凝±也自双层连梁的两侧的构造柱内流入下层连 梁,工人通过振捣棒也对此处进行振捣,从而使下层连梁混凝±诱筑密实。在进行混凝±诱 筑时通过下灰振捣筒往下层连梁诱灰,另一方面还可将振捣棒插入到下灰振捣筒进行振 捣,两者结合提高下层连梁混凝±诱筑的密实性。
[0038] 步骤八,养护混凝±初凝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模板,混凝±诱筑完毕达到拆模条 件后按照拆模顺序要求将框体、框体背愣和下灰振捣筒取出,拆模过程中严禁野蛮强拆,不 能硬砸猛敲,拆模时注意保护好木方和模板,不要将木方和模板破坏,W便桐口模板拆下 后,经过适当的处理W备下一个双层连梁的支模中使用,随后循环至下一个施工部位。
[0039] 步骤九,由于混凝±诱筑时沿着下灰振捣筒进行诱筑和振捣,因此混凝±诱筑完 毕后,下灰振捣筒会形成横断面尺寸为200mm X 200mm,高度等于桐口高度的方柱;剔除是可 W采用电钻、钢针和键子,做到小键细凿,避免影响上下连梁结构内钢筋。
[0040] 步骤十,剔凿完毕后先用毛刷将剔凿面刷干净并用水冲洗,然后使用与双层连梁 混凝±相同标号的水泥制成的水泥浆对剔除筒柱后在上层连梁的下侧表面W及下层连梁 的上侧表面上残留的破损部位进行界面处理。
[0041] 步骤十一,混凝±终凝后,加强洒水养护。
[0042] 在进行双层连梁混凝±诱筑前,应该对木工工人和混凝±工人做好技术交底,严 格按照此种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施工,混凝±诱筑完成强度达到规范要求方可进行拆模。拆 模前也跟工人做好交底,禁止模板拆除过程中硬敲猛砸,注意对混凝±构件进行成品保护。
[0043] 混凝±在施工振捣时,振捣棒插入要快,拔出时要慢,W免在混凝±中留下空隙, 振捣时间不宜过短,且不应过长,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为20~30秒左右,并W混凝±不再显 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时为准。振捣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下灰振捣筒等有无移 动变形等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
【主权项】
1. 一种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包括洞口模板和模板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口模板 包括框体(1)和框体背楞(2),所述框体支设于双层连梁洞口内并与双层连梁洞口的大小相 适应,至少包括上侧板(1.1)、下侧板(1.2)、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所述洞口模板还 包括该框体内部设有的至少一个竖向贯通连接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下灰振捣筒(3), 所述上侧板(1.1)上开有的上口(la),下侧板(1.2)上开有对应的下口(lb),上口和下 口分别对齐下灰振捣筒的顶端和底端,上口(la)、下灰振捣筒(3)和下口(lb)共同形成下灰 通道,所述框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支顶有水平向的模板支撑(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灰振捣筒(3)由 四块周围模板(3.1)围合而成,所述周围模板的外侧设有主龙骨(3.2)和次龙骨(3.3)。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加设前侧板和 后侧板后形成盒体。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灰振捣筒(3)的 横断面为矩形,纵断面为矩形或梯形。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支撑(4)为顶 模棍,顶模棍沿双层连梁的高度方向至少设置两排,每排沿双层连梁的宽度方向至少设置 两道。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棍为短钢筋, 顶模棍与双层连梁两侧结构柱内预设的竖向附加筋(5)连接固定,所述竖向附加筋(5)的长 度大于双层连梁的高度。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连梁洞口(6) 的长度大于3m,其下灰振捣筒(3)至少间隔设置两个,振捣筒布置间距最小为500mm,最大布 置间距为1000mm。8. -种应用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的双层连梁的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绑扎双层连梁钢筋(7)和双层连梁两侧结构柱的柱筋(8); 步骤二,在柱筋(8)上绑扎竖向附加钢筋(5); 步骤三,焊接顶模棍前拉设水平线,保证所有顶模棍均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水平的 顶模棍与竖向附加筋焊接(5),所述顶模棍的端头露出柱筋的长度与结构柱的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相等; 步骤四,根据结构设计图确定出双层连梁洞口的大小,制作与双层连梁洞口大小相适 应的框体,在框体的上侧板(1.1)开上口( la),在下侧板(1.2)上开下口( lb),将下灰振捣筒 (3)的顶端对应上口,下灰振捣筒(3)的底端对应下口,然后在框体背部固定框体背楞(2)形 成洞口模板; 步骤五,将制好的洞口模板塞进双层连梁洞口(6)中,然后将顶模棍的端头支顶在框体 (I) 的左右两侧; 步骤六,支设双层连梁模板和双层连梁两侧构造柱的模板,所述双层连梁的侧模板 (II) 自洞口处断开为上部和下部; 步骤七,浇筑上层连梁混凝土,混凝土顺次自上连梁和下灰振捣筒流入下层连梁进行 振捣,同时混凝土也自双层连梁的两侧的构造柱内流入下层连梁中进行振捣; 步骤八,养护混凝土初凝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模板,循环至下一个施工部位; 步骤九,拆除模板后用剔凿工具将下灰振捣筒内形成的筒柱剔除; 步骤十,剔凿完毕后先用毛刷将剔凿面刷干净并用水冲洗,然后使用与双层连梁混凝 土相同标号的水泥制成的水泥浆对剔除筒柱后在上层连梁的下侧表面以及下层连梁的上 侧表面上残留的破损部位进行界面处理; 步骤十一,混凝土终凝后,加强洒水养护。
【专利摘要】一种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及其应用于双层连梁的工法,该双层连梁洞口模板系统包括洞口模板和模板支撑,所述洞口模板包括框体和框体背楞,所述框体支设于双层连梁洞口内并与双层连梁洞口的大小相适应,至少包括上侧板、下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洞口模板还包括该框体内部设有的至少一个竖向贯通连接上侧板和下侧板的下灰振捣筒,该工法包括绑扎钢筋、安装洞口模板、浇筑混凝土、剔除筒柱以及养护等步骤。本发明极大地减少混凝土质量缺陷,避免梁侧模用开设透气孔,减少了开孔和堵孔等施工工序,节省工期,同时此施工方法还做到了对洞口周围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和结构混凝土面平整度的控制,浇筑出的混凝土外观观感质量良好。
【IPC分类】E04G15/00
【公开号】CN105696790
【申请号】CN201610114322
【发明人】刘治国, 童思贤, 安凤杰, 张静涛, 罗亮, 许振琪, 张英杰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