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架杆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662908阅读:来源:国知局
详述。
[0057]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单元21,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组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两连杆211的铰接点为中心铰接点212,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1a及下铰接点21b。
[0058]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I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1a、下铰接点21b铰接;与立杆I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I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I相互铰接。
[0059]顶杆支架7包括四根支撑杆71及一支撑座72,各支撑杆71的一端铰接于支撑座72,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各铰接组的下铰接点21b铰接,形成由支撑座72向外的放射状。支撑座72的顶部直接用于支撑帐篷布(图中未示出)。
[0060]使用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立杆I竖直放置,且相互拉开到预定位置,同时将滑动件11往上滑动至预定位置,并用止动装置Ila将滑动件11固定在立杆I上,带动支撑顶杆组3动作,进而带动篷顶支架2连动拉开形成展开状态,带动顶杆支架7的四根支撑杆71向上顶起并展开,这样即可实现帐篷骨架的展开,当然,帐篷骨架上要放置帐篷布,帐篷布通过顶部顶杆支架7的支撑座72以及立杆I的顶部进行支撑。需要折叠时,收起帐篷布,松开止动装置11a,同时将立杆I伸缩至最短状态,然后将滑动件11往下滑动,连杆单元31上的两根连杆311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带动四根立杆I往篷顶支架2的方向移动,带动顶杆支架7的四根支撑杆71向下收折并相互靠拢,同时篷顶支架2的每一连杆单元21的各根连杆211相互靠拢,最终将各个杆件收折在一起。
[0061]本实施例一种帐篷架杆结构省去现有结构中的各侧顶杆组及相应的斜支杆,这样,收折后的体积可大幅度缩小,同时杆件的减少也相对的降低制造成本,还可加大帐篷顶部的高度,增加帐篷内部的空间,增加使用的舒适性。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雨天使用时积水,原因是相邻两立杆之间没有侧顶杆组的支撑,下雨时不会形成凹坑,雨水会沿着帐篷布直接落下,无法形成积水,因此可避免帐篷骨架负重,进而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也避免拆卸时由于帐篷布积水容易被溅到的状况发生,并可避免帐篷的返修率。
[006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架杆结构100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I是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I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I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I。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篷顶支撑组8。
[0063]如图4所示,展开后的立杆I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I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I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I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Ila ;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Ila都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0064]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单元21,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组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两连杆211的铰接点为中心铰接点212,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1a及下铰接点21b。
[0065]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I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1a、下铰接点21b铰接;与立杆I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I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I相互铰接。
[0066]篷顶支撑组8包括四组支撑单元81及一顶部支座82,四组支撑单元对应篷顶支架2的四个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81包括两根端部相互单向铰接的短杆811及支杆812,两短杆811相互铰接的铰接点为813,其中一短杆811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1a铰接,另一短杆811与顶部支座82铰接,支杆812的一端与篷顶支架2的下铰接点21b铰接,另一端与两短杆811的铰接点813铰接。顶部支座82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0067]使用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立杆I竖直放置,且相互拉开到预定位置,同时将滑动件11往上滑动至预定位置,并用止动装置Ila将滑动件11固定在立杆I上,带动支撑顶杆组3动作,进而连动篷顶支架2拉开形成展开状态,同时铰接于支撑顶杆组3的短杆811及支杆812被连动张开,进而将篷顶支撑组展开,这样即可实现帐篷骨架的展开,当然,帐篷骨架上要放置帐篷布,帐篷布通过顶部支座822以及立杆I的顶部进行支撑。需要折叠时,收起帐篷布,松开止动装置11a,同时将立杆I伸缩至最短状态,然后将滑动件11往下滑动,连杆单元31上的两根连杆311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带动四根立杆I往篷顶支架2的方向移动,同时篷顶支撑组8的短杆811及支杆会被连动收折,同时篷顶支架2的每一连杆单元21在支撑顶杆组3的带动下各根连杆211相互靠拢,最终将各个杆件收折在一起。
[0068]本实施例一种帐篷架杆结构省去现有结构中的各侧顶杆组及相应的斜支杆,这样,收折后的体积可大幅度缩小,同时杆件的减少也相对的降低制造成本,还可加大帐篷顶部的高度,增加帐篷内部的空间,增加使用的舒适性。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雨天使用时积水,原因是相邻两立杆之间没有侧顶杆组的支撑,下雨时不会形成凹坑,雨水会沿着帐篷布直接落下,无法形成积水,因此可避免帐篷骨架负重,进而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也避免拆卸时由于帐篷布积水容易被溅到的状况发生,并可避免帐篷的返修率。
[006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帐篷架杆结构100包括四根立杆1、篷顶支架2及支撑顶杆组3,立杆I是直接与帐篷布(图中未示)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当然立杆I的数量也可以是三根、五根或者五根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立杆I为伸缩杆,支撑顶杆组3用以连接篷顶支架2与立杆I。为了增加帐篷的高度,加大帐篷内部的空间,本实施例中于篷顶支架2上增设了顶撑组9。
[0070]如图5所示,展开后的立杆I呈竖直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与地面成预定倾斜度倾斜放置,顶端安装有固定座10,立杆I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沿立杆I滑动的滑动座11,滑动座11设置有防止展开后滑动座11沿立杆I杆身向下滑落的止动装置Ila ;上述固定座10、滑动座11以及止动装置Ila都可以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