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帐篷架杆结构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662908阅读:来源:国知局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零部件,此处不再详述。
[0071]篷顶支架2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单元21,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组连杆单元2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211,两连杆211的铰接点为中心铰接点212,四组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21的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21a及下铰接点21b。
[0072]支撑顶杆组3用于连接立杆I及篷顶支架2,支撑顶杆组3包括四组连杆单元31,每一组连杆单元31对应篷顶支架2的一组铰接点,每一连杆单元3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311。每一连杆单元31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3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1a、下铰接点21b铰接;与立杆I连接的连杆单元31中的一根连杆311通过滑动件11与立杆I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311通过固定座10与立杆I相互铰接。
[0073]顶撑组9包括四组连杆单元91及一中心杆92,四组连杆单元91对应篷顶支架2的四个铰接点,每一连杆单元91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911,中心杆92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93,中心杆92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92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94,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图中未示出)的支撑件95 ;每一连杆单元91的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2及中心杆92,与篷顶支架2连接的两根连杆911分别与篷顶支架2的上铰接点21a及下铰接点21b铰接,与中心杆2连接的连杆单元91中的一根连杆911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94与中心杆92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911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93与中心杆92相互铰接。支撑件95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形成高顶帐篷。
[0074]使用时,只需将本实用新型的各立杆I竖直放置,且相互拉开到预定位置,同时将滑动件11往上滑动至预定位置,并用止动装置Ila将滑动件11固定在立杆I上,带动支撑顶杆组3动作,进而连动篷顶支架2拉开形成展开状态,同时铰接于篷顶支架2的顶撑组9被连动张开,这样即可实现帐篷骨架的展开,当然,帐篷骨架上要放置帐篷布,帐篷布通过支撑件95以及立杆I的顶部进行支撑。需要折叠时,收起帐篷布,松开止动装置11a,同时将立杆I伸缩至最短状态,然后将滑动件11往下滑动,连杆单元31上的两根连杆311分别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带动四根立杆I往篷顶支架2的方向移动,同时中心滑动连接件94在连杆单元91的带动下沿着中心杆92往上滑动,中心固定连接座93在连杆单元91的带动下,与中心杆92 —起往下移动,最终将各个杆件收折在一起。
[0075]本实施例一种帐篷架杆结构省去现有结构中的各侧顶杆组及相应的斜支杆,这样,收折后的体积可大幅度缩小,同时杆件的减少也相对的降低制造成本,还可加大帐篷顶部的高度,增加帐篷内部的空间,增加使用的舒适性。并且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雨天使用时积水,原因是相邻两立杆之间没有侧顶杆组的支撑,下雨时不会形成凹坑,雨水会沿着帐篷布直接落下,无法形成积水,因此可避免帐篷骨架负重,进而延长帐篷的使用寿命,也避免拆卸时由于帐篷布积水容易被溅到的状况发生,并可避免帐篷的返修率。
[0076]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立杆、篷顶支架以及用于连接篷顶支架和每根立杆的支撑顶杆组; 立杆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立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沿立杆滑动的滑动座; 篷顶支架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 口 ”形的连杆单元,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组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 支撑顶杆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每一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每一连杆单元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下铰接点铰接;与立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滑动件与立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固定座与立杆相互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两顶部支撑杆,两顶部支撑杆分别设于篷顶支架呈对角线的两组铰接点,顶部支撑杆的下端与下铰接点铰接,且于上铰接点处设有一可滑动的铰接座,支撑顶杆组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端部分别与该顶部支撑杆的下端及铰接座铰接,顶部支撑杆的顶端设置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杆支架,该顶杆支架包括四根支撑杆及一支撑座,各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支撑座,另一端分别与篷顶支架的各铰接组的下铰接点铰接,形成由支撑座向外且向下的放射状;支撑座的顶部直接用于支撑帐篷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篷顶支撑组,该篷顶支撑组包括四组支撑单元及一顶部支座,四组支撑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四组铰接点,每一支撑单元包括两根端部相互单向铰接的短杆及一支杆,两短杆相互铰接的铰接点为中心铰接点,其中一短杆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铰接,另一短杆与顶部支座铰接,支杆的一端与篷顶支架的下铰接点铰接,另一端与两短杆的中心铰接点铰接,顶部支座的顶端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篷顶支架上还设有一顶撑组,该顶撑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及一中心杆,四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四组铰接点,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型的连杆,中心杆的底端安装有中心固定连接座,中心杆的杆身上安装有可以在中心杆上滑动的中心滑动连接件,顶端安装有用于支撑帐篷布的支撑件;每一连杆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篷顶支架及中心杆,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分别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铰接,与中心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通过中心滑动连接件与中心杆相互铰接,另一根连杆通过中心固定连接座与中心杆相互铰接,支撑件直接与帐篷布接触,并对帐篷布形成支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帐篷架杆结构,包括立杆、篷顶支架及支撑顶杆组;立杆上安装有固定座及滑动座;篷顶支架包括四组首尾相互铰接展开成“口”形的连杆单元,并形成四组铰接点,每一组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每一组铰接点均形成上铰接点及下铰接点;支撑顶杆组包括四组连杆单元,每一组连杆单元对应篷顶支架的一组铰接点,该支撑顶杆组的每一连杆单元包括两根相互铰接且展开成“X”形的连杆;每一连杆单元与篷顶支架连接的两根连杆与篷顶支架的上铰接点、下铰接点铰接;与立杆连接的连杆单元中的一根连杆与滑动件铰接,另一根连杆与固定座铰接。
【IPC分类】E04H15-46
【公开号】CN204370900
【申请号】CN201420775726
【发明人】崔宽峻
【申请人】客贝利(厦门)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