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61694阅读:来源:国知局
2两端分别安装在U型卡槽24内。采用本技术方案, 便于横杆2的安装和拆卸,即缓冲装置2安装拆卸方便,但需要维修更换时,直接将横杆2 两端从U型卡槽24内取出即可,方便实用。从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的重锤21 为圆柱形结构,可以直接采用圆钢加工成型,在安装时,连通与圆柱形重锤的端部相连。 [0043] 为进一步提高溜槽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溜槽开口部位须覆盖,所述溜 槽本体1顶端采用橡胶盖板4进行覆盖。顶端采用橡胶盖板4覆盖的目的在于:①防止部 分孤石飞溅造成人员伤亡,孤石飞溅经过橡胶盖板4减速后又回到混凝土中,通过重锤再 次消能减缓其运行速度;②采用橡胶盖板4覆盖便于运行过程中进行检查维修,因橡胶盖 板4较轻且通过螺栓固定于溜槽顶端,维修检修时只需揭开橡胶盖板即可;③采用橡胶盖 板4可避免骨料与之相撞后造成二次破碎,提升了混凝土输送质量;④采用橡胶盖板4可节 约成本。
[0044] 所述所述橡胶盖板4两边通过盖板压条5固定在溜槽本体1的开口上。通过盖板 压条5可将橡胶盖板4紧密压紧在垂直段12上端,进而增加盖板与溜槽的密封性能。
[0045] 所溜槽本体1的垂直段12外侧设置有槽耳7,并在槽耳7上设置有螺栓孔。槽耳 7用于通过螺栓6将橡胶盖板4与溜槽本体1固定在一起。槽耳7用于连接橡胶盖板4和 盖压钢板条5。
[0046] 所述溜槽本体1两端设置有法兰盘3。法兰盘3紧贴在半圆形钢管11的外壁上, 用于溜槽之间的衔接,通过法兰盘3可根据具体用于情况将流程本体1加长,以满足不同使 用工况的要求。在加工时,法兰盘3的形状与半圆形钢管11的形状相匹配。
[0047] 所述半圆形钢管11与垂直段12的壁厚相等,且半圆形钢管11和垂直段12均采 用锰钢板加工。其中半圆形钢管11通过购买锰钢板卷制成型。
[0048] 所述槽耳7的宽度为3cm。槽耳7上设置螺栓孔间隔为30~50cm布设一组。
[0049] 所述U型卡槽24均匀布置在垂直段12上。U型卡槽24间距按照每隔50cm布置 一组,便于根据不同坡度调整重锤21的排距。
[0050] 所述半圆形钢管11和垂直段12均采用刚高强度锰钢制作,保证混凝土长时间输 送所要求的耐磨性。
[0051] 所述连接部件23为链条。链条为柔性连接段连接重锤21,控制重锤21的运动范 围;使重锤21与混凝土碰撞起到消能减速的目的。
[0052]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重锤21采用球头形结构,即中部为长方体,在长 方体两端头采用半球形结构,避免在物料输送中与长方体棱角直接相撞,该重锤制作简单, 一般用于骨料级配较小的混凝土输送中,如砂浆、一级配混凝土。在安装时,链条与长方体 中部相连。
[0053] 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重锤21采用球形结构,该种球状重锤完全避免 了骨料与重锤棱角相撞的可能,适合于各种级配混凝土输送。
[0054]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重锤21采用椭球结构,在安装时,链条与椭球 的中部相连,该种重锤不仅避免骨料与之棱角相撞二导致骨料二次破碎的现象,对溜槽过 流断面几乎无影响,各种级配混凝土均适用。
[0055]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混凝土输送过程中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管 道堵塞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具体布置,混凝土拌合物在拌合楼拌制好 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传送皮带、汽车、有轨运输等运输至缓降溜槽最高点,通过布置在 最高点的集料斗使混凝土拌合物进入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为保证仓面连续不间断工 作,在出料口设置两条分岔溜槽,利用分隔板控制混凝土拌合物进入仓面转运汽车。
[0056] 本实用新型溜槽形状采用半圆管并在半圆U型开口上加垂直段12,即U型溜槽,设 置垂直段的目的是便于重锤21的布置和增加过流断面,增加混凝土输送能力。重锤21通 过横杆22固定于管壁垂直段12的U型卡槽24内,U型卡槽24间距按照每隔50cm布置一 组,重锤24重量根据须控制的混凝土在溜槽中运行的速度确定重锤重量一般控制在I. 5kg 左右最经济,太重了成本增加太大,太轻消能效果不明显,控制混凝土在溜槽内运行的最大 速度为骨料即将发生分离的临界速度,本实用新型将该速度称为经济速度,混凝土在缓降 溜槽中运行的最大速度必须控制在经济速度之内;重锤间距和距离管底间隙根据所输送的 混凝土级配确定;重锤的排距根据不同坡度确定,即坡度越陡,重锤排距越小,排距可根据 布置在重锤式缓降溜槽内的U型卡槽进行调节,根据不同坡度,排距一般控制在Im~3m范 围内。
[0057] 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保证了混凝土输送质量,不会发生骨料分离、骨 料二次破碎、溜槽堵塞等现象,同时混凝土输送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其必然成为今后类似 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入仓的首选方式。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进行混 凝土输送与其他输送方式相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以某水电站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对比 分析如表1所不:
[0058] 从下表1可以明显看出,在现有技术中,箱式满管、负压溜管、真空溜管、缓降溜管 均不能很好解决长距离、高陡坡混凝土输送中约见的问题,尤其是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 和管道堵塞现象,在现有技术中根本没有得到解决,而在混凝土在输送中,骨料分离将使混 凝土局部出现空腔、狗洞、蜂窝麻面等不合格现象,骨料二次破碎会影响混凝土级配,降低 混凝土强度,管道堵塞严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以上难题,并且安 装、运行维护简单,成本低廉,其必将成为将来混凝土输送中必不可少的一套系统。
[0059] 表1混凝土输送方式对比表
[0060]
【主权项】
1. 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本体(I),所述溜槽本体 (1)由半圆形钢管(11)和设置于半圆形钢管(11)开口上的垂直段(12)组成,所述溜槽本 体(1)内还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2),其中,缓冲装置(2)包括重锤(21)、横杆(22)及连接 部件(23),所述垂直段(12)内壁上设置有U型卡槽(24),所述横杆(22)的两端分别安装 在U型卡槽(24)内,重锤(21)通过连接部件(23)均匀布置在横杆(2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 体(1)顶端采用橡胶盖板(4)进行覆盖,并且橡胶盖板(4)的两边通过盖板压条(5)固定 在溜槽本体⑴的开口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 体(1)的垂直段(12)外侧设置有槽耳(7),并在槽耳(7)上设置有螺栓孔,用于固定连接顶 端橡胶盖板(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本 体(1)两端设置有法兰盘(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 钢管(11)与垂直段(12)的壁厚相等。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 件(23)为链条。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卡 槽(24)均匀布置在垂直段(12)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 (21)为圆柱形结构、球头形结构或球状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 (21)为椭球形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 钢管(11)和垂直段(12)均采用锰钢制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锤式混凝土缓降溜槽结构,包括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由半圆形钢管和设置于半圆形钢管开口上的垂直段组成,所述溜槽本体内还设置有若干缓冲装置,其中,缓冲装置包括重锤、横杆及连接部件,所述垂直段内壁上设置有U型卡槽,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安装在U型卡槽内,重锤通过连接部件均匀布置在横杆上,所述溜槽本体顶端采用橡胶盖板进行覆盖,并且橡胶盖板洛克王国的两边通过盖板压条固定在溜槽本体的开口上,所述溜槽本体的垂直段外侧设置有槽耳,用于固定连接顶端橡胶盖板。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输送过程中保证了混凝土输送质量,不会发生骨料分离、骨料二次破碎、溜槽堵塞等现象,同时混凝土输送强度也能够得到保障。
【IPC分类】E02D15-02, E04G21-02
【公开号】CN204571308
【申请号】CN201520251484
【发明人】张正威, 汪庆国, 邹宾, 田志勇, 张永飞, 杨潇
【申请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