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钢模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5399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复合钢模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是混凝土浇筑成型时,支撑模板用的复合钢模枋。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混凝土浇注时,常常采用木质模板成型,并且用木枋对模板进行支撑,待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后即可拆除模板和木枋。
[0003]传统的木枋通常是截面为矩形的长形实木木块,其成本较高,木枋使用时,需要用钉子将木枋与搭建的模板钉紧,使其具有一定强度。然而由于木材的抗弯能力有限,在成型模板下部往往需要使用多根木枋才能支持起上部混凝土的重量;此外,由于浇注混凝土中的水份不断渗出,木枋长期受到浸泡,会快速腐朽损坏,导致混凝土施工周期中需要耗费掉大量木枋,进一步导致施工成本显著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钢模枋,具有更高的抗弯强度,可以减少钢模枋用量;而且水份不容易浸入钢模枋内部,可以防止钢模枋损坏,延长使用寿命O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复合钢模枋,包括外管和内芯,所述内芯嵌设在外管的管腔中,所述外管管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长度方向沿内芯长度方向延伸布局。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由至少两块板拼合形成,所述至少两块板在侧面相互贴合,所述加强件为板状,在任意两块板之间均夹设有所述加强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由三块木板拼合形成,还包括内芯钉,所述内芯钉将所述木板与加强件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为方形管,所述内芯与外管的管腔适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两个侧壁为承载管壁,所述加强件的厚度所在面抵靠在所述承载管壁。
[0011]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
[0012]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的厚度小于所述外管的其他侧壁厚度。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两块防水块,所述两块防水块分别嵌设在外管管腔的两端,所述内芯位于两块防水块之间。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和加强件材质为钢,还包括外管钉,所述外管钉将防水块与所述外管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复合钢模枋,由相互套设的外管和内芯构成,外管内部还设置有加强件。使用时,可以像传统木枋一样,用钉子将木模板钉在钢模枋上,钉子会穿透外管然后与内芯连接。由于本复合钢模枋内部设置有加强件,可以提高钢模枋的抗弯强度,可以减少钢模枋使用量;而且由于内芯嵌设在外管的管腔中,混凝土的水份或雨水不容易浸入钢模枋内部,可以防止钢模枋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钢模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实施例从中部截断后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实施例断面处的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为:外管1、承载管壁11、防滑条12、外管钉13、内芯2、加强件21、内芯钉22、防水块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1]复合钢模枋,包括外管I和内芯2,所述内芯2嵌设在外管I的管腔中,所述外管I管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件21,所述加强件21的长度方向沿内芯2长度方向延伸布局。
[0022]如图1所示:本复合钢模枋,内芯2嵌设在外管I的管腔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外管I起到包裹、保护内芯2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支撑抗弯作用,外管I可以是采用金属材质或者强度较高的工程塑料等,但要保证钉子可以钉穿外管I到达内芯2,并且应该具有防水功能,防止水份穿透外管I。优选的,外管I可以是采用钢制管。
[0023]内芯2主要是对外管I管腔进行填充,用钉子将木模板钉紧在钢模枋时,钉子可以穿透外管I并且与内芯2咬紧,实现与传统木枋相似的使用效果。
[0024]外管I管腔内设置的加强件21,主要用于提高钢模枋抗弯能力,加强件21优选的应该是刚性的不易弯折的材质,例如钢条、钢片、铝合金片、刚性强度好的工程塑料等。
[0025]加强件21的长度方向沿内芯2长度方向延伸布局,使指加强件21的沿其长度方向贯通在外管I管腔中,例如图1实施例中,加强件21的长度方向与外管I长度方向一致,实现增加抗弯强度的目的。
[0026]加强件21可以是设置在外管I内部且位于内芯2外部,也可以是嵌合在内芯2中。
[0027]例如,可以是所述内芯2由至少两块板拼合形成,所述至少两块板在侧面相互贴合,所述加强件21为板状,在任意两块板之间均夹设有所述加强件21。
[0028]例如图2和图3的实施例,其采用了三块板拼合形成内芯2,并且在每两块板拼合的结合处夹设有板状的加强件21。拼合形成的内芯2可以直接插接在外管I内腔中,进一步优选的,可以是还包括内芯钉22,所述内芯钉22将所述木板与加强件21连接,即是用内芯钉22同时穿过需要拼合的板和加强件21,使它们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内芯钉22可以是采用钉子、螺丝、气钉、销子等类似的多种方式。
[0029]内芯2采用拼合的实施方式时,不需要像传统木枋那样采用整块实木作为支撑结构件,例如可以是以钢片作为加强件21,将钢片夹设在木质的胶合板或颗粒板中,形成内芯2,其制作成本比传统实木木枋更低。
[0030]所述外管I可以是截面为任意形状的管,例如圆管、截面为三角形的管等,优选的,可以是所述外管I为方形管,所述内芯2与外管I的管腔适配。所谓的方形管,可以是正方形管,也可以是长方形管,内芯2与外管I的管腔适配,可以正好嵌入外管I管腔中。
[0031]更进一步的,所述外管I的两个侧壁为承载管壁11,所述加强件21的厚度所在面抵靠在所述承载管壁11。
[0032]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其外管I为方形管,内芯2中夹设有片状的加强件21,加强件21的两个厚度所在面分别抵靠在承载管壁11处。本实施方式使用时,可以是,先用钢管搭建出主体支撑架,将复合钢模枋平行排列放置在主体支撑架上,并且让外管I的一个承载管壁11与主体支撑架接触,此时外管I另一个承载管壁11位于复合钢模枋上部,用木模板铺设在复合钢模枋上的承载管壁11上,并且用钉子固定。由于片状的加强件21为图3所示的竖向布局,使得整个钢模枋具有很好的抗弯能力,能够承受较大的混凝土重量。
[0033]进一步优选的,还可以在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11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12。防滑条12可以防止钢模枋搭建时出现滑动,防滑条12可以是海绵,橡胶等材质。
[0034]此外,还可以是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11的厚度小于所述外管I的其他侧壁厚度。例如图3所示实施例,其上部的承载管壁11具有较小的厚度,当木模板铺设在该承载管壁11上,用钉子将两者固定时,钉子可以更容易穿透外管1,刺入内芯2中。
[0035]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钢模枋,在外管I中嵌设内芯2,可以防止混凝土中的水份浸入内芯2,避免传统的木枋表面易受潮损坏的问题。更优选的,可以是还包括两块防水块3,所述两块防水块3分别嵌设在外管I管腔的两端,所述内芯2位于两块防水块3之间。
[0036]如图1所示,在外管I的两端设置有防水块3,可以防止水份从端面处浸入到内芯2,更好的防止钢模枋内芯2受到侵蚀。防水块3可以是采用木块,塑料块,硅胶等材质。
[0037]进一步优选的,可以是还包括外管钉13,所述外管钉13将防水块3与所述外管I连接。如图1所示,外管钉13穿过防水块3和外管I将两者固定在一起,而内芯2被两块防水块3卡紧在外管I内部,外管1、内芯2和防水块3形成一个整体。优选的,也可以用外管钉13分别将防水块3与外管I连接,内芯2与外管I连接。外管钉13可以是采用钉子、螺钉等,优选的可以是铆钉。
【主权项】
1.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I)和内芯(2),所述内芯(2)嵌设在外管(I)的管腔中,所述外管(I)管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件(21),所述加强件(21)的长度方向沿内芯(2)长度方向延伸布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2)由至少两块板拼合形成,所述至少两块板在侧面相互贴合,所述加强件(21)为板状,在任意两块板之间均夹设有所述加强件(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⑵由三块木板拼合形成,还包括内芯钉(22),所述内芯钉(22)将所述木板与加强件(21)连接。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为方形管,所述内芯(2)与外管(I)的管腔适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的两个侧壁为承载管壁(11),所述加强件(21)的厚度所在面抵靠在所述承载管壁(1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11)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12)。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11)的厚度小于所述外管(I)的其他侧壁厚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块防水块(3),所述两块防水块⑶分别嵌设在外管⑴管腔的两端,所述内芯⑵位于两块防水块⑶之间。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钢模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和加强件(21)材质为钢,还包括外管钉(13),所述外管钉(13)将防水块(3)与所述外管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时搭建框架用的复合钢模枋,包括外管和内芯,所述内芯嵌设在外管的管腔中,所述外管管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长度方向沿内芯长度方向延伸布局。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由至少两块板拼合形成,所述至少两块板在侧面相互贴合,所述加强件为板状,在任意两块板之间均夹设有所述加强件。本复合钢模枋,可以像传统木枋一样,用钉子将木模板钉在钢模枋上,钉子会穿透外管然后与内芯连接。由于本复合钢模枋内部设置有加强件,可以提高钢模枋的抗弯强度,可以减少钢模枋使用量;而且由于内芯嵌设在外管的管腔中,混凝土的水份或雨水不容易浸入钢模枋内部,可以防止钢模枋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IPC分类】E04G9/00
【公开号】CN204626939
【申请号】CN201520348132
【发明人】马亚玲
【申请人】马亚玲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