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095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密集立体安放多套骨灰盒,灵位和牌位的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
【背景技术】
[0002]公墓是指人去世后,将骨灰盒集中安葬到统一的地点。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集中,传统的平面安置骨灰的墓地资源日益枯竭。为解决目前公墓需求量不断增长而地面建筑用地紧缺的问题,有在先专利公开了公墓楼,其技术方案是将公墓向高空发展。但仍然要占据土地和空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永久式地下立体集中安葬的方式。同时,采用现代自动控制技术,把寄存的骨灰盒可以提取到地面建筑里纪念。由于地下的温度变化比地面小,地下存储有节能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包括地面以下的隧道,所述隧道是设置在地面以下整齐排列的多层长度不限的隧道,隧道的平面布置为树枝型,隧道设置取物通道,地面建筑经电梯联通到取物通道。
[0005]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公寓式立体公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由于地下地质地理条件所限,公墓的整体外形是整齐排列的多层隧道,隧道的长度不限。
[0006]每一个隧道的两侧设有安放骨灰盒移动框架的棚架,棚架是多层,延续着隧道布置。隧道的地面的中间,部有可以供提取机器人移动立柱水平移动的轨道。
[0007]每一条隧道设有一个移动立柱,移动立柱上的机器手与立柱的升降机构连接成一体。升降机构由驱动链带动可上下移动。
[0008]从每个隧道提取出的骨灰盒移动框架,被机器手放置到隧道外的移动电梯上,移动电梯将骨灰盒送到地下一层,或半地下的建筑里。移动框架有多个,其数量与骨灰盒相同,骨灰盒,灵位牌等被移动框架的夹具固定在移动架上。
[0009]放置骨灰盒的移动框架上升到所确定的地下一层或者半地下一层,被提取到殡仪纪念室内进行纪念活动。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可以分为若干层的地下隧道,电梯到达取物通道,取物通道上分支出多条隧道,隧道的长度不限;2)根据隧道的宽度分隔成多排耐腐蚀棚架,耐腐蚀棚架为多层多格的形式,可存储的骨灰盒数量容量大;3)托盘设有固定骨灰盒,灵位台,牌位的定位装置,可保证骨灰盒、灵位牌不会因振动而掉落。4)托盘和骨灰盒上设有相应的EDI识别卡,从主控室的视频可以监控移动的位置。
[0011]本实用新型占用地面面积小,地面的楼房建筑用于殡仪纪念的接待室以及办公区。楼房周围是绿化的园林。优化了城市公墓的布局,节能省地。由于地下的温度变化比地面小,本实用新型将骨灰设置在地下存储有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便利的地下公墓,解决了目前城市公墓用地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立体公墓有如下附图: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隧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棚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托盘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托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断面设置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1、地面;2、隧道;3、取物通道;4、棚架;5、灵位牌;6、托盘;7、骨灰盒;8、EDI卡;9、固定装置;10、立柱;11、导轨;12、移动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21]如图1 一图6所示,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包括地面I以下的隧道2,所述隧道2是设置在地面I以下整齐排列的多层长度不限的隧道2,隧道2的平面布置为树枝型,隧道2设置取物通道3,地面建筑经电梯联通到取物通道3。
[0022]进一步地,隧道2的平面布置是单边形式,取物通道3单边设置有隧道2。
[0023]进一步地,所述隧道2纵向设置放置骨灰盒的耐腐蚀棚架4,所述耐腐蚀棚架4设置至少两排。
[0024]进一步地,所述耐腐蚀棚架4是多层多格,骨灰盒7、灵位牌等5通过固定装置9安放在托盘6上。
[0025]进一步地,所述托盘6和骨灰盒7设置有电子数据EDI卡8,托盘6的数量与骨灰盒7相同。
[0026]进一步地,所述耐腐蚀棚架4的储存格内设置放置托盘6和骨灰盒7的骨灰盒移动框架12。
[0027]进一步地,所述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设置了供维修人员使用的电梯井,通风、排水和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灯光照片系统。
[0028]进一步地,所述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设置有半地下或地下建筑殡仪纪念室、接待室、工作人员办公室。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 一图6所示,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包括地面I以下的隧道2,所述隧道2是设置在地面I以下整齐排列的多层长度不限的隧道2,隧道2的平面布置为树枝型,隧道2设置取物通道3,地面建筑经电梯联通到取物通道3。如图1所示。
[0031]优选地,隧道2的平面布置是单边形式,取物通道3单边设置有隧道2。取物通道3也可以双边设置隧道2,如图2所示。
[0032]优选地,所述隧道2内纵向设置放置骨灰盒的耐腐蚀棚架4,所述耐腐蚀棚架4设置至少两排,棚架4之间设置立柱10,升降立柱10设置有提取移动框架12的水平机器手13,驱动链带动机器手13在立柱10的轨道上垂直移动。机器手13提取到移动框架12后沿立柱10的轨道上垂直上下移动;立柱10可在导轨11上水平移动。如图6所示。
[0033]优选地,所述耐腐蚀棚架4是多层多格,骨灰盒7、灵位牌等5通过固定装置9安放在托盘6上。如图3所示。
[0034]优选地,所述托盘6和骨灰盒7设置有电子数据EDI卡8,托盘6的数量与骨灰盒7相同。如图4、图5所示。
[0035]优选地,所述耐腐蚀棚架4的储存格内设置放置托盘6和骨灰盒7的骨灰盒移动框架12。如图3所示。
[0036]优选地,所述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设置了供维修人员使用的电梯井,通风、排水和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灯光照片系统。
[0037]优选地,所述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设置有半地下或地下建筑殡仪纪念室、接待室、工作人员办公室。
[003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隧道式立体公墓,地下可以是若干层的隧道。从底面建筑的电梯到达取物通道,取物通道上分支有多条隧道。其排列为双边树枝型,或者是单边树枝型。隧道里设有整齐排列的存放骨灰盒的防腐蚀棚架,根据隧道的宽度,棚架的排列可在两排以上。棚架的前后两面均可放置骨灰盒。
[0039]骨灰盒、灵牌位被固定在托盘上,以致地震,搬运时的晃动不易将骨灰盒翻到,达到永久安定保存的目的。
[0040]托盘放置在棚架上也设有相应的定位块,一定震度的地震时不会被晃出棚架。
[0041]人工取出托盘,由电动车移动到电梯,上升到地面或者半地下建筑里的殡仪纪念室。
[0042]托盘与相应的骨灰盒和灵牌位都有相应的EDI卡识别。
[0043]地下建筑内设有通风装置、排水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供维修管理人员上下的电梯井,灯光照明系统。
[00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包括地面(I)以下的隧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2)是设置在地面(I)以下整齐排列的多层长度不限的隧道(2),隧道(2)的平面布置为树枝型,隧道(2)设置取物通道(3),地面建筑经电梯联通到取物通道(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隧道(2)的平面布置是单边形式,取物通道(3 )单边设置有隧道(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2)内纵向设置放置骨灰盒的耐腐蚀棚架(4),所述耐腐蚀棚架(4)设置至少两排,棚架(4)之间设置立柱(10),立柱(10)上设置有可升降的提取移动框架(12)的水平机器手(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腐蚀棚架(4)之间立柱(10)下方设置供立柱(10)在上滑行的轨道(1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棚架(4)是多层多格,骨灰盒(7)、灵位牌(5)通过固定装置(9)安放在托盘(6)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6)和骨灰盒(7)设置有电子数据EDI卡(8),托盘(6)的数量与骨灰盒(7)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蚀棚架(4)的储存格内设置放置托盘(6 )和骨灰盒(7 )的骨灰盒移动框架(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设置了供维修人员使用的电梯井,通风、排水和温度控制装置,以及灯光照片系统。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设置有半地下或地下建筑,为殡仪纪念室、接待室、工作人员办公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建筑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密集立体安放多套骨灰盒,灵位和牌位的一种地下隧道式的立体公墓。本实用新型包括地面以下的隧道,所述隧道是设置在地面以下整齐排列的多层长度不限的隧道,隧道的平面布置为树枝型,隧道设置取物通道,地面建筑经电梯联通到取物通道。本实用新型占用地面面积小,地面的楼房建筑用于殡仪纪念的接待室以及办公区。楼房周围是绿化的园林。优化了城市公墓的布局,节能省地。由于地下的温度变化比地面小,本实用新型将骨灰设置在地下存储有节能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便利的地下公墓,解决了目前城市公墓用地不足的问题。
【IPC分类】E04H13/00
【公开号】CN204703583
【申请号】CN201520305789
【发明人】江余裕
【申请人】江余裕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