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民区海啸避难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5094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建筑民区海啸避难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涉及建筑安全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海嘯破坏力极强,一旦发生,将对受影响区域造成严重的破坏,威胁人们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在的海嘯避难产所,一般为加强型混凝土结构,造价高,且由于与附近居民区的建筑风格不搭配,一般建于离居民区较远的地方,万一发生海嘯,会耽误人们快速逃离险区。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所述海嘯避难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且与当地居民区的建筑风格融合,可直接设置在建筑居民区。
[0004]本发明创造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提供了一种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所述海嘯避难装置主要由单极支撑杆和可充气救生筏构成,所述单极支撑杠垂直插入地面,所述可充气救生筏通过支撑平台支持,位于所述单极支撑杠的上端部分。
[0006]所述单极支撑杠设有梯子,所述梯子从所述单极支撑杠下端直至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底部,避难者通过所述梯子,攀爬至所述可充气救生筏。所述可充气救生筏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与与所述单极支撑杠相接。
[0007]所述可充气救生筏与所述单极支撑杆非永久性固定,当海嘯级别高,水面高度超过支撑平台时,或者所述单极支撑杠受损折断时,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可以脱离所述单极支撑杠,漂浮于水面。
[0008]所述单极支撑杠的直径与材料,根据所述海嘯避难装置所在区域的海嘯等级进行设置,所述材料可为钢筋、混凝土等。所述单极支撑杆的高度根据所述海嘯避难装置所在区域,海嘯发生时洪水的高度进行设置。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可为市面上的救生筏,其大小根据预期容纳人数进行选择。
[0009]所述可充气救生筏连接有可拆卸的压缩空气缸,通过所述可拆卸压缩空气缸的激活杠,对所述可充气救生筏进行充气,所述激活杠位于所述单极支撑杆的底部。当人们需要使用时,压缩空气进去,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就膨胀起来;当所述海嘯避难装置处于闲置状态时,所述可充气救生筏被压扁至扁盘形状。
[0010]所述单极支撑杠的顶端设有人造树叶组件,所述人造树叶组件为圣诞树形状或者与所述海嘯避难装置所在区域的绿化树形状相似。所述单极支撑杆的外面,掩饰为树杆形状,或者设置为与所述海嘯避难装置所在区域建筑兼容的风格。
[0011]海嘯中,脱离所述单极支撑杠的所述可充气救生筏,会随着海水随意直立或翻转,为保护里面避难者,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内部设有底部板块和顶部板块,外部两侧设有吊环,以允许直升飞机把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吊起。
[0012]所述可充气救生筏的颜色为橙色,以利于救援人员及时发现。
[0013]所述可充气救生筏配备有通讯装置、食物和饮用水补给、信号灯等安全设备,以提高避难者的生存指数。
[0014]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
[0015]本发明创造提供的一种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主要由单极支撑杠和可充气救生筏构成,成本低,且单极支撑杆及其顶部的人造树叶组件,其外部装饰可根据所述海嘯避难装置所在区域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与当地建筑风格融合,故所述海嘯避难装置可直接设置在居民区,确保发生海嘯时,人们能及时逃亡。
【附图说明】
[0016]利用附图对发明创造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发明创造闲置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创造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进一步描述。
[0020]本发明创造的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海嘯避难装置10包括单极支撑杠102和可充气救生筏104,可充气救生筏104可以容纳避难者,可充气救生筏104处于闲置状态时,被压缩成扁盘型。单极支撑杆102上配置有梯子106,避难者通过梯子106攀爬至可充气救生筏104。可充气救生筏104有一开口,开口与梯子106相接,避难者通过开口进入可充气救生筏104。
[0021]可充气救生筏104位于单极支撑杠102的上端部分,它们的绑定并非永久性的。单极支撑杆102的底端部分为基础部101,若海嘯中,单极支撑杠102被迫脱离基础部101,或者单极支撑杆102折断,可充气救生筏104可脱离单极支撑杠102,漂浮于水面上。
[0022]单极支撑杆102上面设有支撑平台200,用于支撑可充气救生筏104。
[0023]单极支撑杆102的顶端安装有人造树叶组件108,当海嘯避难装置10处于闲置状态时,人造树叶组件108立于单极支撑杠102上面。
[0024]如图2所示,当海嘯来临时,可充气救生筏104被充气膨胀,人造树叶组件108脱离单极支撑杠102,避难者通过梯子106攀爬至可充气救生筏104。
[0025]人造树叶组件108为圣诞树形状或者与海嘯避难装置10所在区域的绿化树形状相似。单极支撑杆102的外面,掩饰为树杆形状,或者设置为与海嘯避难装置10所在区域建筑兼容的风格。
[0026]海嘯中,脱离单极支撑杠102的可充气救生筏104,会随着海水随意直立或翻转,为保护里面避难者,可充气救生筏104内部设有底部板块和顶部板块,外部两侧设有吊环,以允许直升飞机把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吊起。
[0027]可充气救生筏104配备有通讯装置、食物和水补给、信号灯等安全设备,以提高避难者的生存指数。
[00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极支撑杠和可充气救生筏; 所述单极支撑杠垂直立于地面,所述可充气救生筏位于所述单极支撑杠的上端部分; 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可以脱离所述单极支撑杠,漂浮于水面; 所述可充气救生筏连有可拆卸的压缩空气缸; 所述单极支撑杠的顶端设有人造树叶组件,所述单极支撑杠的外部装饰,与所述海嘯避难装置所在区域的建筑风格兼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救生筏的颜色为橙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支撑杠上设有支撑平台,以支撑所述可充气救生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支撑杠设有梯子,所述梯子从所述单极支撑杠下端直至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民区海嘯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救生筏配备有通讯装置、食物和饮用水补给、信号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领域,具体涉及建筑民区海啸避难装置。所述海啸避难装置主要由单极支撑杆和可充气救生筏构成,所述单极支撑杠垂直插入地面,所述可充气救生筏通过支撑平台支撑,位于所述单极支撑杠的上端部分。所述单极支撑杠设有梯子,所述梯子从所述单极支撑杠下端直至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底部,避难者通过所述梯子,攀爬至所述可充气救生筏。所述可充气救生筏与所述单极支撑杆非永久性固定,当海啸级别高,水面高度超过支撑平台时,或者所述单极支撑杠受损折断时,所述可充气救生筏可以脱离所述单极支撑杠,漂浮于水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且与当地居民区的建筑风格融合。
【IPC分类】E04H9/14, B63C9/04
【公开号】CN204703576
【申请号】CN201520208027
【发明人】黄世孟
【申请人】黄世孟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