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6637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0002]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时通常采用混凝土环梁加抗剪环和钢管壁开单筋或双筋孔两种方式。混凝土环梁加抗剪环的方式中混凝土环梁的截面较大,影响建筑效果且施工不便,且对边柱、角柱往往无法实施。钢管壁开单筋或双筋孔的方式中钢管壁开单筋或双筋孔的孔洞一般较多,且施工较困难。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力直接、安全度高、制作简单、易满足建筑效果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所述圆钢管混凝土柱的圆钢管与单侧混凝土梁连接的位置开有四个洞口,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单排或双排钢筋及梁底单排或双排钢筋从洞中穿入圆钢管内,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钢筋直接锚入圆钢管混凝土柱内,在圆钢管的开孔区设有与钢管紧贴焊接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所述圆钢管的内外壁均设有抗剪环。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圆钢管与单侧混凝土梁连接位置上排洞口高度为100?300mm ;下排洞口的高度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压区高度,即0.25?0.35倍的梁高;相邻两个洞口的间距为50?1Ctam0
[0006]上述方案中,中间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的宽度为50?100mm,两侧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距离洞口边缘的距离为50?100mm,宽度为洞口宽度的1.0?1.5倍;中间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两端伸出混凝土梁的长度应不小于洞口高度,中间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的厚度为钢管壁厚。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节点的梁底洞口上下沿圆钢管内外壁设有两道抗剪环,钢管壁外的抗剪环为50?100mm,钢管壁内的抗剪环为100?150mm ;其中一道抗剪环紧贴梁底;另一道抗剪环设置在梁受压区高度范围内,处于距离框架梁底洞口上边缘50?10mm的位置;抗剪环厚度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0008]实施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标准模板,圆钢管开孔区段以及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的尺寸可以根据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确定。本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相比,传力直接,安全度高,制作简单,易满足建筑效果要求。
【附图说明】
[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1]图1是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边柱)连接节点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0013]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0014]图4是图1中的C-C剖视图;
[0015]图5是图1中的D-D剖视图;
[0016]图6是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中柱)连接节点示意图;
[0017]图7是抗剪环及内加强板与圆钢管连接示意图;
[0018]图8是混凝土梁腰筋与圆钢管连接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在钢管中开大洞,混凝土梁5的受力钢筋整批直接锚入钢管混凝土柱4内,受压区混凝土内外贯通连续,传力直接,经济合理,施工方便,易满足建筑效果。
[0021]将钢管混凝土柱4的圆钢管与混凝土梁5连接的位置开四个大方洞,梁顶单排或双排钢筋及梁底单排或双排钢筋从洞中穿入圆钢管内。圆钢管与单侧混凝土梁5连接位置上排洞口高度一般可取为200mm ;下排洞口的高度为钢筋混凝土梁5的受压区高度,一般可取0.3倍的梁高;相邻两个洞口的间距为50?100mm。
[0022]在圆钢管壁开孔区在钢管开孔区段应采用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2、3与钢管紧贴焊接,钢板的厚度(衬管的壁厚)取钢管的壁厚。为了弥补钢管开孔所造成的管壁削弱,中间内衬或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2的宽度为50?100mm,两侧内衬或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3距离洞口边缘的距离一般取50mm,宽度为洞口宽度的1.0?1.5倍。中间内衬或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2两端伸出混凝土梁5的长度应不小于洞口高度,厚度一般取钢管壁厚。
[0023]连接节点设两道抗剪环1,来传递钢管壁外的剪力。抗剪环I采用通过坡口焊焊接于钢管壁内外表面的钢环,钢管壁外的抗剪环I 一般取为50_,钢管壁内的抗剪环I 一般取为100mm。其中一道抗剪环I紧贴梁底;另一道抗剪环I设置在梁受压区高度范围内,一般取距离框架梁底洞口上边缘50mm的位置;抗剪环I厚度一般取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0024]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如下:
[0025](I)先根据钢筋混凝土梁5的位置对开洞位置进行放样,洞口之间的宽度取50?100mm,根据梁宽计算出洞宽,上排洞口高度一般可取为200mm ;下排洞口的高度为钢筋混凝土梁5的受压区高度,一般可取0.3倍的梁高。
[0026](2)采用K形坡口 CO2气体保护焊将两道抗剪环I及内加强环板焊接于钢管壁内外表面。
[0027](3)将下料后的补强钢板2、3(内衬管)紧贴圆钢管管壁焊接,采用角焊缝焊接,补强钢板2、3(内衬管)与抗剪环I采用角焊缝焊接。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为0.7倍的钢管壁厚。
[0028](4)搭设钢筋混凝土梁5模板并绑扎梁钢筋,混凝土梁5纵向钢筋6、7整批锚入钢管混凝土柱4内,混凝土梁5腰筋8与钢管壁采用T形焊接,最后浇筑混凝土。
[002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混凝土柱的圆钢管与单侧混凝土梁连接的位置开有四个洞口,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单排或双排钢筋及梁底单排或双排钢筋从洞中穿入圆钢管内,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钢筋直接锚入圆钢管混凝土柱内,在圆钢管的开孔区设有与钢管紧贴焊接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所述圆钢管的内外壁均设有抗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管与单侧混凝土梁连接位置上排洞口高度为100?300mm ;下排洞口的高度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压区高度,即0.25?0.35倍的梁高;相邻两个洞口的间距为50?1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中间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的宽度为50?100mm,两侧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距离洞口边缘的距离为50?100mm,宽度为洞口宽度的1.0?1.5倍;中间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两端伸出混凝土梁的长度应不小于洞口高度,中间的内衬、外衬补强钢板或管段的厚度为钢管壁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的梁底洞口上下沿圆钢管内外壁设有两道抗剪环,钢管壁外的抗剪环为50?100mm,钢管壁内的抗剪环为100?150mm ;其中一道抗剪环紧贴梁底;另一道抗剪环设置在梁受压区高度范围内,处于距离框架梁底洞口上边缘50?10mm的位置;抗剪环厚度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和圆钢管混凝土柱连接节点,所述圆钢管与单侧混凝土梁连接的位置开有四个洞,钢筋混凝土梁的梁顶单排或双排钢筋及梁底单排或双排钢筋从洞中穿入圆钢管内,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钢筋直接锚入圆钢管混凝土柱内,在圆钢管的开孔区设有与钢管紧贴焊接的内衬补强钢板或内衬管段,所述圆钢管的内外壁均设有抗剪环。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的标准模板,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与圆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相比,传力直接,安全度高,制作简单,施工方便,易满足建筑效果要求。
【IPC分类】E04B1/58
【公开号】CN204781355
【申请号】CN201520337418
【发明人】李霆, 李智芳, 张慎, 舒绍云
【申请人】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