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保险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150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重保险自行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管锁,特别是一种自行车锁。
普通的自行车圆管锁,如附图案所示,包括锁体5、锁梁7、锁管6等,其在锁梁7上设置缺口放置压缩弹簧1,一端设置制动手柄15来开、闭锁。图中,2是衬套,3是锁头外套,4是锁栓,8是小锁饵,9′是锁嘴,13、14是销钉,17是大锁饵。这种传统结构的自行车锁,由于锁梁7单簿,盗贼易剪、易锯、易撬,故防盗性能较差。如果增大锁梁7的直径来增强锁梁的刚性,生产时将增大的拱形锁梁7置入拱形锁管6中,其工艺方面难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双重保险自行车锁,其在原有自行车锁基础上改进了锁梁结构,使其具有双重防盗性能。
本实用新型包括拱形中空锁管、锁梁、锁本体、压力弹簧、手柄等,锁梁为一整体拱状型材,锁梁一端套置有防护管,另一端套置有装饰管;压力弹簧套置在锁梁上并置于拱形中空锁管内,其一端固定在锁管内的衬套上,另一端抵于装饰管的封堵处。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自行车锁结构的基础上,改进了锁梁的结构,使其前、后两端分别套置有防护管、装饰管,加强了锁管的刚强度,更具抗撬性能。另由于锁梁采用整体拱状型材,当车锁遭到盗贼剪、锯、撬时,因加置有防护套,盗贼难于破坏;另,即使破坏了锁管表面的防护套、装饰管或手柄,但由于锁梁一体化结构,车锁仍能保持闭锁状态,盗贼仍需通过另一程序才能彻底破坏车锁,故该实用新型具有双重保险功能。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附


图1是普通自行车锁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锁梁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拱形中空锁管6、锁梁7、锁体5、压力弹簧1及制动手柄15等,锁梁7为整体拱状型材,其一端套置有防护管9,当车锁闭合时,锁梁7转动出裸露部分即为锁梁7和防护管9结合体部分;锁梁7另一端套置有装饰管16,手柄15设置在装饰管16上,压力弹簧1套置在锁梁7上,一端固定于衬套2,另一端抵至防护管16的封堵18处。其中,3是锁头外套,4是锁栓,8是小锁饵,13、14是销钉,17是大锁饵。
锁管6右边设置槽供闭锁、开锁时制动手柄15运动,制动手柄15、锁梁7和装饰管16设置园柱销钉14连接,并在锁梁7上设置压缩弹簧1闭锁缺口,压缩弹簧1前端设置衬套,后端在装饰管16处设置止挡销钉18,拧动锁体5锁心,利用压缩弹簧1的压力使锁梁7自动回位,即开锁;反之提起制动手柄15,使锁梁7转动到一定位置,即可闭锁。
锁梁7上左端设置防护管9保护(即为闭锁后外露部分),防护管9与锁梁7的连接设置园柱销钉10和11固定,防护管9外露端面设置封堵12,完善隐藏锁梁7。右端设置装饰管16,既可起到装饰的作用,又可起到保护锁梁7和压缩弹簧1的作用。
由于锁梁7闭合时,其外露部分套置有防护管9,故该部分直径比较大,增加了刚强度;同时,其锁梁7采用双层结构形式,即使防护管9被破坏,但锁梁7开、闭锁结构不受影响,防盗效果明显。另车锁的手柄15也是置于锁梁7的装饰管16上,当手柄15和装饰管16同时被破坏时,车锁仍能保持闭锁状态,不致被盗开。装配时,将锁梁7置入锁管6后,再分别套置防护管9和装饰管16,如此,工艺方面得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双重保险自行车锁,包括拱形中空锁管(6)、锁梁(7)、锁本体(5)、压力弹簧(1)、手柄(15)等,其特征在于锁梁(7)为一整体拱状型材,锁梁(7)一端套置有防护管(9),另一端套置有装饰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保险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压力弹簧(1)套置在锁梁(7)上并置于拱形中空锁管(6)内,其一端固定在锁管(6)内的衬套(2)上,另一端抵于的装饰管(16)的封堵(18)处。
专利摘要一种双重保险自行车锁,包括拱形中空锁管、锁梁、锁本体、压力弹簧、手柄等,其锁梁为一整体拱状型材,锁梁前、后两端分别套置有防护管、装饰管。如此增强了锁的刚强度,更具抗撬防盗性能。由于锁梁采用整体拱状型材,当车锁遭到盗贼剪、锯、撬时,因加置有防护套,盗贼难于破坏。
文档编号E05B71/00GK2490277SQ0124231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5日
发明者梁文顺 申请人:梁文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