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折式摇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71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收折式摇椅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摇椅构造有关的,更详而言,是指一种由靠背组与扶手组、座垫组、连动杆彼此间的连接位置呈可活动收折状,且摆动杆组与座垫组及底座组间的连接位置也呈可活动收折状,并使底座组的支撑杆活动连结于上座及下座之间,如此,当不使用时或运送时,其不能使整体的摇椅构造具有扁平化的功效外,同时,也能将整体的摇椅体积缩至最小化,以降低其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能降低其运费成本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
上述的实用新型虽确能达成原先所设定的目的,而深受业界及一般操作者赞许,监于业者对技术的研发日新月异、不余遗力,故申请人并不以此自满,再尽力研究改良,使其臻于完美实用;且近来,设计者在历经无数次更新实验测试以及归纳制造者及消费者实际上的回应意见后,发现还有下列问题犹待进一步改善。
由于公用的摇椅均用木材材质所制成的,且为了安全起见,均会使每个位置(如椅背、座垫组、底座组等)间的结合方式为固定式,以达到其安全性,但是,由于摇椅在组合后的体积是有一定的大小,且其所需占有的室内空间也相对的变大,因此,当消费者在不使用时或在搬迁运送时,往往会因其整体体积过大,而造成需要的空间也相对的变大,且其不但会造成搬运的不便外,同时,也会增加其运输成本(尤其是外销时)为其主要的困扰。
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能保有摇椅的原始功能,且也能使其结构性具有可活动收折状,以使整体的摇椅构造具有扁平化及体积缩至最小化的功效,而能降低其所需占用的空间,进而达到降低其运费成本,此为消费者所一致企盼的,更是业者所刻不容缓且迫切改进的一大课题。
本设计者积极开发研究,并为改进上述公用摇椅构造改良的缺点,以从事此类产品制造多年的经验,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摇椅构造改良,期望能嘉惠所有的消费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将配合附图作一详细说明如下,使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
31框垫体 32固定座35扣耳部4摆动杆组41前摆杆42后摆杆5底座组 50上座 501限位部51下座 511定位孔 52支撑杆53限位体 6连动杆 7杆体组70调整部该扶手组2包括有靠杆20、连结座21及立杆22,其中该靠杆20的一端活动连结于靠背组1的框体10的适当处,且该靠杆20的另一端则固定枢设有连结座21,并于连结座21的适当处与立杆22的一端活动枢设,且能使立杆22的另一端则活动枢设于座垫组3的座体30的适当处。
该座垫组3由座体30、框垫体31及固定座32所组成,其中该座体30的一端适当处活动枢设于靠背组1的框体10的适当处上,且该座体30的适当处则与扶手组2的立杆22活动枢设,并于座体30的下方适当处分别固定枢设有固定座32,以供摆动杆组4的后摆杆42的一端能活动枢设于固定座32上;该座体30的内侧缘则直接或间接枢设有框垫体31,且该框垫体31的表面则可直接或间接枢设有座垫(图中未示),以利人体乘座方便;再者,该座垫组3的适当处则设有扣耳部35,且该扣耳部35为弹性状,以供钩扣于靠背组1的限位杆11之用;而上述的座体30与框垫体31间可为一体成型状。
该摆动杆组4由前摆杆41及后摆杆42所组成,其中该前摆杆41的一端活动枢设于底座组5上座50的适当处,且该前摆杆41的另一端则活动枢设于后摆杆42的另一端上;而该后摆杆42的一端则活动枢设于座垫组3的固定座32上;该两前摆杆41或两后摆杆42彼此间的适当位置上则分别枢设有杆体组7,以达到使两前摆杆41或两后摆杆42间呈同步摇摆状;而上述的杆体组7可为单一杆体、内外伸缩管、弹性式内外伸缩管、气压缸、油压缸等。
该底座组5则包括有上座50、下座51、支撑杆52及限位体53,其中该上座50及下座51间由支撑杆52分别穿伸于上座50的限位部501及下座51的定位孔511内活动枢设,且于支撑杆52的一侧设有限位体53,以供支撑杆52在逆时针往前转动且略微前倾时,恰能受限位体53的抵顶而限制支撑杆52的位置,且不会使支撑杆52有继续往前转动的现象;该上座50的适当处能使摆动杆组4的前摆杆41活动连结枢设于其上;而上述的限位体53与下座51间可为一体成型状或为两分离的组件,且该限位体53则可为杆体、块体、凸部、凸件物等。
该连动杆6的一端枢设于靠背组1的框体10的适当处上,且该连动杆6的另一端则活动枢设于摆动杆组4的后摆杆42的适当处。
当消费者不使用时或在搬迁运送时,仅需先扳动已位于座垫组3的弹性扣耳部35,而使该弹性扣耳部35能与靠背组1的限位杆11分开,再顺势将靠背组1朝向座垫组3的方向收折压合,此时,由于靠背组1的框体10与扶手组2、座垫组3、连动杆6彼此间的连接位置呈可活动收折状,且该扶手组2立杆22的两端则分别活动枢设于扶手组2的连结座21及座垫组3的座体30上;因此,会迫使靠背组1带动扶手组2也往前转动压合于座垫组3上;此时,由于连动杆6枢设于靠背组1的位置是在座垫组3枢设于靠背组1位置的下方处,如此,当靠背组1往前转动压合时,则会带动连动杆6往后扭动(注由于该连动杆6的另一端则活动枢设于摆动杆组4的后摆杆42的适当处),而会迫使连动杆6带动摆动杆组4的后摆杆42,且使后摆杆42与前摆杆41间形成近直线状(即两杆间的夹角变大),如此,即可达到将摇椅上半段确实折合的功效。最后,再将底座组5的上座50往后上方拉抬至使两支撑杆52与下座51间呈垂直状或朝后倾斜状(即下座51逆时针至支撑杆52间的夹角小于90度),如此,即可使支撑杆52在往后转动压合时,恰能迫使上座50轻易的往后下压合至下座51内侧方,以使得摇椅下半段也能确实被收折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收折构造,确实能使得整体摇椅的体积具有被压缩扁平化及缩至最小化的功效,以降低其所需占用的空间外,同时,也能具有降低其运费成本,且能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进而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及竞争力。
再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图,其主要改变在于将原来的由弹性式内外伸缩杆所组成的杆体组7以单一组件的杆体组7来取代,且于该杆体组7的适当处则设有调整部70,以利收折或摆动时连结用;而上述调整部70可为长条孔、椭圆孔、长槽、凸肋、凸条等;如此,其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原理,均已于上述内容中详加描述,故不在此赘述的。
再请参阅图7至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其主要改变在于该靠背组1的框体10与座垫组3的座体30的接合处周围枢设有铰座组8,且于框体10的两端可供已位于座垫组3后方的摆动杆组4的后摆杆42插置于其内伸缩活动;已位于座垫组3前方摆动杆组4的后摆杆42的一端可活动枢设于扶手组2的靠杆20的适当处。如此,其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原理,均已于上述内容中详加描述,故不在此赘述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确实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且市面上也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所以,其具有新颖性应无疑虑。另外,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以及功能远非公用的可比拟,所以其确实比公用的更具有进步性,符合我国专利法有关新型专利的申请要求规定,依法提起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主要包括有靠背组、扶手组、座垫组、摆动杆组及底座组所组成,其中该靠背组的适当处分别与扶手组、座垫组及连动杆连结枢设,且能使靠背组与扶手组、座垫组、连动杆彼此间的连接位置呈可活动收折状;而该连动杆的另一端则活动枢设于摆动杆组后摆杆的适当处,且能使后摆杆的两端分别活动枢设于座垫组下方的连结部及前摆杆的一端上,并使前摆杆的另一端也能活动的枢设于底座组上;该两前摆杆或两后摆杆彼此间的适当位置上则分别枢设有杆体组,以达到使两前摆杆或两后摆杆间呈同步摇摆状;而该底座组是由支撑杆分别活动连结于上座及下座之间,且使支撑杆在逆时针往前转动且略微前倾时,恰能受限位体的抵顶而限制支撑杆的位置,并于上座的适当处连结活动枢设有摆动杆组的前摆杆。
2.一种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主要包括有靠背组、扶手组、座垫组、摆动杆组及底座组所组成,其中该靠背组的适当处分别与扶手组、座垫组枢设,且能使靠背组与扶手组、座垫组彼此间的连接位置呈可活动收折状;而该靠背组框体的两端可供已位于座垫组后方的摆动杆组的后摆杆插入伸缩滑动用,且使该后摆杆的另一端活动枢设于前摆杆的一端,并能使已位于座垫组前方的摆动杆组的后摆杆的两端则分别活动枢设于扶手组下方靠杆的适当处及前摆杆的一端上,并使前摆杆的另一端也能活动的枢设于底座组上;而该底座组是由支撑杆分别活动连结于上座及下座之间,且使支撑杆在逆时针往前转动且略微前倾时,恰能受限位体的抵顶而限制支撑杆的位置,并于上座的适当处连结活动枢设有摆动杆组的前摆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靠背组至少由框体及限位杆所组成,而该框体及限位杆的内侧表面则可直接或间接枢设有背垫,以供人体躺靠用,其中该限位杆与座垫组间由扣耳部来达到钩扣定位限制的作用,且该扣耳部设置于座垫组的适当处,并使该扣耳部具有弹性状。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扶手组包括有靠杆、连结座及立杆,其中该靠杆的一端活动连结于靠背组框体的适当处,且该靠杆的另一端则固定枢设有连结座,并于连结座的适当处与立杆的一端活动枢设,且能使立杆的另一端则活动枢设于座垫组的适当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座垫组是由座体、框垫体及固定座组成,而该座体的一端适当处活动枢设于靠背组框体的适当处上,且该座体的适当处则与扶手组的立杆活动枢设,并于座体的下方适当处分别固定枢设有固定座,以供摆动杆组后摆杆的一端能活动枢设于固定座上;另外,该座体的内侧缘则直接或间接枢设有框垫体,且该框垫体的表面则可直接或间接枢设有座垫,以利人体乘座方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座体与框垫体间可为一体成型状。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摆动杆组由前摆杆及后摆杆所组成。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两前摆杆或两后摆杆彼此间的适当位置上分别枢设有杆体组,且该杆体组可为单一杆体、内外伸缩管、弹性式内外伸缩管、气压缸、油压缸等,或是于杆体组的适当处设有调整部,以利收折或摆动时连结用,进而达到使两前摆杆或两后摆杆间呈同步摇摆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调整部可为长条孔、椭圆孔、长槽、凸肋、凸条等。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底座组包括有上座、下座、支撑杆及限位体,且该限位体位于支撑杆的一侧方,并使该限位体与下座之间可为一体成型状或为两分离的组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特征为该限位体可为杆体、块体、凸部、凸件物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收折式摇椅构造,其主要由靠背组、扶手组、座垫组、摆动杆组及底座组组成,其中该靠背组的适当处分别与扶手组、座垫组及连动杆连结枢设,能使靠背组与扶手组、座垫组、连动杆彼此间的连接位置呈可活动收折状;而该连动杆的另一端则活动枢设于摆动杆组后摆杆的适当处,且能使后摆杆的两端分别活动枢设于座垫组下方的连结部及前摆杆的一端上,并使前摆杆的另一端也能活动枢设于底座组上;而该底座组由支撑杆分别活动连结于上座及下座之间,且使支撑杆在逆时针往前转动且略微前倾时,恰能受限位体的抵顶而限制支撑杆的位置,并于上座的适当处能使摆动杆组的前摆杆活动连结枢设于其上。
文档编号A47C4/00GK2527163SQ02203838
公开日2002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6日
发明者江勋臣 申请人:江勋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