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9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包含一滑动件、一固定件及一按钮件,该固定件可滑动地埋设在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中,该固定件的底面设有二凸柱供分别对应套设并滑动在该滑动件的底面前后向长穿槽中,且该二凸柱各设有一贯穿孔供对应锁固在该椅扶手的直支的顶端上,并使该椅扶手的扶手垫组装在该滑动件上;该按钮件夹设在该滑动件与该固定件之间并凸露于外供在按压时得弹性移位及复位,且该按钮件上设有一小齿排供对应啮合或离开该固定件所设的齿排;当该按钮件被按压时,该按钮件的齿排即会离开该固定件的齿排,该滑动件即能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动以同步调整该扶手垫的前后向位置;使椅扶手方便组装以达成模块化及量产化功效。
【专利说明】
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尤指一种由一滑动件、一固定件及一按钮件所组成的调整机构模块供能方便安装在该椅扶手的直支的顶端上。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提升椅扶手在使用上的方便性及舒适性,椅扶手都巳设有各种调整机构,但各种调整机构在结构设计上或制造上必须符合量产化及成本控制的需要,否则不利于椅扶手市场竞争。
[0003]椅扶手一般包含一扶手支架及一扶手垫,该扶手支架锁固在椅座的左、右两侧(以坐者方向而言),该扶手垫组装并包覆在该扶手支架的直支的顶端上。现有椅扶手的调整机构包含:前后向位置或左右向位置调整机构,其一般是锁固并组装在扶手支架的直支的顶端上,例如锁固在椅扶手中一外直支架的顶面上或一内T型架的顶面上但不限制;及高度向调整机构,其一般藏设于扶手支架的直支中,如US2008/0084103揭示一可移动调整扶手垫前后向、左右向及上下向的位置。但现有调整机构一般都有组成元件较多、结构较复杂的缺点,导致椅扶手组装作业相对麻烦及困难,尤其,现有椅扶手中调整机构的组装作业都是将调整机构所使用的各分开的元件先汇整在一工作站,再由工作员将各分开的元件逐一依序地锁固在一扶手支架上,以一次组装完成一椅扶手完成品;更言的,现有调整机构的各分开的元件若先组装成一调整机构半成品(或模块),再提供至后续组装作业使用,然而该半成品(模块)中各部元件可能是由上向下组装或是由下向上组装,未能结合成一体,导致在搬运、输送或后续组装过程中,极容易因方向改变或方位倒置而分离、脱落或散失,相对造成后续组装的不便,不利于椅扶手的生产管理、量产化及市场竞争。
[0004]由上可知,对椅扶手的调整机构而言,本领域的【背景技术】的结构及/或制程,实难以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因此仍存在进一步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明发主要目的提供一种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包含一滑动件、一固定件及一按钮件,其中该固定件可滑动地埋设在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中,该固定件的底面设有二凸柱供分别对应套设并滑动在该滑动件的底面上所设的前后向长穿槽中,且该二凸柱各设有一贯穿孔供对应锁固在该椅扶手的直支的顶端上,以使该椅扶手的扶手垫能组装在该滑动件上并随之进行前后向移动调整;其中该按钮件夹设在该滑动件与该固定件之间并凸露于外供在按压时得弹性移位或复位,且该按钮件上设有一齿排供可对应啮合或离开该固定件所设一齿排,其中当该按钮件被按压时,该按钮件的齿排即会离开该固定件的齿排,该滑动件即能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动以同步调整该扶手垫的前后向位置,如此使该调整机构模块方便于搬运、输送或后续组装过程,达成模块化及量产化功效。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供安装于一椅扶手的直支的顶端上以使该椅扶手的扶手垫能作前后向移动调整,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0007]—滑动件,其是一前后向长形壳体而具有环周堤壁及一由该环周堤壁所围成的内凹空间,该环周堤壁至少包括左堤壁与右堤壁,该滑动件上方供组装结合该椅扶手的扶手垫,该滑动件包含:至少一朝内凹空间凸出的凸钩,分别设在该左堤壁、右堤壁的内面上;二排成直线的前后向长穿槽,分别设在该内凹空间的底面上;一缺口,设在该左堤壁、右堤壁其中之一上;及至少一挡止肋,凸设在该内凹空间的底面上并靠近该缺口;
[0008]—固定件,其是一长度比该滑动件小的前后向长形片体,供埋设在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中,该固定件包含:二前后向长凹槽,分别设在其顶面的左、右侧边缘以对应于该滑动件的凸钩,供该凸钩能向下压抵并滑动在该长凹槽上;二凸柱,分别设在该固定件底面的前后向两端上,且各凸柱能分别对应套设并滑动在该滑动件的前后向长穿槽中,其中该二凸柱各设有一贯穿孔,供对应锁固在该椅扶手的直支的顶端上,以相对保持不移动;及一前后向齿排,设在该固定件底面的一边缘上,以对应于该滑动件的缺口;以及
[0009]—按钮件,其可活动地嵌设在该滑动件的缺口上并夹设在该滑动件与该固定件之间,包含:一按压部,凸露于该缺口外供按压使用;一凸键部,一体设在该按压部的一侧边上并朝向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延伸;另一前后向齿排,一体设在该凸键部的顶面上供可向上对应啮合或离开该固定件的前后向齿排;及至少一弹性部,用以提供该按钮件受按压后的弹性回复力;
[0010]其中当该固定件被施力压迫越过该滑动件的至少一凸钩以埋设在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中时,该滑动件的凸钩能向下压抵在该固定件的长凹槽上,以使该固定件、该滑动件及该按钮件能组合成一体而不易分离脱落;
[0011]其中当该按钮件被按压而朝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伸入时,该至少一弹性部即被压缩变形,该按钮件的齿排即会移位离开该固定件的齿排,该滑动件即能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位以同步调整该扶手垫相对于该椅扶手的直支的前后向位置;
[0012]其中当该滑动件在调整至一调整后新位置且该按钮件的按压被释放后,该按钮件即会凭借该至少一弹性部的弹性回复力复位,该按钮件的齿排也会复位而再啮合于该固定件的齿排上一新位置,此时该滑动件即无法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动,该扶手垫即定位于该调整后的新位置。
[0013]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该滑动件的外形为左、右对称的前后向长形壳体,以使该滑动件的上方所组装结合的扶手垫能同时包含座椅的左侧或右侧使用的椅扶手。
[0014]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该按钮件的至少一弹性部包含至少一斜伸的弹性支脚,该至少一斜伸的弹性支脚是一体设在该按压部上且与该凸键部在该按压部的同一侧边上,并朝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斜向延伸以挡止在该滑动件的至少一挡止肋上以形成迫紧状态。
[0015]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该至少一弹性部包含二斜伸的弹性支脚,该二斜伸的弹性支脚对称地设在该凸键部的两侧边的外部。
[0016]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该按钮件的凸键部的头端设有一弹簧固定端。
[0017]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该滑动件设有另一弹簧固定端,以对应于该按钮件的弹簧固定端,且设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定位于该按钮件的弹簧固定端与该滑动件的弹簧固定端之间,以提供该按钮件受按压后的回复弹力。
[0018]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在该固定件上设有该前后向齿排的相对侧的边缘上设有一朝向该内凹空间的第三齿排。
[0019]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的底面上设有一齿轮槽,并设有一嵌置在该齿轮槽中的阻尼齿轮,以使该固定件所设的齿排能与该阻尼齿轮所设的可阻尼转动的齿轮对应啮合。
[0020]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中:该滑动件的上方组装结合一上盖,以使该椅扶手的扶手垫包覆组装结合在该上盖上。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该固定件被施力压迫越过该滑动件的至少一凸钩以埋设在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中时,该滑动件的凸钩即能向下压抵在该固定件的长凹槽上,以使该固定件、该滑动件及该按钮件能组合成一体而不易分散或脱落;其中当该按钮件被按压而朝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伸入时,该至少一弹性部即受到压缩,该按钮件的小齿排即会移位离开该固定件的齿排,该滑动件即能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位以同步调整该扶手垫相对于该椅扶手的直支的前后向位置;其中当该滑动件在调整后且该按钮件的按压被释放后,该按钮件即会凭借该至少一弹性部的弹性力复位,该齿排也会复位而再啮合于该固定件的齿排上一新位置,此时该滑动件即无法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动,该扶手垫即定位于相对于该椅扶手的直支的一新的调整后位置。
【附图说明】
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模块安装在椅扶手的直支上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模块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模块中按钮件与滑动件组合的立体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模块中按钮件与滑动件、固定件组合的立体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模块在未调整时的上视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调整机构模块在调整时的上视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I调整机构模块;2椅扶手;201直支;202扶手垫;10滑动件;11堤壁;I Ia堤壁;12内凹空间;13凸钩;14底面;15长穿槽;16缺口 ; 17挡止肋;18弹簧固定端;19齿轮槽;20固定件;21顶面;22长凹槽;23凸柱;24底面;25贯穿孔;26齿排;27第三齿排;30按钮件;31按压部;32凸键部;33齿排;34弹性部;35弹簧固定端;40压缩弹簧;50阻尼齿轮;51齿轮;60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明确详实,兹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图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技术特征详述如后:
[0031]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1,供安装应用于一椅扶手2的直支201的顶端上,以使该椅扶手2的扶手垫202能凭借该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I以进行前后向移动调整如图1、7中双向箭头A所示。该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I主要包含一滑动件10、一固定件20及一按钮件30。
[0032]该滑动件10是一前后向长形壳体,而具有前、后、左、右环周堤壁11及一由该环周堤壁11所围成的内凹空间12,该滑动件10的上方用以组装结合该椅扶手2的扶手垫202。该滑动件10包含:至少一向内凸出的凸钩13其分别设在其左、右二堤壁Ila的内面上,如本实施例设有四个凸钩13分别设在左、右二堤壁Ila的内面上但不限制;二排成直线的前后向长穿槽15其分别设在该内凹空间12的底面14上;一缺口 16其设在其左、右二堤壁Ila其中一堤壁Ila上;及至少一挡止肋17其凸设在该内凹空间12的底面14上并靠近该缺口 16。
[0033]该固定件20是一长度较该滑动件10小的前后向长形片体供埋设在该滑动件10的内凹空间12中;该固定件20包含:二前后向长凹槽22其分别设在其顶面21的左、右侧边缘以对应于该滑动件10的凸钩13供该凸钩13能向下压抵并滑动在该长凹槽22上;二凸柱23其分别设在其底面24的前后向两端上且各凸柱23能分别对应套设并滑动在该滑动件10的前后向长穿槽15中,其中该二凸柱23各设有一贯穿孔25供对应锁固在该椅扶手2的直支201的顶端上以相对保持固定不动(未绘示锁固型态);及一前后向齿排26其设在其底面24的左、右侧其中一侧的边缘上以对应于该滑动件1的缺口 16。
[0034]该按钮件30可活动地嵌设在该滑动件10的缺口 16上并夹在该滑动件10与该固定件20之间;该按钮件30包含:一按压部31其凸露于该缺口 16外供按压使用;一凸键部32其一体设在该按压部31的一侧边上并朝向该滑动件10的内凹空间12延伸;一前后向齿排33其一体设在该凸键部32的顶面上供可对应啮合或离开该固定件20的前后向齿排26;及至少一弹性部34其用以提供该按钮件30受按压后的复位弹力。
[0035]参考图4-图5所示,当该固定件20被施力压迫越过该滑动件10的至少一凸钩13以埋设在该滑动件1的内凹空间12中时,该滑动件10的凸钩13即能向下压抵在该固定件20的长凹槽22上,以使该固定件20、该滑动件10及该按钮件30组合成一模块而不易分散或脱离,故有利于模块化及后续组装作业。
[0036]参考图6-图7所示,当该按钮件30被按压而朝该滑动件10的内凹空间12伸入时如图7中箭头B所示,该至少一弹性部34即触抵该滑动件10的挡止肋17而弹性变形并压缩,该按钮件30的齿排33同时会移位离开该固定件20的齿排26,该滑动件10即能相对于该固定件20进行前后向移位如图7中双向箭头A所示,以同步调整该扶手垫202相对于该椅扶手2的直支201的前后向位置。
[0037]再参考图6-图7所示,当该滑动件10在调整后且该按钮件30的按压被释放后,该按钮件30即会凭借该至少一弹性部34的弹性力复位如图6箭头C所示,该齿排33也会复位而再啮合于该固定件20的齿排26上一新位置,此时该滑动件10即定位而无法再相对于该固定件20进行前后向移动,该扶手垫202也定位于相对于该椅扶手2的直支201的新的调整后位置。
[0038]参考图2-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滑动件10的外形设计形成为左、右对称的前后向长形壳体,以使该滑动件10的上方所组装结合的扶手垫202能同时包含座椅的左侧或右侧使用的椅扶手2。
[0039]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按钮件30的至少一弹性部34包含至少一斜伸的弹性支脚(34),该至少一斜伸的弹性支脚(34)是一体设在该按压部31上且与该凸键部32在该按压部31同一侧边上,并朝向该滑动件10的内凹空间12斜向延伸以挡止在该滑动件10的至少一挡止肋17而形成迫紧状态。
[0040]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弹性部34包含二个斜伸的弹性支脚(34)并对称设在该凸键部32的两侧边的外部。
[0041]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按钮件30的凸键部32的头端进一步设有一弹簧固定端35;此外,该滑动件10进一步设有一弹簧固定端18供与该按钮件30所设的弹簧固定端35相对应;又进一步设有一压缩弹簧40定位于该弹簧固定端35与该弹簧固定端18之间,以提供该按钮件30受按压后的复位用回复弹力。
[0042]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该固定件20上设有前后向齿排26的相对侧的边缘上设有朝向内部的第三齿排27。此外,该滑动件1的内凹空间12的底面14上进一步设有一齿轮槽19,并进一步设有一阻尼齿轮50嵌置在该齿轮槽19中,以使该固定件20所设的第三齿排27能与该阻尼齿轮50所设可阻尼转动的齿轮51对应啮合,以增进该滑动件10相对于该固定件20进行滑动移位时的稳定性及平顺性。也就是,当该滑动件10相对该固定件20进行前后移位时如图7中双向箭头A所示,通过该阻尼齿轮50与该固定件20上所设第三齿排27之间的一种具有阻尼功效的移动型态,因此,可使该滑动件10(或扶手垫202)在移位的过程中显现稳定、滑顺、安静的移动效果。
[0043]此外,参考图2-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滑动件10及固定件20的上方进一步可组装结合一上盖60,如利用凸梢与梢孔的扣合方式或螺丝锁合方式来组装结合但不限制,以使该椅扶手2的扶手垫202能包覆组装结合在该上盖60上。
[0044]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I,确实是结构简单,组成构件数量较少且容易制作(如利用塑胶射出成型工艺来制作一体成型体),组装作业相对简化,且更有利于搬运、输送及后续组装过程,达成模块化及量产化功效,故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新颖性及创造性。
[0045]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供安装于一椅扶手的直支的顶端上以使该椅扶手的扶手垫能作前后向移动调整,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滑动件,其是一前后向长形壳体而具有环周堤壁及一由该环周堤壁所围成的内凹空间,该环周堤壁至少包括左堤壁与右堤壁,该滑动件上方供组装结合该椅扶手的扶手垫,该滑动件包含:至少一朝内凹空间凸出的凸钩,分别设在该左堤壁、右堤壁的内面上;二排成直线的前后向长穿槽,分别设在该内凹空间的底面上;一缺口,设在该左堤壁、右堤壁其中之一上;及至少一挡止肋,凸设在该内凹空间的底面上并靠近该缺口 ; 一固定件,其是一长度比该滑动件小的前后向长形片体,供埋设在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中,该固定件包含:二前后向长凹槽,分别设在其顶面的左、右侧边缘以对应于该滑动件的凸钩,供该凸钩能向下压抵并滑动在该长凹槽上;二凸柱,分别设在该固定件底面的前后向两端上,且各凸柱能分别对应套设并滑动在该滑动件的前后向长穿槽中,其中该二凸柱各设有一贯穿孔,供对应锁固在该椅扶手的直支的顶端上,以相对保持不移动;及一前后向齿排,设在该固定件底面的一边缘上,以对应于该滑动件的缺口;以及 一按钮件,其可活动地嵌设在该滑动件的缺口上并夹设在该滑动件与该固定件之间,包含:一按压部,凸露于该缺口外供按压使用;一凸键部,一体设在该按压部的一侧边上并朝向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延伸;另一前后向齿排,一体设在该凸键部的顶面上供可向上对应啮合或离开该固定件的前后向齿排;及至少一弹性部,用以提供该按钮件受按压后的弹性回复力; 其中当该固定件被施力压迫越过该滑动件的至少一凸钩以埋设在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中时,该滑动件的凸钩能向下压抵在该固定件的长凹槽上,以使该固定件、该滑动件及该按钮件能组合成一体而不易分离脱落; 其中当该按钮件被按压而朝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伸入时,该至少一弹性部即被压缩变形,该按钮件的齿排即会移位离开该固定件的齿排,该滑动件即能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位以同步调整该扶手垫相对于该椅扶手的直支的前后向位置; 其中当该滑动件在调整至一调整后新位置且该按钮件的按压被释放后,该按钮件即会凭借该至少一弹性部的弹性回复力复位,该按钮件的齿排也会复位而再啮合于该固定件的齿排上一新位置,此时该滑动件即无法相对于该固定件进行前后向移动,该扶手垫即定位于该调整后的新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的外形为左、右对称的前后向长形壳体,以使该滑动件的上方所组装结合的扶手垫能同时包含座椅的左侧或右侧使用的椅扶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按钮件的至少一弹性部包含至少一斜伸的弹性支脚,该至少一斜伸的弹性支脚是一体设在该按压部上且与该凸键部在该按压部的同一侧边上,并朝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斜向延伸以挡止在该滑动件的至少一挡止肋上以形成迫紧状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弹性部包含二斜伸的弹性支脚,该二斜伸的弹性支脚对称地设在该凸键部的两侧边的外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按钮件的凸键部的头端设有一弹簧固定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设有另一弹簧固定端,以对应于该按钮件的弹簧固定端,且设有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定位于该按钮件的弹簧固定端与该滑动件的弹簧固定端之间,以提供该按钮件受按压后的回复弹力。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该固定件上设有该前后向齿排的相对侧的边缘上设有一朝向该内凹空间的第三齿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的内凹空间的底面上设有一齿轮槽,并设有一嵌置在该齿轮槽中的阻尼齿轮,以使该固定件所设的齿排能与该阻尼齿轮所设的可阻尼转动的齿轮对应啮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扶手调整机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的上方组装结合一上盖,以使该椅扶手的扶手垫包覆组装结合在该上盖上。
【文档编号】A47C7/54GK205696735SQ201620252226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陈得峻
【申请人】广力达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